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2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10947612.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巡检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适应过岔的轨道巡检机器人走行部以及过岔方法,用以解决轨道巡检机器人在通过道岔区时无法进行自适应过岔的难题,使得轨道巡检机器人不需要人工辅助或道岔转换配合也能够顺利通过道岔区完成巡检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巡检效率。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适应过岔的轨道巡检机器人走行部,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底部的两对走行轮、驱动走行轮转动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分别工控机、结构光摄像机、电池与传感器,底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轮、用于收放导向轮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轮横向移动的平移机构、连接导向轮与升降机构的自锁型气弹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4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9777.5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6Q10/109 , G06Q50/40 , G06N3/126 , B61L2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不确定动态客流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划网络协同编制方法,目的是在不改造基础设施和不更新运输设备条件下,提升企业运输效率和旅客出行效率。技术方案是:一种不确定动态客流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划网络协同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列车运行计划网络协同编制问题相关集合、索引、参数和假设;S2、将不确定动态客流刻画为多场景细粒度进站客流量、下车率和换乘率组合;S3、设计客流场景输入方法;S4、设计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列车运行计划网络协同优化模型;S5、设计协同进化非支配排序模因算法,求解列车运行计划网络协同优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18270.1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公路事故发生‑事故类型‑事故严重程度的联合预测方法。本发明具有预测准确、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升高速公路路段安全水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初始交通信息;2)采集事故前兆交通流数据;3)采集正常交通流数据;4)建立交通流数据总样本;5)交通流参数梳理;6)建立并标定的事故类型和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7)实时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78985.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混合交通流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视区域路网交通流被控对象,为被控区域路网建立高精度数字孪生空间,通过感知节点对交通流进行采集并进行统计处理并映射至所建立数字孪生空间,进而设计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该区域路网交通流的动态调节并进行评估。本发明所设计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采用多表演者‑评论家框架,融合重要性采样机制、长短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以道路通行率为优化目标,通过策略迭代方法生成近似最优策略,结合车速控制算法生成多节点限速指令,对区域路网交通流进行调节。本发明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区域路网交通流量,对于拥堵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72054.5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轨道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干式连接的装配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以实现在保障精度的前提下减少现场浇筑量,提升铺轨效率,降低碳排放。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干式连接的装配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该无砟轨道包括基层、固定在基层上且纵向连接的预制单元、固定在预制单元上的铁轨;所述预制单元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轨道板、减振橡胶垫层、隔离层、底座板;所述底座板通过定位锚杆固定在基层上;所述轨道板通过限位挡块固定在底座板上,相邻两个轨道板之间通过锚固限位器实现纵向弱连接;所述限位挡块通过横向限位锚杆与轨道板侧面固定并且通过垂向限位锚杆与底座板顶面固定;所述轨道板的顶面设有承轨台。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25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9565.9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车站火灾监控系统及其优化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该优化方法通过对典型轨道交通车站进行建模,并采用软件FDS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烟气在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烟气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建立耦合多因素的火灾发展预测模型。针对轨道交通火灾和烟气的发展特性,明确火灾探测特征参数的布控重点,优化探测器选型和布点。而且本发明通过将分布式报警改为集中监测报警,在轨道交通车站容易发生误报的地方增加关联探测器、建立关联算法,减少因为灰尘干扰及其他人为因素等引发的误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20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47612.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巡检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适应过岔的轨道巡检机器人走行部以及过岔方法,用以解决轨道巡检机器人在通过道岔区时无法进行自适应过岔的难题,使得轨道巡检机器人不需要人工辅助或道岔转换配合也能够顺利通过道岔区完成巡检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巡检效率。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适应过岔的轨道巡检机器人走行部,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底部的两对走行轮、驱动走行轮转动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分别工控机、结构光摄像机、电池与传感器,底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轮、用于收放导向轮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轮横向移动的平移机构、连接导向轮与升降机构的自锁型气弹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6151.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Q10/04 , G06F18/21 , G06F18/2415 , G06F18/243 , G06Q50/40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8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RF‑LSTM算法的高速公路交通冲突分析与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结合随机森林(RF)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优势,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中的潜在冲突进行精确识别和预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高速公路部署设备,采集车辆的运行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清洗与归一化处理,得到车辆轨迹数据集;步骤3:训练K‑means聚类模型进行交通冲突聚类分析;步骤4:训练随机森林模型进行特征选择;步骤5:训练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轨迹预测;步骤6: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进行冲突预测,识别潜在的高风险区域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1058.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E21D11/3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地铁盾构隧道内噪音问题的新型降噪装置及其评估方法。该装置是一种基于蜂窝结构的蜂窝‑多层复合型声能吸收装置,该装置由多层蜂窝能量吸收垫结构组成,大幅增加噪声进入吸收垫时的反射次数,利用单元化的蜂窝孔能够适应盾构隧道弯曲管片的铺设条件。同时建立了包含流体域的车辆‑轨道‑基础设施振动噪声分析模型作为评估方法能够对装置的降噪性能进行评估验证。本蜂窝‑多层复合型声能吸收装置采用吸声效果优异的多孔材料,让蜂窝‑多层复合型声能吸收装置在结构上和材料上都有独立降噪的能力,使其复合的降噪能力更为优异,建立的评估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类场景的装置性能调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7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088488.2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卫星信号环境下轨道巡检机器人检测数据精确定位方法。本发明在巡检过程中基于内置的惯性传感器输出连续里程数据,并通过基于深度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标识牌检测定位模块以及线路特征定位模块识别到关键里程节点,在连续里程数据上通过统一的时间信息来回溯标定各个关键里程节点的位置信息,达到修正里程的目的。本发明在轨道巡检机器人加装惯导传感器的基础上,利用巡检机器人原有的传感设备和既有数据集就能进行关键里程节点的修正,亦不需要在线路上加装额外设备,同时采用时间信息回溯标定的方式也避免了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问题。本发明使得轨道巡检机器人能够在巡检数据上达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方便之后的线路维护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