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收集的UAV-D2D多中继卸载MEC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0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84533.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能量收集的UAV‑D2D多中继卸载MEC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模UAV‑D2D的多中继卸载系统网络结构;S2:建模总任务传输时隙分配结构;S3:建模D2D链路传输时间和中继转发链路传输时间;S4:建模中继转发数据能耗和无人机无线能量传输时间;S5:建模边缘服务器计算任务的时间;S6:建模D2D链路传输、中继转发链路传输和边缘计算时间总和;S7:建模用户发射功率、能量收集、计算资源、信道资源和链路速率的预设约束;S8:建模系统总任务完成时间最小化的优化模型;S9:求解系统总任务完成时间最小化优化模型;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系统总任务完成时间最小化。

    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无人机协助边缘计算的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120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342845.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无人机协助边缘计算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射频能量收集的MEC系统网络结构;步骤S2:计算用户从远程环境射频源收集的总能量;步骤S3:获取将计算任务卸载至无人机或基站所需的传输时延;步骤S4:计算用户任务卸载至无人机或基站的能量消耗;步骤S5:获取执行系统用户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时延;步骤S6:计算执行系统用户计算任务的能量消耗;步骤S7:构建能量消耗、计算资源、子载波比例系数和发射功率的预设约束;步骤S8:根据预设约束,构建系统消耗能量最小化的优化模型;步骤S9:采用遗传算法和非线性规划结合的方法,求解系统最佳分配结果,并得到系统能量消耗值。

    一种调控硒化铋薄膜中圆偏振光致电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499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86444.3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硒化铋薄膜中圆偏振光致电流的方法,具体通过改变激发光的波长从近红外到远红外波段,实现对硒化铋薄膜中圆偏振光致电流的调控。这是因为在硒化铋薄膜,同时存在表面态和二维电子气,它们产生的圆偏振光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当激发光为近红外波段的光时,表面态和二维电子气都会对圆偏振光致电流产生贡献,而且它们的方向相反,会互相抵消。当激发光为远红外波段的光,且该激发光的能量小于薄膜中Rashba自旋分裂能时,这时的圆偏振光致电流主要来自表面态,二维电子气态的贡献很小。从而,相比于近红外光激发的情况,此时的圆偏振光致电流有显著提升。本发明调控效果显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有利于日后推广应用。

    一种区分Bi2Se3表面态与体态光致逆自旋霍尔电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906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888588.2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分Bi2Se3表面态与体态光致逆自旋霍尔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在钛酸锶衬底的(111)晶面上生长拓扑绝缘体Bi2Se3;而后用高斯分布的圆偏振激光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激发拓扑绝缘体Bi2Se3的体态和表面态的光致逆自旋霍尔效应电流,测得当光斑位置在两电极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时的光致逆自旋霍尔效应电流;最后,通过建立区分拓扑绝缘体Bi2Se3表面态与体态光致逆自旋霍尔电流的定量拟合模型,并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体态和表面态的光致逆自旋霍尔电流。本发明方法,十分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有利于日后推广应用;且所得结果准确。

    一种多无人机辅助的密集用户MEC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421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498470.4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无人机辅助的密集用户MEC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多无人机协助移动边缘计算的网络结构;构建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等效电路结构;获取用户能量消耗、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和用户发射功率的限制条件;在满足用户卸载模式、计算资源、通信资源、能量消耗和用户发射功率的限制条件下,构建时延最小化的优化模型;采用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时延最小化的优化模型求解,确定用户计算卸载模式、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和用户发射功率的最佳分配结果。本发明解决用户请求的计算任务超出地面基站边缘计算服务器计算能力的问题,联合分配用户卸载模式、计算资源、用户发射功率和通信资源,实现系统时延最小化。

    基于MCR-WPT的无人机协助WPCN的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4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3396.4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MCR‑WPT的无人机协助WPCN的资源分配方法,在原有无人机协助的WPCN中,再引入一个搭载MCR装置的能量传输无人机。同时,每个地面终端安装接收线圈。通过MCR方式,能量传输无人机依次为地面终端提供足够的能量。为了使所有地面终端的最小吞吐量最大化,联合优化信息接收无人机轨迹、地面终端发射功率和时隙分配比例,将该问题建模成最优化问题。由于该问题是非凸优化问题,不适合直接求解。通过引入一些辅助变量,将一些非凸约束条件通过适当的数学推导转换成凸约束条件。对于难以转化的非凸约束条件,采用凹凸过程将非凸函数线性化成两个凸函数相减的形式。最后通过迭代求解原非凸逼近问题的凸逼近问题,得到原始问题的次优解。

    一种分离三维拓扑绝缘体Bi2Se3的不同线偏振张量引起的线偏振光致电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2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468994.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三维拓扑绝缘体Bi2Se3的不同线偏振张量引起的线偏振光致电流的方法,首先测量Bi2Se3样品在不同入射角下的线偏振光致电流,接着根据三维拓扑绝缘体Bi2Se3线偏振张量引起的线偏振光致电流随入射角的不同变化关系,将(正入射角的线偏振光致电流‑负入射角的线偏振光致电流)/2得到一个线偏振张量引起的线偏振光致电流,将(正入射角的线偏振光致电流+负入射角的线偏振光致电流)/2得到另一个线偏振张量引起的线偏振光致电流。本发明测量结果准确,十分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有利于日后推广应用。

    调控锑化碲薄膜圆偏振相关光电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8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92018.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锑化碲薄膜圆偏振相关光电流的方法。将锑化碲薄膜贴在铜块上,通过改变铜块的温度来改变锑化碲薄膜的温度,由于激光会对激光照射的区域进行加热,且由于上表面的光强大于到达衬底部分的光强,这样上表面和衬底之间就存在温度梯度;由于热电效应,这个温度梯度就会产生垂直样品表面的热电势能;在这个热电势能的作用下,产生垂直于样品表面的自旋流;由于逆自旋霍尔效应,进而产生横向的与圆偏振相关的电荷流;当温度发生变化后,上表面与衬底之间的热电势能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由逆自旋霍尔效应引起的电荷流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圆偏振相关的光电流的调控。本发明调控效果显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有利于日后推广应用。

    一种调控锑化碲薄膜圆偏振光致电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7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92343.3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锑化碲薄膜圆偏振光致电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来改变表面粗糙度,从而调控锑化碲薄膜中圆偏振光致电流;锑化碲薄膜中的圆偏振光致电流信号是由上表面态的信号和下表面态的信号叠加而成;由于上表面态和下表面态的自旋轨道耦合的方向是相反的;当薄膜厚度增加时,表面粗糙度增加,上表面态的贡献减小,上表面态和下表面态信号叠加以后下表面态的信号会占主导,从而使得圆偏振光致电流的大小甚至符号发生变化,起到调控锑化碲薄膜中圆偏振光致电流的作用。本发明调控效果显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有利于日后推广应用。

    多任务边缘计算系统中最小化总计算时间的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2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605461.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任务边缘计算系统中最小化总计算时间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模多用户多任务的MEC系统网络结构;建模系统用户的任务在本地计算处理的时间;建模系统用户与基站之间的信道模型;建模系统用户将任务卸载至基站所需的传输时间;建模系统用户的任务在基站计算处理的时间;建模多任务之间的顺序卸载依赖关系,当前任务卸载完成后即开始卸载下一个任务;建模限制条件;建模系统总计算时间最小化的优化模型;采用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资源分配最优化问题模型求解,确定计算资源、发射功率和用户决策变量的最佳分配结果,将分配结果代入系统总计算时间函数得到系统总计算时间。该方法有利于最小化系统总计算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