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8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0088.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自润滑衬垫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润滑领域,方法步骤包括:将树脂单体、偶联剂改性增强纤维、PTFE纤维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和固化促进剂,得到衬垫原料体系;注射到预留间隙的关节轴承中,调节温度以使衬垫原料体系固化,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自润滑衬垫;合成树脂单体的步骤包括:将单羟基丙烯酸酯加入到二异氰酸酯中,催化反应合成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取三官能度丙烯酸酯与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混合,得到树脂单体。制得的衬垫材料模量高,衬垫承载性能优异,偶联剂改性增强纤维和PTFE纤维在高交联密度空间网络结构中穿插固定,使得轴承产品承载性能优良,摩擦系数稳定,长时间磨损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4961.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玻璃纤维、PF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纤维去浆,再通过酸性溶液刻蚀处理,洗至中性后干燥得到活化玻璃纤维;配置树脂反应液;将全氟硅烷与活化玻璃纤维加入树脂反应液中搅拌,再分离出活化玻璃纤维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本申请通过在玻璃纤维表面粗化后包覆有机树脂层,该有机树脂层具有优异的弹性模量以及耐热性能,能够形成多孔型的有机界面层,加以全氟硅烷提高界面润滑性,能够有助于与PFA熔融且机械锚定,综合改善传统复合材料在共混掺杂时可能的相分离问题,还能明显提高玻璃纤维增强PFA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088099.5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回弹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中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四氟乙烯粉末和润湿溶剂混合后加入填料,密炼后得到聚四氟乙烯材料;将聚四氟乙烯材料循环定向拉伸;将聚四氟乙烯材料低温模压成型;再将聚四氟乙烯材料烧结后得到高回弹聚四氟乙烯材料;低温模压成型的温度为‑10~0℃。本申请利用聚四氟乙烯高熔融指数及纤维晶型易取向的特点,将密炼和循环定向拉伸以及低温模压工艺结合起来,不仅充分确保聚四氟乙烯材料内部纤维化,还确保在高模压下材料内部仍处于分子链舒展状态,不会因热量集中而成团卷曲。通过该工艺制备得到的聚四氟乙烯具有较强纤维化组织结构,且具有较高的回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88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60088.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自润滑衬垫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润滑领域,方法步骤包括:将树脂单体、偶联剂改性增强纤维、PTFE纤维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和固化促进剂,得到衬垫原料体系;注射到预留间隙的关节轴承中,调节温度以使衬垫原料体系固化,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自润滑衬垫;合成树脂单体的步骤包括:将单羟基丙烯酸酯加入到二异氰酸酯中,催化反应合成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取三官能度丙烯酸酯与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混合,得到树脂单体。制得的衬垫材料模量高,衬垫承载性能优异,偶联剂改性增强纤维和PTFE纤维在高交联密度空间网络结构中穿插固定,使得轴承产品承载性能优良,摩擦系数稳定,长时间磨损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089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42236.9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C08K9/06 , C08K7/18 , C08K9/04 , C08L27/18 , C08L23/08 , C08L61/16 , C09C1/46 , C09C3/00 , C09C3/08 , C09C3/10 , C09C3/12 , B0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杂化微胶囊及制备方法、氟基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润滑材料领域,微胶囊制法包括,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水中作为水相,将石墨、可溶性树脂和偶联剂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作为油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分散,并挥发二氯甲烷,过滤固相并烘干,得到石墨杂化微胶囊。该微胶囊完全为固相,相比起含油微胶囊更耐高温,与含氟树脂结合制备氟基材料时,内容物不会流失,微胶囊表面的可溶性树脂与氟基树脂相容性好,故该石墨杂化微胶囊与含氟树脂基体结合效果好,混合有该微胶囊的氟基树脂适用于高温工况,相比传统石墨改性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摩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45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26101.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共沉积聚酰亚胺改性氟基材料及制备方法和自润滑材料,所述共沉积聚酰亚胺改性氟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钠萘处理液处理氟基材料;将经过所述钠萘处理液处理的所述氟基材料和四羧酸二酐溶液依次加入二胺溶液中,生成的聚酰胺酸沉淀颗粒沉积在氟基材料表面;加入酰亚胺化试剂,得到所述共沉积聚酰亚胺改性氟基材料。本申请所提供的共沉积聚酰亚胺改性氟基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钠萘处理液处理氟基材料使其形成活性基团,活性基团在聚酰亚胺成型过程中参与反应,使得聚酰亚胺和氟基材料界面结合力较强,从而增强了氟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26901.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导电润滑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得纳米纤维素,用水分散,加入吡咯单体和黑磷纳米材料搅拌均匀,加入氧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加入消泡剂后,反复冻融,获得纳米纤维素复合导电润滑水凝胶。本发明采用聚吡咯和黑磷纳米材料为导电剂,获得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导电润滑性能和稳定性能的纳米纤维素复合导电润滑水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9591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0139.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C08F299/02 , C10M169/04 , C08G69/26 , C08G69/40 , C10N30/06 , C10N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均三嗪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以三聚氰胺为核心,与含有仲胺的酰胺化合物缩合,得到酰胺均三嗪单体。该单体与含有两酰氯或三酰氯的交联剂缩合,聚合物分子链初步交联,制备得到聚酰胺均三嗪预聚物粉末;该预聚物进行悬浮聚合得到聚酰胺均三嗪聚合物。该聚合物与聚四氟乙烯热压得到聚酰胺均三嗪固体润滑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高模量、高承载的性能。压缩测试和UMT测试的结果显示,该聚酰胺均三嗪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润滑性,且其强度和润滑性明显强于市面上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尼龙材料,可适用于作为重载工况下润滑的润滑介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60298.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固体润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在核壳结构的PTFE短切纤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具有内在核壳结构的PTFE短切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PTFE浓缩液;(2)制备具有内在核壳结构的PTFE初生纤维;(3)制备具有内在核壳结构的PTFE短切纤维。本申请的具有内在核壳结构的PTFE短切纤维,具有尺寸小,分散性好的特点,该具有内在核壳结构的PTFE短切纤维在摩擦磨损跑合阶段,随着摩擦进行,内在的核壳结构能够快速释放出微米以下的PTFE颗粒,有利于对摩副润滑转移膜的快速生成,降低摩擦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9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88099.5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回弹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中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四氟乙烯粉末和润湿溶剂混合后加入填料,密炼后得到聚四氟乙烯材料;将聚四氟乙烯材料循环定向拉伸;将聚四氟乙烯材料低温模压成型;再将聚四氟乙烯材料烧结后得到高回弹聚四氟乙烯材料;低温模压成型的温度为‑10~0℃。本申请利用聚四氟乙烯高熔融指数及纤维晶型易取向的特点,将密炼和循环定向拉伸以及低温模压工艺结合起来,不仅充分确保聚四氟乙烯材料内部纤维化,还确保在高模压下材料内部仍处于分子链舒展状态,不会因热量集中而成团卷曲。通过该工艺制备得到的聚四氟乙烯具有较强纤维化组织结构,且具有较高的回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