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919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780061117.2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27/146 , H05B33/12 , H05B33/14 , G09F9/30 , H01L27/144 , H01L27/15 , H10K59/10 , H04N25/76 , H05B33/02
Abstract: 一种图像捕获和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将来自所述图像捕获和显示装置的外部的入射光转换成电荷信号的多个光电转换元件,以及用于发出与由所述多个光电转换元件获取的电荷信号对应的强度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像素区域被定义为以阵列布置所述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区域。用于将信号从所述多个光电转换元件传输到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信号路径位于所述像素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324747.2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和移动体。电子器件包括下部电极、覆盖各下部电极的端部的绝缘层、覆盖绝缘层和各下部电极的上表面的电极区域的有机化合物层、和覆盖有机化合物层的上部电极。上表面的电极区域位于端部的内侧。有机化合物层包括包含第一有机材料和具有比第一有机材料低的空穴迁移率的第二有机材料的混合层。绝缘层包括相对于下部电极的上表面倾斜的倾斜面。第二有机材料的重量与第一有机材料的重量的比率在混合层的倾斜面上的第二部分中比在混合层的电极区域上的第一部分中高。
-
-
公开(公告)号:CN10979193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61117.2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27/146 , H05B33/12 , H05B33/14 , G09F9/30 , H01L27/144 , H01L27/15 , H01L27/32 , H01L51/50 , H04N5/369 , H05B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7 , G06F1/163 , G09F9/30 , H01L27/14 , H01L27/144 , H01L27/146 , H01L27/15 , H01L27/32 , H01L31/02019 , H01L31/02164 , H01L31/10 , H01L31/147 , H01L51/50 , H04N5/2256 , H04N5/369 , H05B33/02 , H05B33/12 , H05B33/14
Abstract: 一种图像捕获和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将来自所述图像捕获和显示装置的外部的入射光转换成电荷信号的多个光电转换元件,以及用于发出与由所述多个光电转换元件获取的电荷信号对应的强度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像素区域被定义为以阵列布置所述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区域。用于将信号从所述多个光电转换元件传输到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信号路径位于所述像素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06040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75546.9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4N5/232 , H04N5/369 , H04N5/37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335 , H04N5/23212 , H04N5/343 , H04N5/3532 , H04N5/3535 , H04N5/3696 , H04N5/3745 , H04N5/37457
Abstract: 一种用于驱动图像拾取装置的方法。通过第一操作生成用于焦点检测的信号,在第一操作中,把光电转换单元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读取到放大单元的输入节点并且该信号通过放大单元被提供给公共输出线;并且通过第二操作生成用于形成图像的信号,在第二操作中,在使用放大单元保持在第一操作中读取的信号的同时,与在第一操作中已经被读取信号的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在同一光电转换单元中的另一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读取到放大单元的输入节点,相加后的信号通过该放大单元被提供给该公共输出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253138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302220.X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27/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03 , H01L27/14607 , H01L27/14609 , H01L27/1463 , H01L27/14641 , H01L27/146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转换装置和成像系统。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构造第一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半导体区;构造第二光电转换元件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半导体区;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三半导体区;第一导电类型的第四半导体区;协同构造第一传输晶体管的第一栅电极;以及构造第二传输晶体管的第二栅电极。在半导体基底表面的平面图中在第一栅电极朝向第一半导体区的侧边的位置处,第一栅电极朝向第一半导体区的侧边的长度比有源区的长度短,并且第一栅电极朝向第一半导体区的侧边的长度比第一半导体区的长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00481891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610005135.2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4N5/335 , H01L27/146 , H04N5/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369 , H04N5/3559 , H04N5/3592 , H04N5/3745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从光电转换单元涌出的电荷的一部分流入电荷保持单元,从而扩展动态范围,同时改进图像质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像素的固态图像拾取器件,该像素包含:光电转换单元(101),用于通过光电转换产生并且积累电荷;遮光的第一电荷保持单元(102),用于在光电转换单元产生和积累电荷期间,积累从光电转换单元涌出的电荷的一部分;放大单元(SF-MOS),用于放大电荷;第一转移单元(Tx-MOS),用于将积累在光电转换单元中的电荷转移到放大单元;以及第二转移单元(Ty-MOS),用于将积累在第一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转移到放大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216639.X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有机发光器件、显示设备、光电转换设备和电子设备。有机发光器件在绝缘层上包括第一下部电极、上部电极和布置在第一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其中有机化合物层包括第一发光层、布置在第一发光层和上部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层以及布置在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第一有机化合物层,第一有机化合物层包括包含碱金属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以及布置在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和上部电极之间并包含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为‑5.0eV以下的化合物的第三有机化合物层,第一有机化合物层在绝缘层上的正交投影小于第一发光层在绝缘层上的正交投影。
-
公开(公告)号:CN1031081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454913.1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335 , H04N5/23212 , H04N5/343 , H04N5/3532 , H04N5/3535 , H04N5/3696 , H04N5/3745 , H04N5/37457
Abstract: 一种用于驱动图像拾取装置的方法。通过第一操作生成用于焦点检测的信号,在第一操作中,把光电转换单元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读取到放大单元的输入节点并且该信号通过放大单元被提供给公共输出线;并且通过第二操作生成用于形成图像的信号,在第二操作中,在使用放大单元保持在第一操作中读取的信号的同时,与在第一操作中已经被读取信号的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在同一光电转换单元中的另一光电转换元件的信号读取到放大单元的输入节点,相加后的信号通过该放大单元被提供给该公共输出线。
-
公开(公告)号:CN101976674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520779.1
申请日:2007-03-0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27/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32 , H01L27/14609 , H01L27/14621 , H01L27/14623 , H01L27/14625 , H01L27/14627 , H01L27/14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系统。该图像拾取装置包括: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的多个光电转换元件;设置在该半导体衬底上的多个布线层;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多个布线层中的顶部布线层,并且具有平坦的上表面;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上的钝化层;设置在钝化层上的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和钝化层之间的第一防反射膜;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和钝化层之间的第二防反射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