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9180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80046720.8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确保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湿抓着性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在接地面部具有第1倾斜槽(21)和短槽(22),第1倾斜槽从轮胎赤道的附近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朝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短槽配置于该第1倾斜槽(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的延长线上,第1倾斜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位于自轮胎赤道向宽度方向外侧偏移胎面宽度TW的1/4的点附近,短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位于自轮胎赤道向宽度方向外侧偏移胎面宽度TW的1/4~5/16的范围,第1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外侧而增大,第1倾斜槽的宽度方向外侧端的槽壁相对于与轮胎表面垂直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A和短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的槽壁相对于与轮胎表面垂直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B满足θA>θB的关系。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14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80046866.2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确保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转弯时的湿抓着性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部由中央部橡胶和具有比中央部橡胶低的模量的两侧橡胶构成,并具有中央部橡胶和两侧橡胶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依次层叠的构造,两侧橡胶延伸至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宽度TW的1/4的点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在轮胎接地面部具有包含多个倾斜槽(21~25)的胎面花纹,在将胎面宽度八等分时,在八等分而成的各区域中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距离轮胎赤道为胎面宽度的1/4~3/8的范围的区域C中,胎面花纹的每一个节距所包含的倾斜槽的条数最大,并且倾斜槽的深度在区域C内的至少一部分大于两侧橡胶的厚度。

    摩托车用轮胎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403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580051959.0

    申请日:2015-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损其它性能便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本发明提供指定有装配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10)和副槽(20),该主槽(10)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2),主槽以及副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主槽以及副槽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包含两个以上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的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的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地延伸。

    轮胎
    5.
    发明授权
    轮胎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77028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180010594.9

    申请日:2011-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6 B60C2011/0346 B60C2011/133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具备沿着轮胎周向形成为锯齿状的中央主槽(10)以及利用具有空隙部(AS)的外侧主槽(20)形成的接地部。接地部包括具有外侧壁面(32)的中央接地部(30)以及具有内侧壁面(41)的外侧接地部(40)。中央接地部(30)具有朝外突部(33),该朝外突部(33)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外侧接地部(40)具有朝内突部(43),该朝内突部(43)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突出。朝内突部(43)的间距(P43)比朝外突部(33)的间距小。

    轮胎
    6.
    发明公开
    轮胎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770285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80010594.9

    申请日:2011-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6 B60C2011/0346 B60C2011/133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具备沿着轮胎周向形成为锯齿状的中央主槽(10)以及利用具有空隙部(AS)的外侧主槽(20)形成的接地部。接地部包括具有外侧壁面(32)的中央接地部(30)以及具有内侧壁面(41)的外侧接地部(40)。中央接地部(30)具有朝外突部(33),该朝外突部(33)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外侧接地部(40)具有朝内突部(43),该朝内突部(43)沿着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突出。朝内突部(43)的间距(P43)比朝外突部(33)的间距小。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680063275.7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提供能在早期就发挥出新轮胎性能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并且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能够可视地确认新轮胎被磨耗到新轮胎能够发挥出足够性能的程度。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胎面部(1)。胎面部(1)具有宽度为0.1mm‑2.0mm、深度为0.1mm‑2.0mm且至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浅槽(11b)。各浅槽的长度均为轮胎接地面的宽度的50%以上。浅槽以比轮胎接地面的长度短的间隔配置。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63275.7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提供能在早期就发挥出新轮胎性能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并且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能够可视地确认新轮胎被磨耗到新轮胎能够发挥出足够性能的程度。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胎面部(1)。胎面部(1)具有宽度为0.1mm-2.0mm、深度为0.1mm-2.0mm且至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浅槽(11b)。各浅槽的长度均为轮胎接地面的宽度的50%以上。浅槽以比轮胎接地面的长度短的间隔配置。

    摩托车用轮胎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4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1959.0

    申请日:2015-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损其它性能便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本发明提供指定有装配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10)和副槽(20),该主槽(10)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2),主槽以及副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主槽以及副槽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包含两个以上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的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的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地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