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9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88333.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包括:提取待鉴定大豆叶片基因组DNA;以其为模版,利用分子标记17‑10.64的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检测;产物片段为199bp时判断待鉴定大豆为茎秆较细的大豆品系;产物片段为255bp时判断待鉴定大豆为茎秆较粗的大豆品系。分子标记17‑10.64含有与大豆茎粗相关的Indel位点,Indel位点位于大豆17号染色体1,064,063bp,多态性为扩增片段差异56bp。本发明缩短了大豆育种时间,提高了大豆育种效率,为高效开发利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快速选育出茎秆粗壮、抗倒伏的优质大豆品种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238345.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32 , C07K14/325 , C12N15/70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A01N63/60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及其应用,所述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是通过易错PCR法对Cry1Ah基因碱基序列进行随机诱变获得的,申请NCBI基因登陆号位为:OP168906。实验证明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为转基因抗虫育种的培育和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丰富了杀虫基因的资源,对降低害虫对Bt毒蛋白的抗性风险、避免新的生态灾难降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6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38345.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32 , C07K14/325 , C12N15/70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A01N63/60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及其应用,所述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杀虫基因Cry1Ah‑1是通过易错PCR法对Cry1Ah基因碱基序列进行随机诱变获得的,申请NCBI基因登陆号位为:OP168906。实验证明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为转基因抗虫育种的培育和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因来源,丰富了杀虫基因的资源,对降低害虫对Bt毒蛋白的抗性风险、避免新的生态灾难降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8862.2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控叶片衰老的基因ZmSAG39、编码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调控叶片衰老的基因ZmSAG3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叶片衰老的基因ZmSAG39。蛋白质ZmSAG39正调控植物衰老过程,过量表达基因ZmSAG39促进叶片衰老发生。该基因为一种新的植物衰老相关基因,该基因ZmSAG39可参与到衰老调控过程,调整植物群体发育时期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培育抗衰老,特别是抗叶片衰老的转基因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82954.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大豆病程相关蛋白基因、重组载体、重组细胞、重组体系及应用。一种大豆病程相关蛋白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了扩增,并以该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和表达载体,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体,过表达该该基因的大豆植物体具有抗大豆疫霉根腐病,为培育具有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新品种提供抗性基因和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01505.2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13 , C12N9/001 , C12N15/113 , C12N15/8247 , C12N2310/10 , C12N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大豆脂肪酸脱饱和酶多基因CRISPR/Cas9载体构建及应用,所述大豆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家族多基因CRISPR/Cas9载体使用经体外活性检测>90%的gRNA,gRNA序列如G1RNAF/G1RNAR、G2RNAF/G2RNAR、G3RNAF/G3RNAR、G4RNAF/G4RNAR、G5RNAF/G5RNAR所示,合成引物gRNA‑F/gRNA‑R,以标准gRNA片段为模板做PCR,同时使用标准gRNA1引物g1‑FP和gRNA‑RP或者标准gRNA2引物g2‑FP和gRNA‑RP引物对,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大豆脂肪酸脱饱和酶GmFAD2基因从反向遗传学方向进行了研究,表明负向调控GmFAD2基因能够影响大豆种子的含油量,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获得了稳定的高油酸纯合突变体材料,为大豆高油酸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275996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208817.3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查尔酮还原酶基因CHR4及应用,CHR4基因为大豆中一个新的查尔酮还原酶基因,试验证明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催化合成异甘草素,CHR4来源于大豆,具有适合于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优化密码子,其基因工程受体主要适合于双子叶植物的大豆、烟草、棉花等,此外也适合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催化合成作为大豆苷元生物合成必需前体物质异甘草素,进而提高植物中的大豆苷元含量,大豆苷元作为一种植物防御素可以提高植物抗病性,对人类的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5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03285.8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0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锌指蛋白基因SCTF-1,是大豆中新发现的与低温相关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实验表明,SCTF-1编码的蛋白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该基因过量表达后能够明显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冷性,具有提高植物综合耐逆性的功能,本发明的基因来源于大豆,具有适合于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优化密码子,其基因工程受体主要适合于双子叶植物的大豆、烟草、棉花等,此外也适合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6554.7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利用基因编辑GmFAD6基因获得高油酸大豆的方法,所述GmFAD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FAD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了一个调控赤霉素相关的关键基因GmFAD6,构建pCBSG015‑GmFAD6基因编辑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CBSG015‑GmFAD6基因编辑载体转入受体大豆吉农75的基因组中,再对得到的转基因大豆植株进行继代繁殖及鉴定,获得遗传稳定的高油酸含量的基因编辑大豆新品系,这不仅为优质大豆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新的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5061.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过表达Gmcdf1基因获得高百粒重转基因大豆的方法,所述Gmcd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cdf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了一个调控气孔导度,影响植株光合能力的关键转录因子Gmcdf1,构建pCAMBIA3301‑Gmcdf1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3301‑Gmcdf1过表达载体转入受体大豆“Bert‑1”品系中,再对得到的转基因大豆植株进行继代繁殖及鉴定,获得遗传稳定的高百粒重转基因大豆植株,为高百粒重的大豆产量育种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