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掩码引导的伪装目标图像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70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43553.0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掩码引导的伪装目标图像生成方法,包括构建MGDiffusion扩散模型,其中,所述MGDiffusion扩散模型包括基于交叉注意力模块的MGUNet模型;选取COD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训练所述MGDiffusion扩散模型得到已训练的扩散模型;利用所述已训练的扩散模型对所述COD数据集进行样本增强,得到目标训练样本;基于目标训练样本训练伪装检测模型,提升所述检测模型的检测性能;通过本发明的模型框架能够生成符合训练样本分布的高质量图像,生成的样本可以用于训练伪装检测模型,从而提高伪装目标检测模型的检测性能。

    一种基于钢丝传动变速比关节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682676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047406.9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钢丝传动变速比关节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它涉及一种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本发明的背部与腰部上下设置,腰部上的腰部捆绑连接件与背部上的背部支撑件连接,髋关节轴的上端与腰部上的腰髋连接件铰接,髋关节轴的下端设置在髋关节上的主动轴凸轮与从动轴凸轮之间,且通过连接元件将主动轴凸轮和从动轴凸轮与髋关节轴连接,髋关节上的电机轴承座固装在大腿上,膝关节上的电机轴承座固装在大腿上,小腿连接件的上端设置在膝关节上的主动轴凸轮与从动轴凸轮之间,且通过连接元件将主动轴凸轮和从动轴凸轮与小腿连接件连接,小腿连接件的下端与小腿连接,小腿的下端通过踝关节与脚部铰接。本发明用于军用负重。

    一种外肢体机器人模块单元及模块化可重构外肢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514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92454.9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一种外肢体机器人模块单元及模块化可重构外肢体机器人,它涉及机器人技术,它包括舵机和两个对接模块,每个所述对接模块包括壳体、底板和永磁体;壳体为具有开口和内腔的壳体,底板盖合在壳体的开口处,两个壳体对接,舵机布置在任意一个壳体内腔中并与该壳体连接,舵机输出端上安装的舵盘与另一个壳体连接,且另一个壳体在舵机的带动下能相对其中一个壳体转动,其中一个底板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通讯的多个弹簧顶针,另一个底板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通讯的多个弹簧顶针,两个底板上分别还设置有永磁体。本发明用于外肢体机器人。

    一种基于嵌入式双U网络的目标区域风速及风向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0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29739.2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双U网络的目标区域风速及风向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多个风场数据;利用滑动窗口对风场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风场数据;滑动窗口的步长和大小相等;构建标准化模型,对预处理后的风场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风场数据;将标准化后的风场数据输入优化后的嵌入式双U网络,获得目标区域内风速和风向预测结果;嵌入式双U网络包括:非参优化空间U‑Net和扩张Inception时间U‑Net。该方法通过整合数据预处理、特征标准化与嵌入式双U网络架构,能够广泛应用于风能资源评估及风电场布局设计等领域,其实现了对广袤区域风场风速和风向的高精度预测,提高了风电中心对大型区域电网的调度与运行效率。

    一种基于时空混合卷积注意力的海洋天气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96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4101.2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天气预报的多元时空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海面天气数据集;S2、构建StHCFormer模型,应用海面天气数据集为样本训练StHCFormer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S3,基于训练好的StHCFormer模型,输入海面天气数据进行海面天气预测。该方法利用卷积‑空间自注意力混合机制深度探索空间全局表征和局部特征,利用时序自注意力捕捉时序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同时通过局部特征提取模块进行通道级的放缩捕捉多变量的动态相关性,同时引入了不确定性相关损失去动态调整多任务权重,尽可能保证全局最优解,实现更准确的多元海洋天气预测。

    基于绞绳原理的柔性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48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1046038.7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基于绞绳原理的柔性驱动装置,它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它包括电机、支撑连接架、连接轴、外壳、柔性绳圈、导向件、钢丝绳和端盖;电机与支撑连接架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安装在支撑连接架内的连接轴连接,支撑连接架与端盖之间布置有与二者连接的外壳,外壳内布置有柔性绳圈,导向件和连接轴之间布置有与二者连接的柔性绳圈,外壳上沿连接轴的轴向还开设有导向槽,导向件能沿导向槽往复移动,钢丝绳滑动穿过端盖,钢丝绳一端与导向件连接,钢丝绳另一端用于连接负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较小、便携性好、成本低及适合长距离跨距驱动的优点。

