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盐酸青藤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3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89638.X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盐酸青藤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青风藤,粉碎,碱化堆放;(2)向碱化后的药材中加入溶剂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3)用水洗涤提取液,液液分相后弃去水相;(4)向水洗后的提取液中加入盐酸至体系呈酸性,得到盐酸青藤碱晶体。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工艺步骤少,碱化好药材后仅需三步即可制备出盐酸青藤碱晶体,有利于减少制药过程中盐酸青藤碱的损失,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制备盐酸青藤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337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889638.X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盐酸青藤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青风藤,粉碎,碱化堆放;(2)向碱化后的药材中加入溶剂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3)用水洗涤提取液,液液分相后弃去水相;(4)向水洗后的提取液中加入盐酸至体系呈酸性,得到盐酸青藤碱晶体。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工艺步骤少,碱化好药材后仅需三步即可制备出盐酸青藤碱晶体,有利于减少制药过程中盐酸青藤碱的损失,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药出膏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7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70571.0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药出膏率预测方法,属于医学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文件,标准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步骤2:抽取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文件中出膏率相关的实体信息,所述的实体信息包括:中药名称、科属、入药部位、样本容量以及出膏率范围;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样本容量和出膏率范围建立可解释的数据模型;步骤4:构建中药名称概念映射词表;步骤5:搭建中药煎煮出膏率知识图谱;步骤6:根据需求利用所述的中药煎煮出膏率知识图谱智能预测中药单方煎煮出膏率或中药复方煎煮出膏率。该预测方法简单高效,能够减少企业前期生产试错成本,推动中药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种醇沉前浓缩液的放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31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1031369.0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沉前浓缩液的放行控制方法,首先确定浓缩液密度、粘度与醇沉混合情况之间定量关系,设定醇沉混合情况阈值,检测新批次浓缩液的密度值;然后根据新批次浓缩液密度值、定量关系以及醇沉混合情况阈值,计算确定浓缩液粘度的可接受最大值;再测定新批次浓缩液的粘度值,比较可接受最大值和粘度值,确定是否放行用于醇沉工艺。本发明将浓缩液粘度和密度与醇沉混合效果相关联,在密度控制的基础上给出粘度的定量控制限度,能体现出不同批次药材所得浓缩液对醇沉效果的影响,有利于依靠醇沉工艺提升后续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一致性。本方法成本较低,工业实施方便,有推广应用于中药工业的良好前景。

    一种细胞培养过程数据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71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4304.0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过程数据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在多个批次的细胞培养过程中采集到的在线过程数据和离线检验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批次划分为第一批次集合和第二批次集合;任一批次的细胞培养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据所述第一批次集合中第一批次和所述第二批次集合中第二批次各自的各阶段的在线过程数据和离线检验数据,分别确定第一批次特征数据和第二批次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批次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批次特征数据进行对比主成分分析,在所得的目标主成分方向的多个相关变量中确定引起蛋白表达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变量。本发明提高了商业生产规模的细胞培养过程的分析效果,降低了所需成本。

    一种连续醇沉的装置及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0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3615.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醇沉的装置及方法,所述醇沉装置包括浓缩液输送泵、乙醇溶液输送泵、静态混合器、溢流沉淀罐、流量调节阀、液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浓缩液输送泵和乙醇溶液输送泵的出口分别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出口通过管道与溢流沉淀罐进口相连,所述溢流沉淀罐中部有一个搅拌桨,所述流量调节阀与溢流沉淀罐底部相连,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与溢流沉淀罐溢流口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连续醇沉方法。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实现中药连续醇沉,生产效率高于间歇醇沉,过程监测的难度低于间歇醇沉。连续醇沉设备简单,易于放大,有良好工业化前景。

    一种滴丸丸重表征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18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372150.5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丸丸重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0、将滴丸原辅料熔化并混合均匀,置于滴制装置的储料罐中,将储料罐中的料液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并保持不变,设定滴制装置的滴制速率,进行滴制;步骤200、采用图像采集设备对滴丸的滴制过程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得滴丸图像,对滴丸图像中的液滴大小进行校正及分析,并对滴丸丸重进行称量,建立图像指标与滴丸丸重之间的相关关系;步骤300、由所建立的图像指标与滴丸丸重之间的相关关系,完成滴丸丸重表征,并用于在线分析滴丸的滴制过程。本发明通过对滴丸滴制过程中滴制液滴形态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分析,与滴丸丸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滴丸丸重表征方法,该发明操作简单,设计合理。

    一种滴丸制剂的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320246.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瞿海斌 王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滴丸滴制过程液滴大小表征及激光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丸制剂的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检测系统测定滴丸滴制过程中的液滴宽度;将液滴宽度经数据处理后与滴丸丸重建立相关关系,建立模型;再根据测得的液滴宽度,利用模型,预测滴丸丸重,实现滴制过程的在线检测。本发明检测系统操作简便,测量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9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919100.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其步骤包括:第一步,确定浓缩液中成分A作为混合情况指示剂;第二步,测定醇沉所用浓缩液的关键指标;第三步,实施醇沉过程并得到醇沉上清液,记录醇沉过程关键参数;第四步,测定醇沉上清液的关键指标;第五步,采用公式计算得到醇沉过程中与乙醇溶液充分混合的浓缩液的比例WMR的数值。本发明开创了醇沉混合情况的定量评估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醇沉包裹损失和沉淀损失无法区分的难题,为中药制造过程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