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6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1467.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端云雾天气下互花米草遥感图像分割方法。所述极端云雾天气下互花米草遥感图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互花米草遥感图像滤波;S2:建立互花米草细节信息特征提取网络;S3:建立互花米草语义信息特征提取网络;S4:利用双边聚合引导层融合细节信息和语义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极端云雾天气下互花米草遥感图像分割方法具有能够在极端云雾天气下提高互花米草的分割精度,从而提高遥感数据质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48501.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用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用作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用施工装置支撑定位使用,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设有调节式悬浮垃圾过滤机构,三个高度缓冲调节机构的底端均固定设有搅拌悬浮机构,本发明通过搅拌轴进行稳定转动,使得沉淀在河床底端的河道垃圾搅拌至悬浮状态,通过两个定位齿条分别与两个定位齿轮啮合,两个第二过滤架移动时中间过滤的悬浮垃圾通过第一过滤架进行阻拦,使得搅拌至悬浮状态的垃圾更加容易进行收集清洁,且避免过滤时给河道内游动的生物造成围杀,通过非密封结构使得河道生物进行过滤游动,避免造成游动生物的死伤,清洁河道的同时,保护河内生物不受捕杀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72826.1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顾羊羊 , 高亚红 , 徐德琳 , 叶鑫 , 许小娟 , 王燕 , 徐梦佳 , 杨悦 , 闫瑞强 , 于颖卓 , 仇洁 , 张琨 , 刘静 , 赵阳 , 黄帅 , 林乃峰 , 刘冬 , 邹长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平原区养殖围网自动化识别方法。所述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平原区养殖围网自动化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利用影像的近红外波段和绿色波段计算影像的水色指数,然后根据水色指数的直方图统计,确定水色阈值;S2:利用该阈值进行图像二值化,利用形态学中开运算和腐蚀运算将围网区分成独立的小块,对图像使用拉普拉斯变换突出图像边界,使用二维小波变换去除影像中的椒盐噪声;S3:使用数组记录每个边界的边界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平原区养殖围网自动化识别方法具有使用多种特征并组成特征向量,更加精确的识别围网区,降低识别错误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1723.X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8B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生物式水体污染预警方法及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水体中鱼群的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清晰度增强;根据增强后的视频图像,利用第一判别模型对鱼群的第一状态进行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根据第一识别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报警;当未进行第一报警,根据增强后的视频图像,利用第二判别模型对鱼群的第二状态进行判断,得到第二识别结果,根据第二识别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识别污染物类型以及进行第二报警;当需要识别污染物种类,获取鱼群第二状态的图像纹理特征曲线图,将图像纹理特征曲线图的输入污染物识别模型库,利用库中的污染物识别模型识别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从而对水体进行高效准确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65301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610838193.7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边界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区域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初步结果;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初步结果中的斑块进行聚合;提取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初步结果相交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在提取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中,将具有同一地类属性的斑块进行合并;再对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边界斑块进行拆分,并扣除非生态保护红线用地,得到经过初步修正的生态保护红线;基于区域地理信息数据和高精度遥感影像,进一步修正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得到最终优化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了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42861.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流-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所述人工湿地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人工湿地植物种的幼苗,先置于水中培养,再转移至不同浓度的NO3-/NH4+营养液中培养,筛选出偏NH4+植物和偏NO3-植物;2)利用步骤1)筛选偏NH4+植物种植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偏NO3-的植物种植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3)将步骤2)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串联,将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设置在系统进水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设置在系统出水端。本发明的方法根据人工湿地自身的溶氧特点和结构对植株进行定向筛选,对污水综合处理效率及氨氮去除效率均较为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98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242861.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流‑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所述人工湿地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人工湿地植物种的幼苗,先置于水中培养,再转移至不同浓度的NO3‑/NH4+营养液中培养,筛选出偏NH4+植物和偏NO3‑植物;2)利用步骤1)筛选偏NH4+植物种植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偏NO3‑的植物种植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3)将步骤2)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串联,将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设置在系统进水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设置在系统出水端。本发明的方法根据人工湿地自身的溶氧特点和结构对植株进行定向筛选,对污水综合处理效率及氨氮去除效率均较为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23329.8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保持用堆坡结构及生态修复装置,所述水土保持用堆坡结构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与之垂直的第一竖直板与第二竖直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竖直板与所述第二竖直板上的横板,双向动力机构正向工作时,将驱动物料桶朝向第一竖直板水平运动,在物料桶运动一定行程过后,开合机构触发运动,打开物料桶的底部出口,且在物料桶运动的过程中,其中的土壤流出并叠加,同时防堵机构触发运动,对物料桶中的土块进行破碎处理,从而有效防止了因土块的存在而对物料桶的底部出口造成堵塞的问题,反之,双向动力机构驱动物料桶朝向第二竖直板运动,在物料桶的后一端行程中,开合机构再次对物料桶的底部出口进行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069602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610013906.6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对选定待评估风险区域内的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帮助相关植保部门了解和预测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虫害防治的决策制定。在虫害可能爆发发生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较高的区域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控制虫情,将灾害损失减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97790.X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湿地‑生物质能发电联合系统,该系统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11)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12),生物质处理和输送系统(13),以及发电系统(14),其中,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11)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12)串联,生物质处理和输送系统(13)用于处理来自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11)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12)的植物体,并将处理后所得的物质输送到所述发电系统(14),用于发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