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9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38203.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5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应用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电池模组用的均温片及电池模组,包括骨架和相变材料,所述骨架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内嵌所述相变材料的内嵌孔;所述骨架采用氧化铝泡沫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通过氧化铝泡沫陶瓷骨架是一种优质导热绝缘多功能超轻多孔材料,可以嵌入尽可能多的石蜡‑石墨烯相变材料,增大了均温片内部传热面积,同时降低了相变材料表面的传热热阻,有利于电池单体和电池模组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了电池热管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33948.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离式微通道重力热管末级耦合制冷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蒸发部,蒸发部一侧设有热端风机,可将高温空气吹向蒸发部,并可将蒸发部内的液态工质气化;换热装置还包括冷凝部,冷凝部远离热端风机一侧设有冷端风机,可将冷却空气吹向冷凝部,并可将冷凝部内的气态工质液化;蒸发部与冷凝部之间连通有上升部、下降部;上升部并联有上升增强部,下降部并联有下降增强部,上升部与上升增强部之间、下降部与下降增强部之间均设有切换装置;在现有的分离式重力热管换热器中设置多级蒸发器‑冷凝器的循环,并在系统的末级额外设置制冷系统,使整个装置能达到更强的冷却能力,以应对数据中心突发所需更大制冷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3330.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离式重力热管微通道换热器,涉及热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壳体,固定壳体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将固定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与外界连通的蒸发区和密封的冷凝区,并可隔绝蒸发区与冷凝区之间的热交换;蒸发区内设有多级蒸发装置,冷凝区内设有多级冷凝装置,多级蒸发装置与多级冷凝装置之间连通有工质,蒸发区内流通有蒸发介质,蒸发介质与多级蒸发装置可将多级蒸发装置内的液态工质气化,冷凝区流通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与多级冷凝装置可将多级冷凝装置内的气态工质液化,形成工质在液态与气态之间的循环切换;该种多级换热器具有多级蒸发‑冷凝工质循环,板内工质的蒸发冷凝温度和压力逐级减小,具有优异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22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5189.5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01G31/06 , A01G31/02 , A01G9/14 , A01G9/24 , H02S20/23 , H02S40/44 , C02F1/14 , C02F1/0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耦合光伏温室的海湾水培系统,包括设置于漂浮板上的聚光区、淡化区和种植区,所述聚光区包括空气集热器;所述淡化区包括增湿器、风机、冷凝器、海水泵和主水箱,所述增湿器与空气集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中的蛇形冷凝管左侧连接所述增湿器,右侧连接所述海水泵,所述冷凝器上方的导管与所述空气集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主水箱与所述冷凝器的底端相连;所述种植区包括依次连接的淡水泵、营养液配比箱、贮液箱和水培床,所述营养液配比箱通过淡水泵与所述主水箱连接。该系统采用单元网格设计,将太阳能海水淡化、光伏温室、水培有机结合,有自给自足、调节光照、规模适应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49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23571.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载冷剂回路和HVAC供水回路。本申请的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载冷剂回路和HVAC供水回路,三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整车热管理,解决了现有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热管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20459485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0351842.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F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射制冷降温贴,包括辐射制冷材料层、衬底层、凝胶和隔离膜,所述辐射制冷材料层通过涂刷涂料的方式粘连在所述衬底层上,所述衬底层的底部设有凝胶,所述凝胶一面与衬底层粘接,另一面覆盖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在使用时被揭去,降温贴通过凝胶粘贴在需要降温制冷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辐射制冷材料来实现降温,无需添加额外的物理降温材料,只需把传统降温贴的表面材料使用辐射制冷材料,即可实现完全的物理降温,无任何不良副作用,且可重复及连续使用,降温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20682611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032322.1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63B3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阻尼板的以非牛顿流体为介质的减摇水舱,包括U型水舱壳体、阻尼板和非牛顿流体,所述U型水舱壳体包括底管和底管两端的支管,所述非牛顿流体盛装于所述U型水舱壳体内,非牛顿流体液位高于所述底管顶面,低于所述支管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所述阻尼板共有两块,分别放置于U型水舱壳体的两个支管内。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被动U型减摇水舱的水介质替换为在减阻方面有更好性能、可增大对水舱壳体及阻尼板对抗力矩的非牛顿流体介质,并通过CFX流固耦合计算确定最佳介质为宾汉流体或剪切增稠流体,将该装置应用在RORO船、科学考察船及运输船等船只上,可在零航速、低航速下起到很好的减摇效果,为后续减摇水舱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