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薄膜在轨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5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93681.8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薄膜在轨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装置包括空间机械臂和拼接机构,柔性薄膜为正六边形薄膜单元,空间机械臂包括大臂和两个小臂,两个小臂对称布置在大臂的顶端,在每个小臂的末端均设有一正六边形执行器,在正六边形执行器的边角处设有电磁铁,相应在正六边形薄膜单元的边角处设有铁片,且正六边形薄膜单元尺寸与正六边形执行器尺寸相同,正六边形执行器上的电磁铁与正六边形薄膜单元上的铁片一一对应布置;空间机械臂的两个小臂分别抓取一正六边形薄膜单元并将两个正六边形薄膜单元对接后,拼接机构对两个正六边形薄膜单元拼接。本发明实现正六边形片状薄膜的快速抓取、定位、拼接与展开,连接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占用空间小。

    一种柔性薄膜在轨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50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393681.8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薄膜在轨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装置包括空间机械臂和拼接机构,柔性薄膜为正六边形薄膜单元,空间机械臂包括大臂和两个小臂,两个小臂对称布置在大臂的顶端,在每个小臂的末端均设有一正六边形执行器,在正六边形执行器的边角处设有电磁铁,相应在正六边形薄膜单元的边角处设有铁片,且正六边形薄膜单元尺寸与正六边形执行器尺寸相同,正六边形执行器上的电磁铁与正六边形薄膜单元上的铁片一一对应布置;空间机械臂的两个小臂分别抓取一正六边形薄膜单元并将两个正六边形薄膜单元对接后,拼接机构对两个正六边形薄膜单元拼接。本发明实现正六边形片状薄膜的快速抓取、定位、拼接与展开,连接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占用空间小。

    一种膜结构在轨组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8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394483.3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结构在轨组装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驱动前进机构、储存拼接胶线的胶线筒、胶线输送机构、加热器、摆动机构和收放机构,驱动前进机构滑动设置在定位机构上,胶线筒、胶线输送机构、加热器、摆动机构和收放机构均设置在驱动前进机构上,定位机构将已拼接薄膜单元与待拼接薄膜单元定位,加热器正对两薄膜单元的接缝处布置,摆动机构带动加热器左右运动;胶线输送机构将胶线筒上的拼接胶线输送至加热器,随着驱动前进机构的前进、摆动机构的运动及收放机构同步展开成卷的待拼接薄膜单元,加热器左右摇摆喷出加热后的胶线拼接两薄膜单元。本发明实现薄膜之间的快速拼接与展开,连接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占用空间小。

    一种膜结构在轨组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82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94483.3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结构在轨组装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驱动前进机构、储存拼接胶线的胶线筒、胶线输送机构、加热器、摆动机构和收放机构,驱动前进机构滑动设置在定位机构上,胶线筒、胶线输送机构、加热器、摆动机构和收放机构均设置在驱动前进机构上,定位机构将已拼接薄膜单元与待拼接薄膜单元定位,加热器正对两薄膜单元的接缝处布置,摆动机构带动加热器左右运动;胶线输送机构将胶线筒上的拼接胶线输送至加热器,随着驱动前进机构的前进、摆动机构的运动及收放机构同步展开成卷的待拼接薄膜单元,加热器左右摇摆喷出加热后的胶线拼接两薄膜单元。本发明实现薄膜之间的快速拼接与展开,连接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占用空间小。

    一种三自由度串并联电磁驱动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19116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0182.5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串并联电磁驱动机械臂,包括:至少两组沿轴向依次设置的机械臂关节;机械臂关节包括底板、多个驱动机构、以及降压模块,降压模块与电源模块通信连接;相邻机械臂关节之间,上一节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下一节的底板转动连接,首端的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电源模块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通信连接。本发明的三自由度串并联电磁驱动机械臂,摒弃了传统的电机、丝杆等机械传动部件,使得驱动元件与执行机构紧密集成,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实现了机械臂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进一步减小整机体积,提高适应性,使其能够在复杂或受限的空间中进行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