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95132C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02811651.8
申请日:2002-06-03
Applicant: 堤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杆,其构成为:通过使杆本体(2)从杆基部(1)向斜外方导出的操作、和跨越安装座(3)的堤部(31)使杆本体(2)在外侧摇动的操作,使支撑并固定从动机构的作动轴的杆基部(1)可旋转地组装,由此,即使汽车的乘坐者等从后方不慎误操作而向前方按压操作杆,也可以阻止杆本体摇动。
-
公开(公告)号:CN1514782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811651.8
申请日:2002-06-03
Applicant: 堤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杆,其构成为:通过使杆本体(2)从杆基部(1)向斜外方导出的操作、和跨越安装座(3)的堤部(31)使杆本体(2)在外侧摇动的操作,使支撑并固定从动机构的作动轴的杆基部(1)可旋转地组装,由此,即使汽车的乘坐者等从后方不慎误操作而向前方按压操作杆,也可以阻止杆本体摇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395136C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02811653.4
申请日:2002-06-03
Applicant: 堤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3 , B60N2/3013 , B60N2/3047 , B60N2/3065 , B60N2/3075 , B60N2/309 , B60N2/36 , E05B77/06
Abstract: 配有使接受支腿部(1)的下边部的大致U字形的接受口(701a)朝向斜上方开口的接受台(70),同时,配有具备从锁定件基部(71a)伸出并从接受口的底边向口内突出的颚部(71c)、和从上臂部(71b)向内弯侧突出的钩部(71d)、进入到接受台(70)的接受口(701a)中的支腿部(1)下边部踢打颚部(71c)从而将钩部(71d)啮合到支腿部(1)的接受槽(91)中、并且利用上弯部(71b)压入并保持支腿部(1)的下边部的锁定件(71),利用受扭螺旋弹簧(73)偏倚支撑锁定件(71),从而构成可以可靠防止伴随着撞击等的座椅垫(2)的弹起的惯性自锁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514784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811653.4
申请日:2002-06-03
Applicant: 堤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3 , B60N2/3013 , B60N2/3047 , B60N2/3065 , B60N2/3075 , B60N2/309 , B60N2/36 , E05B77/06
Abstract: 配有使接受支腿部(1)的下边部的大致U字形的接受口(701a)朝向斜上方开口的接受台(70),同时,配有具备从锁定件基部(71a)伸出并从接受口的底边向口内突出的颚部(71c)、和从上臂部(71b)向内弯侧突出的钩部(71d)、进入到接受台(70)的接受口(701a)中的支腿部(1)下边部踢打颚部(71c)从而将钩部(71d)啮合到支腿部(1)的接受槽(91)中、并且利用上弯部(71b)压入并保持支腿部(1)的下边部的锁定件(71),利用受扭螺旋弹簧(73)偏倚支撑锁定件(71),从而构成可以可靠防止伴随着撞击等的座椅垫(2)的弹起的惯性自锁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08374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02811717.4
申请日:2002-06-10
Applicant: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66 , B60N2/3009 , B60N2/3013 , B60N2/3047 , B60N2/3072
Abstract: 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包括:附接到车身上的座椅靠背(11),可以在收回位置和可用位置之间移动的座椅底部(14),可以在收回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腿部件(17),布置成将座椅底部保持在收回位置的锁定机构(18)。该锁定机构(18)通过线缆(43)连接到腿部件(17)上,使得锁定机构(18)通过腿部件(17)从收回位置朝向支承位置的转动而解锁,以便释放对座椅底部(14)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293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21121.8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底板构造,能够广泛地灵活利用底板部。是通过底板(8)将形成在后部座椅(2)的后方的收纳凹部(6)封闭的汽车用底板构造,底板(8)具有:主体部(33);以能够折弯的方式结合在主体部(33)上的座椅连结部(35),座椅连结部(35)在相对于主体部(33)立起的状态下结合在后部座椅(2)的背部上。此外,在后部座椅(2)的背面上结合有罩片(21)的一端,座椅连结部(35)被罩片(21)罩住。
-
公开(公告)号:CN1514785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811717.4
申请日:2002-06-10
Applicant: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N2/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66 , B60N2/3009 , B60N2/3013 , B60N2/3047 , B60N2/3072
Abstract: 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包括:附接到车身上的座椅靠背(11),可以在收回位置和可用位置之间移动的座椅底部(14),可以在收回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腿部件(17),布置成将座椅底部保持在收回位置的锁定机构(18)。该锁定机构(18)通过线缆(43)连接到腿部件(17)上,使得锁定机构(18)通过腿部件(17)从收回位置朝向支承位置的转动而解锁,以便释放对座椅底部(14)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29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0910221121.8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底板构造,能够广泛地灵活利用底板部。是通过底板(8)将形成在后部座椅(2)的后方的收纳凹部(6)封闭的汽车用底板构造,底板(8)具有:主体部(33);以能够折弯的方式结合在主体部(33)上的座椅连结部(35),座椅连结部(35)在相对于主体部(33)立起的状态下结合在后部座椅(2)的背部上。此外,在后部座椅(2)的背面上结合有罩片(21)的一端,座椅连结部(35)被罩片(21)罩住。
-
公开(公告)号:CN102666192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080059404.8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62 , B60N2/065 , B60N2/0818 , B60N2/0875 , B60N2/3011 , B60N2/305 , B60N2/3059 , B60N2/3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装置,能够使第一座椅(16)的第一坐垫(41)从落座姿势掀起而在落座姿势的前方位置成为立起状态的收纳姿势。座椅装置(15)包括在第一坐垫(41)的前部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第一垂直腿部(51、52)。第一水平部(54、55)从第一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向前方水平地延伸,并能够旋转地连结在第一滑动件(48)上,第一滑动件(48)能够滑动地连结在固定轨道(35)上。在第一坐垫(41)的落座姿势下,第一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由底板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26661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9404.8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62 , B60N2/065 , B60N2/0818 , B60N2/0875 , B60N2/3011 , B60N2/305 , B60N2/3059 , B60N2/3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装置,能够使第一座椅(16)的第一坐垫(41)从落座姿势掀起而在落座姿势的前方位置成为立起状态的收纳姿势。座椅装置(15)包括在第一坐垫(41)的前部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第一垂直腿部(51、52)。第一水平部(54、55)从第一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向前方水平地延伸,并能够旋转地连结在第一滑动件(48)上,第一滑动件(48)能够滑动地连结在固定轨道(35)上。在第一坐垫(41)的落座姿势下,第一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由底板支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