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地板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7072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72473.8

    申请日:2006-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地板结构,其抵抗来自车体侧面外力的刚性得到提高。这种车体地板结构中的地板(10)被左、右一对边梁(1、1)以及与这一对边梁(1、1)正交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梁(2A、2B)围起来,在该地板上形成有加强筋(20),该加强筋是以边梁与横梁的正交连接部位(O1、O2)为圆心的同心圆弧形。另外,在边梁与横梁所形成的各角部设有加强部件(41、42),该加强部件相对边梁和横梁倾斜地设置并连接。

    车身前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279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090.3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左右独立地以轻量构造提高减震器基座上下方向的刚性并改善乘坐舒适性。本发明涉及的车身前部构造(10)包括:减震器基座(12),其供减震器固定;减震器壳体(14),其包围该减震器基座(12)的周缘并向下方侧延伸设置;前侧车架(18),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与减震器壳体(14)的下端部接合;以及加强部件(11),其将减震器基座(12)与前侧车架(18)在上下方向连结。加强部件(11)将帽形截面形状的周缘的接合凸缘(11f)与减震器壳体(14)的侧面结合,形成自上而下截面积增大的闭合截面,接合凸缘(11f)的上端部分与减震器基座(12)的上表面结合,接合凸缘(11f)的下端部分与前侧车架(18)的上表面及侧面结合。

    车身前部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9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3796.8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车身前部构造包括将减震器外壳加强构件(21)和仪表板上板加强构件(15)连接的角部加强构件(22)。角部加强构件(22)是具有大致L字形的层差部(22f)的构件,包括:第1部分(22a),在车身宽度方向上与减震器外壳加强构件(21)相对,接合于减震器外壳加强构件(21);第2部分(22b),自第1部分(22a)朝向车身宽度方向上的车身内侧延伸;第3部分(22c),从下方与仪表板上板加强构件(15)相对,接合于仪表板上板加强构件(15);第4部分(22d),自第3部分(22c)向下延伸。第1部分(22a)和第3部分(22c)以连续面形成。第2部分(22b)和第4部分(22d)以连续面形成。层差部(22f)的底面(22fa)和第1部分(22a)以连续面形成。

    车身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30051.1

    申请日:2016-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车身的重量增加、且提高底板通道周边的底板刚性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下纵梁;设于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的前底板;在上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鼓出的底板通道;和在上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梁,上述横梁包含相对于上述前底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上述纵壁在上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上述底板通道的上述后端部接合并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堵。

    车身前部构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68558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480006483.4

    申请日:2014-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5/12 B62D21/11 B62D25/082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构造(1),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2);配置在前侧车架(2)之间的副车架一支座部件(4);将第一支座部件(4)固定在前侧车架(2)的下部的第一固定部件(5);设在前侧车架(2)的内部并支承第一固定部件(5)的第一支承部件(6);和加强减震器外壳(7)的加强部件(8),加强部件(8)与前侧车架(2)的上部接合,第一支承部件(6)在接合有加强部件(8)的部位的下方,固定在前侧车架(2)的内面上。(3);配置在前侧车架(2)的下方的左右一对的第

    车身前部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6855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480006483.4

    申请日:2014-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5/12 B62D21/11 B62D25/082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构造(1),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2);配置在前侧车架(2)之间的副车架(3);配置在前侧车架(2)的下方的左右一对的第一支座部件(4);将第一支座部件(4)固定在前侧车架(2)的下部的第一固定部件(5);设在前侧车架(2)的内部并支承第一固定部件(5)的第一支承部件(6);和加强减震器外壳(7)的加强部件(8),加强部件(8)与前侧车架(2)的上部接合,第一支承部件(6)在接合有加强部件(8)的部位的下方,固定在前侧车架(2)的内面上。

    车体地板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57371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52441.3

    申请日:2006-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地板结构,该车体地板结构具有地板(10),该地板由左、右一对边梁(1,1)、和架设在该左、右一对边梁之间的前、后一对横梁(2A,2B)围起来,在边梁(1,1)与横梁(2A,2B)所形成的角部设置加强部件(41,42),该加强部件(41,42)相对于边梁(1,1)和横梁(2A,2B)呈倾斜状配置并与边梁(1,1)和横梁(2A,2B)分别相连接。

    车身前部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6279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80048090.3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左右独立地以轻量构造提高减震器基座上下方向的刚性并改善乘坐舒适性。本发明涉及的车身前部构造(10)包括:减震器基座(12),其供减震器固定;减震器壳体(14),其包围该减震器基座(12)的周缘并向下方侧延伸设置;前侧车架(18),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与减震器壳体(14)的下端部接合;以及加强部件(11),其将减震器基座(12)与前侧车架(18)在上下方向连结。加强部件(11)将帽形截面形状的周缘的接合凸缘(11f)与减震器壳体(14)的侧面结合,形成自上而下截面积增大的闭合截面,接合凸缘(11f)的上端部分与减震器基座(12)的上表面结合,接合凸缘(11f)的下端部分与前侧车架(18)的上表面及侧面结合。

    车身后部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35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80033289.4

    申请日:2016-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一种车身后部结构(10)具备:后隔板(24),其分隔车厢(27)与后部行李厢(28);及减震器基座(15),其经由车轮罩(13)与后隔板(24)接合。减震器基座(15)与车轮罩(13)接合而使减震器支承部(18)形成为袋状。另外,减震器支承部(18)经由后隔板(24)与后车架(21)连结,并且经由罩后角棱部(85)与后车架(21)连结。另外,罩后角棱部(85)及后隔板(24)形成为倒V字形。

    车体地板结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89040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10072473.8

    申请日:2006-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地板结构,其抵抗来自车体侧面外力的刚性得到提高。这种车体地板结构中的地板(10)被左、右一对边梁(1、1)以及与这一对边梁(1、1)正交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梁(2A、2B)围起来,在该地板上形成有加强筋(20),该加强筋是以边梁与横梁的正交连接部位(O1、O2)为圆心的同心圆弧形。另外,在边梁与横梁所形成的各角部设有加强部件(41、42),该加强部件相对边梁和横梁倾斜地设置并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