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介质槽注入增强低功耗功率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198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22791.5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介质槽注入增强低功耗功率器件,在漂移区内引入多个介质槽组构成辅助槽栅,辅助槽栅与主栅短接。正向导通时,多个介质槽组在周围聚集的电子以及其形成的窄台面共同作用下,电导调制效应被增强,实现低正向导通压降;在器件关断过程中,随着栅压的下降,多个介质槽组周围聚集的电子提前消失,电导调制减弱,漂移区内过剩载流子减小,实现器件快关断和低关断损耗;在阻断状态下,介质槽组在漂移区内引入电场峰值,优化器件表面电场,增加器件耐压。本发明不增加工艺复杂度,实现低导通压降、低关断损耗和高耐压。

    一种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42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672743.8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层、支撑层、栅电极层、栅绝缘层、IGZO有源层、刻蚀阻挡层、源区电极、漏区电极以及漏极场板;栅电极层在水平方向上与源区电极存在交叠区,与漏区电极之间存在非交叠区域,该非交叠区域形成漏极偏移区,刻蚀阻挡层位于IGZO有源层上方,左侧末端与源区电极层右侧末端相切,右侧末端与漏区电极左侧末端相切,漏极场板设于刻蚀阻挡层上方,与漏区电极层左侧末端相连,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至栅电极层上方,漏极场板结构通过覆盖于漏极偏移区上方,实现了对该区域处IGZO有源层中载流子浓度的调控,减小电阻,以及降低该处电场分布,改善器件的耐压特性,提升了IGZO薄膜晶体管的功率密度。

    一种多介质槽注入增强低功耗功率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198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22791.5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介质槽注入增强低功耗功率器件,在漂移区内引入多个介质槽组构成辅助槽栅,辅助槽栅与主栅短接。正向导通时,多个介质槽组在周围聚集的电子以及其形成的窄台面共同作用下,电导调制效应被增强,实现低正向导通压降;在器件关断过程中,随着栅压的下降,多个介质槽组周围聚集的电子提前消失,电导调制减弱,漂移区内过剩载流子减小,实现器件快关断和低关断损耗;在阻断状态下,介质槽组在漂移区内引入电场峰值,优化器件表面电场,增加器件耐压。本发明不增加工艺复杂度,实现低导通压降、低关断损耗和高耐压。

    一种垂直结构的共聚物有机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6600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58955.2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结构的共聚物有机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有机半导体层、栅介质层、漏极金属电极、栅极金属电极和源极金属电极;衬底截面呈圆形;有机半导体层同轴布设在衬底顶部;有机半导体层的材料为共聚物;位于衬底顶部的有机半导体层底部外周开设有同轴的环形槽,环形槽内嵌设漏极金属电极;栅介质层同轴插设在有机半导体层的中心,栅介质层顶部中心开设有同轴的顶部凹槽,顶部凹槽内嵌设有栅极金属电极;漏极金属电极和栅极金属电极之间竖向且呈环形的有机半导体层形成为漂移区。本发明能实现短沟道共聚物有机器件制备,同时漂移区的设置,使器件的耗尽层展宽,降低了器件工作时的峰值电场,提高了器件的工作电流和耐压性能。

    一种具有金属场板的共聚物有机半导体功率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6347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69621.6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场板的共聚物有机半导体功率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金属场板;器件本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设的衬底、有机半导体层、栅极绝缘层和栅极金属电极;有机半导体层中埋置有源极金属电极和漏极金属电极;位于栅极金属电极和漏极金属电极之间的有机半导体层形成为横向漂移区,横向漂移区的长度不超过40um;金属场板沉积在横向漂移区正上方的栅极绝缘层表面,金属场板的厚度等于栅极金属电极的厚度;金属场板为三角场板、条状场板和条状阵列场板中的一种,具体根据横向漂移区的长度进行选择。本发明能实现对漂移区的电场调控,从而能在提高器件耐压性能的同时,提高器件的导通电流。

    一种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4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2743.8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层、支撑层、栅电极层、栅绝缘层、IGZO有源层、刻蚀阻挡层、源区电极、漏区电极以及漏极场板;栅电极层在水平方向上与源区电极存在交叠区,与漏区电极之间存在非交叠区域,该非交叠区域形成漏极偏移区,刻蚀阻挡层位于IGZO有源层上方,左侧末端与源区电极层右侧末端相切,右侧末端与漏区电极左侧末端相切,漏极场板设于刻蚀阻挡层上方,与漏区电极层左侧末端相连,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至栅电极层上方,漏极场板结构通过覆盖于漏极偏移区上方,实现了对该区域处IGZO有源层中载流子浓度的调控,减小电阻,以及降低该处电场分布,改善器件的耐压特性,提升了IGZO薄膜晶体管的功率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