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4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4993.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02 , G01N3/04 , G01N9/02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9/02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材料元件服役性能的虚拟验证方法,属于元件服役性能预测技术领域,其包括:获取用于制作待验证系统中元件的合金材料的本征属性;采用预设的模拟方法,对待验证系统及系统中元件的实际服役条件进行模拟,得到待验证系统中元件在实际服役条件下的服役状态信息;将元件在实际服役条件下的服役状态信息与合金材料的本征属性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实现合金材料元件服役性能的验证。采用本发明方案,通过在实验前进行合金元件服役性能的虚拟验证,降低了实验成本,降低了新的合金元件产品的设计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87304.9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韧化的金属玻璃Co80P20膜的电镀制备方法,是在具有回流冷凝器的三电极电镀系统中完成,镀层阳极基地采用纯铜,参比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阴极采用铂箔。先对电极进行清洗、烘干备用。调制Ph值为3‑5的电解液,电解液由如下配比组成:CoSO4·7H2O 0.04mol/L、NaH2PO3·H2O 0.2mol/L、Na3C6H5O7·2H2O 0.2mol/L、H3BO30.5mol/L。插入三电极,并往电解液通入Ar脱气15min。调制脉冲电压,维持电解液40‑70℃。通过检测并调整Ph值为4,连续电镀3小时,制备出50μm厚度的金属玻璃Co80P20膜。本发明采用超高频脉冲电压和PH值调整抑制非晶膜的孔洞产生,制备出表面质量高,结构密实且具有强韧化的金属玻璃Co80P20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60976.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尺寸烧结炉全流程烧结过程的模拟方法,包括:建立氢气热流模型,建立流体区域的几何模型,并设置氢气的材料属性,以及流体区域的边界条件;建立烧结炉热传导模型,定义关键部件的材料属性、组装部件、设置分析类型和边界条件、处理热辐射,对流和热传导传热、进行网格划分、提交计算和后处理;建立烧结坯热机耦合模型,将烧结炉热传导模型中的部件和属性拷贝到热机耦合模型,设置烧结坯的材料属性和相互作用属性,模拟烧结坯的演变过程。经过计算和后处理,得到烧结坯的形变,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本发明的优点是:全面模拟烧结过程中的气体流动、温度分布和热变形等关键参数,为烧结工艺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04506.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6F18/2415 , G06F18/243 , G06N20/00 , G01D21/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高速钢热加工过程中碳化物特征的方法,包括于高速钢标准牌号成分进行配料熔炼以获得铸锭,热加工获得高速钢;在高速钢中沿对角线方向获取多组金相显微组织照片以获取碳化物特征作为目标值;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高速钢热加工过程,提取有限元中应力、应变以及温度数据作为特征值;对特征值进行多种方式的降维处理并比较,筛选最优方式以获取最优降维数据结果;对降维数据结果进行分割,通过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对分割的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基于目标值对多个预测结果进行误差评估以获取最优预测结果。本发明有效的利用了有限元数据进行分析,准确的预测了高速钢中碳化物的特征,显著降低“试错”成本35~65%,提高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0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599720.9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性能平衡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例为:Al:8.5~10.5at.%,Cr:14.0~17.0at.%,Mo:1.0~1.5at.%,Nb:1.0~1.5at.%,Ta:1.5~2.0at.%,W:0.5~1.0at.%,Re:0.5~1.0at.%;V:1.5~2.0at.%,其余为Ni。本发明通过成分和热处理的选择,制备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高的理论蠕变性能、低的有害相、适量的沉淀强化相、负的晶格错配度、低的密度、优异的铸造稳定性和足够宽的γ单相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41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77670.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9/10 , B22F1/142 , B22F10/28 , B22F10/64 ,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02 , B33Y10/00 , B33Y40/10 , B33Y40/20 , B33Y70/0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激光增材制造马氏体时效钢强韧化的方法,涉及马氏体时效钢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激光增材制造的粉末制备、激光增材制造的粉末热处理、打印工艺参数选择、打印工艺参数的调整、打印件试样热处理、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打印最终成品。本发明方法对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选,使得选区激光熔化打印的马氏体不锈钢能够获得细等轴晶和柱状晶构成的双态组织,且等轴晶尺寸小于1μm。本发明通过对激光增材制造粉末的成分含量选择和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周期短、易于控制,获得的马氏体+回复奥氏体双向组织能够协同提高强塑性,强塑性匹配关系良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0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69296.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30/27 , B22F10/28 , B22F10/85 , B33Y10/00 , B33Y5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2 , G06F113/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材制造用合金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属于增材制造的技术领域。所述增材制造用合金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在已有的合金成分基础之上,将合金成分的含量数值范围扩展到包括所有已有的合金成分含量,结合热力学计算和高通量计算,基于热裂敏感性指标,根据应变率热裂判据优化出合适的合金成分,按照优化后的合金成分制备增材制造用合金粉末,进行激光增材制造,对增材制造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结构观察和性能测试,从中选择出符合实际合金性能的成分优化。本发明将合金成分优化设计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热力学软件和计算机语言相结合通过热裂敏感性指标来优选成分降低增材制造合金的热裂敏感性,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02412.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析出相强化的镍基涡轮盘高温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镍基涡轮盘用高温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镍基涡轮盘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例为:Al:5.0~6.0at.%,V:8.5~13.0at.%,Nb:7.5~9.5at.%,Cr:10.0~15.0at.%,其余为Ni。本发明通过成分和热处理的选择,制备的镍基涡轮盘高温合金具有γ'摩尔分数为10.01~23.12mol%,γ”摩尔分数为22.01~28.12mol%,有害相摩尔分数为0mol%,在1000℃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外,优秀的组织稳定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5677.4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30 , B22D18/06 , C21D3/00 , C21D1/18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化高速钢铸态组织的方法,涉及高速钢铸锭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细化高速钢铸态组织的方法包括原料配比、原料称量、原料熔炼、吸铸成型、退火处理和回火处理。高速钢材料按元素质量百分比计为:C 0.8‑1.3%,W 2‑10.0%,Mo 2.0‑9.0%,Cr 4.0‑5.0%,V 1‑3.0%,Co 1.5‑8.0%,Si 0‑1.5%,Mn 0.2‑0.4%,Al 0‑1.8%,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通过制备方法选择和以氧化物代替部分碳化物形成元素加入的选择,使得高速钢对硅和氧化钼的原料的利用率较高,降低了传统制备成本,热能耗费量小;制备的高速钢的一次碳化物经过多重细化,提高了材料的韧性、硬度和红硬性,后续可加工性强,熔炼精炼过程简单,操作难度低,流程短,效率高,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460976.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尺寸烧结炉全流程烧结过程的模拟方法,包括:建立氢气热流模型,建立流体区域的几何模型,并设置氢气的材料属性,以及流体区域的边界条件;建立烧结炉热传导模型,定义关键部件的材料属性、组装部件、设置分析类型和边界条件、处理热辐射,对流和热传导传热、进行网格划分、提交计算和后处理;建立烧结坯热机耦合模型,将烧结炉热传导模型中的部件和属性拷贝到热机耦合模型,设置烧结坯的材料属性和相互作用属性,模拟烧结坯的演变过程。经过计算和后处理,得到烧结坯的形变,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本发明的优点是:全面模拟烧结过程中的气体流动、温度分布和热变形等关键参数,为烧结工艺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