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0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5476.3
申请日:2024-11-23
Applicant: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褐天牛三磷酸腺苷酶基因V‑ATPase H及其用,该松褐天牛三磷酸腺苷酶基因V‑ATPase H包含一个V‑ATPase H超家族保守区域,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松褐天牛三磷酸腺苷酶基因V‑ATPase H编码V‑ATPase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松褐天牛三磷酸腺苷酶基因V‑ATPase H作为RNAi靶基因在松褐天牛防治中的应用。通过以松褐天牛三磷酸腺苷酶基因V‑ATPase H为模板设计合成dsRNA,然后使用该dsRNA干扰松褐天牛免疫基因Dome、Tube和TAB2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松褐天牛三磷酸腺苷酶基因V‑ATPase H设计合成的dsRNA可有效抑制松褐天牛免疫有关基因的表达,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099723.X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莱肯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 武汉晨晖解码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5/54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N15/82 , C12Q1/6895 , A01N25/32 , A01N63/60 , A01P17/00 , A01H1/02 , A01H1/08 , A01H4/00 , A01H5/00 , A01H5/10 , A01H6/46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转化事件RN85zN‑eH的核酸分子和检测方法,所述水稻RN85zN‑eH的核酸分子包括SEQ ID NO:1所示序列或其反向互补序列、或者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其反向互补序列。本发明水稻转化事件RN85zN‑eH具有抗虫和耐草铵膦除草剂特性,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生物样品中是否包含转基因水稻事件RN85zN‑eH的DNA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47320.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山西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A01N63/60 , A01P7/02 , C12N15/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二斑叶螨的核酸农药及其应用。本发明经研究发现,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二斑叶螨Pb1基因的表达量后,导致其生长发育异常,死亡率显著提高,对二斑叶螨的半致死浓度为4.86 ng/μL,将Pb1的双链RNA喷施于植株表面,对卵、幼螨和成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76%、84.24%和96.14%,说明靶标该基因在二斑叶螨防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同时利用双链RNA为其防控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45428.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N63/60 , A01P7/04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点蜂缘蝽性别决定基因Rpfmd2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RNA干扰技术在点蜂缘蝽体内敲低该基因表达水平后,点蜂缘蝽发育以及雌性性别特异性分化过程出现异常,雌虫甚至产生了雄性特异的外部生殖器;除此之外,还会导致雌虫产卵量降低和虫卵死亡。以上这些异常现象都导致了点蜂缘蝽死亡,且表明了Rpfmd2基因在点蜂缘蝽性别分化中起到重要作用。鉴于参与调控昆虫性别决定的基因具有高度特异性,故该基因可以作为精准防治点蜂缘蝽的靶点,同时靶向其的dsRNA可通过扰乱点蜂缘蝽性别比例和降低其种群数量,从而达到有效防控点蜂缘蝽的目的。综上,本发明为生物防治点蜂缘蝽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3556.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首都师范大学
IPC: C12N15/12 , C12N15/10 , C07K14/435 , C12N15/113 , A01N63/6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蝗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dsRNA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合成飞蝗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干扰序列片段的dsRNA注入飞蝗体内,可以特异性的沉默飞蝗的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mRNA表达,昆虫产卵时的挖掘频率显著减少,挖掘深度明显降低,卵粒大量滞留在体内,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产卵,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0958.4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新疆师范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Q1/6888 , A01N63/6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因片段、靶向基因片段的dsRNA的应用。所述基因片段用于意大利蝗防控,所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靶向所述的基因片段的dsRNA,将所述dsRNA注射于意大利蝗的腹部,用于抑制意大利蝗Tra2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当Tra2基因被抑制后能够显著降低意大利蝗的产卵量,为后续开展该物种的种群遗传控制新方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58437.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C12N15/113 , A01N63/6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蜂巢小甲虫的dsRNA及其应用。本发明以蜂巢小甲虫CYP4G279(AtCYP4G279)基因为靶标,设计dsRNA并注射入蜂巢小甲虫体内,其中dsRNA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观察对蜂巢小甲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注射AtCYP4G279dsRNA后,蜂巢小甲虫的存活率降低,蜂巢小甲虫羽化发育后死亡率显著提高;这在影响昆虫防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用于制备防治蜂巢小甲虫的制剂等,在蜂巢小甲虫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2249.1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2 , A01K67/033 , A01N63/60 , A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Pc‑CC基因表达的物质在防治根腐线虫中的应用,所述Pc‑CC基因的核苷酸序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抑制Pc‑CC基因表达的dsRNA,利用该dsRNA处理沉默Pc‑CC基因后,咖啡短体线虫对寄主玉米的侵染力显著降低,表明此基因在咖啡短体线虫的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植物抗线虫工程的靶标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根腐线虫的制剂、即防治根腐线虫的方法,为根腐线虫致病机理研究以及抗线虫植物的制备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0813.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G13/00 , A01N63/60 , A01N63/14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棉铃虫BarH1基因全长cDNA序列及其dsRNA在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结合棉铃虫转录组数据库扩增得到序列为SEQ ID No.1的BarH1基因全长cDNA序列。依据SEQ ID No.1序列信息设计并合成BarH1基因的dsRNA,将dsBarH1注射进棉铃虫幼虫体腔内可以特异性地沉默BarH1基因,从而抑制棉铃虫变态发育过程,导致棉铃虫畸形或死亡。与传统农药相比,本申请中的RNA农药具有高度特异性,不会对农作物和益虫等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同时具有无环境毒害、开发周期短、杀虫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518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509221.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石河子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功能基因技术领域,提供了VdCreC基因在大丽轮枝菌生长中的应用。提供了VdCreC基因在大丽轮枝菌致病力中的应用。提供了VdCreC基因在大丽轮枝菌碳代谢抑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棉花病害防治的药物,包括下调VdCreC基因或蛋白表达的试剂。本发明证明了VdCreC不仅在碳代谢抑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影响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对大丽轮枝菌的防控和开发新型杀菌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促进棉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