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驾驶人生理数据的驾驶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60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1376918.5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驾驶人生理数据的驾驶适宜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驾驶人身上配备角度测量传感器,在驾驶座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车内安装距离传感器;采集待评价驾驶人的人体数据,并根据驾驶人的体征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对驾驶人的静坐姿势进行调整;采集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及角度传感器数据并传入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根据预设程序计算指标的隶属度及等级关联度;对适宜程度低于“合格”的指标进行预警;输出该驾驶人的适宜性等级。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筛选适宜程度较低的指标,并根据大量测试数据的客观分类代替主观评价,进而获得客观评价等级的方法,为日后汽车座椅检测技术中有针对性地提升驾驶人适宜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测试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57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26935.6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汽车的运行工况进行分类组合,构建驾驶模拟中所需要的危险场景库;步骤二、设计能够表征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生理特征指标;步骤三、选取经验驾驶人对危险场景库中的危险场景进行驾驶模拟,得到经验驾驶人在不同危险场景下的生理特征指标数据;步骤四、建立驾驶人危险感知模型并使用经验驾驶人生理特征指标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步骤五、使用驾驶人危险感知模型测试被测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本发明还基于上述方法提出一种测试系统,能够准确并针对性地测试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以定向提高驾驶人的防御性驾驶技能,增加驾驶人感知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率。

    一种考虑非优先相位车辆延误增加上限的有轨电车优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2044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265109.7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一种考虑非优先相位社会车辆及公交车辆延误增加上限的有轨电车优先控制方法,属于城市交通控制领域,本发明为了提高了有轨电车的通行效率和减少对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的影响。本发明通过限定对非优先相位通行的社会车辆和公交造成延误的上限值,尽量减少交叉口各相位的人总延误的增量。首先通过有轨电车自身速度的调节,减少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的延误。其次通过限定对非优先相位通行的车辆造成的延误增加的上限,对各非优先相位选择使用绿灯延迟或红灯早断策略,降低对单一非优先相位的影响。同时特殊考虑对常规公交车辆造成的延误,尽量减少交叉口各非优先相位的人总延误的增量。该发明不仅能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促进城市交通的健康发展。

    一种公交优先控制策略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8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43996.5

    申请日:2016-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87

    Abstract: 一种公交优先控制策略选择方法,本发明涉及公交优先控制策略选择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红灯期间到达车辆较多时,一个周期只能执行一种优先策略的情形下,对非优先相位的不利影响就会增加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公交优先控制策略选择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集合基本数据;二、计算当前j周期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人均延误值;三、检测到达交叉口停车线的时刻;四、判断BRT到达交叉口停车线时刻的信号灯颜色;五、判断常规公交到达交叉口停车线时刻的信号灯颜色;六、计算非优先相位的绿灯时间;七、判断非优先相位的绿灯时间是否满足最短绿灯时间的要求;八、计算人均延误变化值△D1、△D2和△D3;九、确定控制策略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公交优先控制策略领域。

    一种考虑驾驶利益增量的多车交互换道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3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55291.3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一种考虑驾驶利益增量的多车交互换道决策方法,具体涉及多车交互换道决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多车交互换道过程中准确性低,安全性差的问题。过程为:一:用宽度为0.5m、长度为2m的元胞将道路划分为网格;二:当多车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交互的临界间隙时,i车换道对目标车道后车j没有影响,j车以之前的跟驰状态继续行驶;否则,i车换道时首先打开转向灯发出换道请求,根据j车的反应进行换道,此时i车与j车有两种交互方式;三:确定目标车i换道前后的驾驶利益增量和距离;四:根据驾驶利益增量和目标车与目标车道后车的间距给出换道决策。本发明用于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领域。

    一种采用公交IC卡和车载GPS数据计算公交OD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4721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040284.6

    申请日:2016-01-21

    Abstract: 一种采用公交IC卡和车载GPS数据计算公交OD量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采用公交IC卡和车载GPS数据计算公交OD量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精度低与调查周期长的问题。建立乘客历史出行信息表;确定信息;计算相邻两次刷卡时间差;判断计算单元Ci,i+1中两次出行是否为“出行线路相同;判断利用乘客k第i+1次刷卡站点与第i次出行线路的位置关系;在Table1中搜索满足以下条件的历史出行信息;判断计算单元Ci,i+1中第i+1次出行是否为当天最后一次出行;判断乘客k是否为当天最后一位乘客;建立乘客公交出行OD表;根据与其同站上车乘客的下车站点进行估算。本发明应用于城市交通领域。

    用于无分隔带或标线的道路的共享指示标志牌

    公开(公告)号:CN1051554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41879.0

    申请日:2015-06-18

    Abstract: 用于无分隔带或标线的道路的共享指示标志牌,涉及一种标志牌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无分隔带或标线的道路上,由于缺少指示标志,造成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发生混行现象。本发明在标志牌本体的前表面上部的左侧印制或蚀刻有机动车的图案;在标志牌本体的前表面上部的左侧印制或蚀刻有非机动车的图案;在标志牌本体的后表面上部的左侧印制或蚀刻有非机动车的图案;在标志牌本体的后表面上部的右侧印制或蚀刻有非机动车的图案;在标志牌本体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下部印制或蚀刻有“道路共享”汉字。本发明适用于无分隔带或标线的道路的共享指示。

    城市道路单个交叉口人车感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645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44424.9

    申请日:2011-08-25

    Abstract: 城市道路单个交叉口人车感应控制方法,涉及道路单个交叉口人车感应控制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感应控制方法仅以机动车为控制对象,导致道路交叉口运行秩序混乱,以及行人通过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是将机动车和行人作为控制对象,将城市道路单个交叉口的人车感应控制方法用于单个交叉口信号控制,有利于高效控制城市道路交叉口运行秩序,大幅度提高行人通过效率及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城市道路单个交叉口人车感应控制。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失效的动态应急疏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811048030.4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失效的动态应急疏散方法,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控制技术领域。解决单一车站疏散能力有限,造成网络中滞留客流的二次传播的问题。建立网络中各车站属性集和车站运行状态集;车站客流状态分析;利用SAS软件对地铁客流进行短时预测,对客流到达过程进行仿真;确定疏散起点及疏散终点;构建应急状态轨道公交协同疏散网络;构建起终点范围内的路径动态选择模型;确定最佳疏散路径;确定应急公交车所需数量和运行时间间隔;确定待疏散客流到达疏散地铁站点的分布规律;根据轨道交通列车参数,确定列车输送能力,结合地铁站客流,对列车运力进行资源配置,制定应急状态下列车运行方案。增加单一节点的客流疏散能力,提高网络疏散效率。

    一种基于公交IC卡数据的站点上下车乘客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573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806799.7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公交IC卡数据的站点上下车乘客数估计方法,本发明涉及站点上下车乘客数估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公交出行链法推导站点下车乘客数需要的工作量大,而站点吸引权重法推导站点下车乘客数准确度低的问题。具体过程为:一:根据乘客上车时的刷卡记录时间,求解公交线路的刷卡时间阈值;二:确定公交车未知对应站点时的每个站点上车人数;三:根据公交车未知对应站点时的每个站点上车人数、IC卡信息、公交调度信息中的每一站到站时间、公交线路编号以及公交车辆编号,确定公交车每个对应站点的上车人数;四:根据三确定公交车每个对应站点的下车人数。本发明用于站点上下车乘客数估计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