    利用钢丝传动的双凸轮盘输出变速关节

    公开(公告)号:CN10682690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050783.8

    申请日:2017-01-23

    Abstract: 利用钢丝传动的双凸轮盘输出变速关节,它涉及一种变速关节,以解决现有采用电机调速实现外骨骼关节运动,电机输出扭矩较大,关节运动精度较低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它包括输入轴、支撑架、关节轴、下凸轮、上凸轮、一号钢丝绳和二号钢丝绳;所述关节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输入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和关节轴上,所述下凸轮和所述上凸轮布置在所述输入轴的两侧并分别固装在所述关节轴上,所述下凸轮和所述上凸轮构成一个封闭的偏心圆;所述一号钢丝绳铺设在所述上圆弧形绳槽后缠绕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二号钢丝绳铺设在所述下圆弧形绳槽后缠绕在所述输入轴上。本发明用于外骨骼或仿人机器人关节。

    弹簧储能弹跳外骨骼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7943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1019542.4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弹簧储能弹跳外骨骼,它涉及一种外骨骼,以解决现有外骨骼主要是增强行走或奔跑,针对人体提升单方面运动能力的外骨骼还没有的问题,它包括左腿、右腿和背部;左腿和右腿分别包括大腿、小腿、足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背部通过髋关节与大腿转动连接,大腿通过膝关节与小腿转动连接,小腿通过踝关节与足部转动连接;它还包括驱动电机、丝杠副、储能弹簧牵引板、储能弹簧释放板、拉环、拉绳、连接板、辅助压簧机构、回程戳杆、两个卡勾、两个导轨、两个储能弹簧、两个复位弹簧、两条第一牵引驱动钢丝绳、两条第二牵引驱动钢丝绳、两个辅助滑轮、两个换向滑轮和两个连杆。本发明用于助力行走或弹跳。

    利用钢丝传动的双凸轮盘输出变速关节

    公开(公告)号:CN106826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0783.8

    申请日:2017-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7/00 B25J9/0006 B25J17/02

    Abstract: 利用钢丝传动的双凸轮盘输出变速关节,它涉及一种变速关节,以解决现有采用电机调速实现外骨骼关节运动,电机输出扭矩较大,关节运动精度较低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它包括输入轴、支撑架、关节轴、下凸轮、上凸轮、一号钢丝绳和二号钢丝绳;所述关节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输入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和关节轴上,所述下凸轮和所述上凸轮布置在所述输入轴的两侧并分别固装在所述关节轴上,所述下凸轮和所述上凸轮构成一个封闭的偏心圆;所述一号钢丝绳铺设在所述上圆弧形绳槽后缠绕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二号钢丝绳铺设在所述下圆弧形绳槽后缠绕在所述输入轴上。本发明用于外骨骼或仿人机器人关节。

    一种高精度钢丝绳垂直传动关节

    公开(公告)号:CN10553833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2612.0

    申请日:2016-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7/00 B25J9/104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钢丝绳垂直传动关节,它涉及一种机器人驱动关节,本发明的底板侧大绳轮盘和外壳侧大绳轮盘设置在大绳轮轴的两端,小绳轮上设有上螺旋槽和下螺旋槽,上螺旋槽与下螺旋槽的旋向相反,底板侧传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侧传动钢丝绳起始固定孔中,底板侧传动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上螺旋槽后沿切线方向绕出并固定在底板侧传动钢丝绳末尾固定孔中,外壳侧传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侧传动钢丝绳起始固定孔中,外壳侧传动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后在下螺旋槽后沿切线方向绕出并固定在外壳侧传动钢丝绳末尾固定孔中,壳体与底板扣合设置,关节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与底板形成的腔体内。本发明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部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