-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67414.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建隧道上跨既有交通隧道减压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新建隧道底部,且支撑结构下方设置有荷载释放机构;支撑结构底部还设置有承重桩,且承重桩布置于既有交通隧道两侧;新建隧道上跨于既有交通隧道;荷载释放机构用于对支撑结构下方进行加载或释放荷载。本发明还公开了新建隧道上跨既有交通隧道减压方法。本发明新建隧道上跨既有交通隧道减压及方法,突破了常规地下结构的建设方式,使用荷载释放机构进行支撑结构底部荷载的加载和卸载,有效的提高了上跨既有运营交通隧道施工中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并且针对于新建隧道的特殊工况,也可以有很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8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9277.4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B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和真空管道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交通系统,包括列车运行的管道,所述管道由一个运行段和m个低压段构成,每段之间有隔离门;所述低压段分成j、k两部分,分别位于运行段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运行段入口端的j个低压段,从第一段至与运行段连接的第j段,压力逐段降低;位于所述运行段出口端的k个低压段,从与运行段连接的第一段至最后的第k段,压力逐段升高;其中,j、k为正整数;m=j+k。本发明的管道交通系统采用多级减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地铁、高铁线路,经过简单少量的改造就能够兼容高速运营。既减少了造价成本,又能减少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60480.X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地下车站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中的围护桩,围护桩顶部设置有桩顶冠梁,桩顶冠梁上设置有挡墙;在围护桩围护的基坑内浇筑有车站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站台,底板两边连接有车站边墙,车站边墙顶端设置有拱顶,拱顶的下部两端之间连接有拉杆;其建造方法包括搭设拱架和临时路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工艺少、造价低、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以及增大车站内部使用空间、便于容纳较大客运量、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521145.9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体、分别连通在所述净化箱体两侧的进风管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箱体内部的除尘加湿机构和供氧机构,且所述除尘加湿机构与所述供氧机构相连通;该装置既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实现污风的二次循环利用,又形成水体循环系统,为装置内空气起到加湿作用,增加气体湿度及含氧浓度,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1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467414.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建隧道上跨既有交通隧道减压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新建隧道底部,且支撑结构下方设置有荷载释放机构;支撑结构底部还设置有承重桩,且承重桩布置于既有交通隧道两侧;新建隧道上跨于既有交通隧道;荷载释放机构用于对支撑结构下方进行加载或释放荷载。本发明还公开了新建隧道上跨既有交通隧道减压方法。本发明新建隧道上跨既有交通隧道减压及方法,突破了常规地下结构的建设方式,使用荷载释放机构进行支撑结构底部荷载的加载和卸载,有效的提高了上跨既有运营交通隧道施工中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并且针对于新建隧道的特殊工况,也可以有很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43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634411.1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隧道洞口侧部条带式音爆控制构造,在隧道洞外以明洞的形式构建15-22m长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的断面的面积与隧道断面面积相同;缓冲结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一大一小形如条带的竖向开口,即第一条带A和第二条带B;第一条带A距离明洞入口4-6m,其沿着隧道纵向长度为1.5-2.0m;第二条带B沿着隧道纵向长度为1.5-2.0m,两个条带之间的间距为6-9m,第二条带距离隧道入口2-3m。本发明音爆控制构造具有更高的缓解微压波效率,明显降低压缩波的压力梯度,增加旅客的乘车舒适性,大大削减了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所产生的音爆效应,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4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710960480.X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地下车站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中的围护桩,围护桩顶部设置有桩顶冠梁,桩顶冠梁上设置有挡墙;在围护桩围护的基坑内浇筑有车站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站台,底板两边连接有车站边墙,车站边墙顶端设置有拱顶,拱顶的下部两端之间连接有拉杆;其建造方法包括搭设拱架和临时路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工艺少、造价低、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以及增大车站内部使用空间、便于容纳较大客运量、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8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78666.0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其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轨槽安装有若干缓冲板,缓冲板包括垫板,垫板活动设定于轨槽内,垫板的前端连接有下部环形板,下部环形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上部环形板;基座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卡口,防滑卡口上活动安装有防滑卡板。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工况,根据需要对缓冲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进而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21145.9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体、分别连通在所述净化箱体两侧的进风管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箱体内部的除尘加湿机构和供氧机构,且所述除尘加湿机构与所述供氧机构相连通;该装置既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实现污风的二次循环利用,又形成水体循环系统,为装置内空气起到加湿作用,增加气体湿度及含氧浓度,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813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678666.0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其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轨槽安装有若干缓冲板,缓冲板包括垫板,垫板活动设定于轨槽内,垫板的前端连接有下部环形板,下部环形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上部环形板;基座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卡口,防滑卡口上活动安装有防滑卡板。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工况,根据需要对缓冲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进而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