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8721.3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刚度协调支护设计方法。通过获取围岩特性曲线,利用等效法和刚度叠加法获得整体支护结构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基于收敛‑约束变形协调原理,确定围岩‑支护结构平衡状态下整体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围岩压力,进而得到整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以该稳定性系数判定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并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优支护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为纯数值计算,优化周期短,可快速得到刚度协调的高应力软岩隧道初支二衬结构设计方案,及时根据围岩条件修改设计方案,得到最优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地抑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保障隧道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27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3694.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富水地层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注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隧道前方进行超前地质探测,确定不良地质的厚度和位置;封闭工作面施作止浆墙,在止浆墙与初期支护接触面施作锚杆或钢管;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设计注浆孔,待止浆墙强度满足要求且检查无渗漏水时,钻孔得到注浆孔;进行超前注浆,同时以钻杆取芯后的钻孔作为排水孔进行排水,当注浆效果满足要求时,结束超前注浆,拆除止浆墙,继续开挖隧道。本发明对富水软弱岩层进行超前预测、超前加固‑排水处理,提高岩石的整体性以及抗渗能力,减少了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带来围岩大变形的可能性,为后续开挖、施工、使用等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184622.X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让压增阻大变形锚具,锚具至少包括杆体、托盘、预紧螺母,杆体的底部锚固在围岩中,托盘套设在杆体端部外围,预紧螺母螺纹装配在杆体端部;锚具包括增阻系统,增阻系统用于实现锚具的多级让压增阻变形;增阻系统包括:增阻套筒,增阻套筒套设在杆体外围,托盘压设在增阻套筒上;活塞,活塞套设并固定在杆体外围,活塞与增阻套筒滑动密封配合;多级让压坏,多级让压环设置在增阻套筒内,多级让压坏将增阻套筒内部分为增阻空腔与释压空腔,增阻空腔位于多级让压环与活塞之间,增阻空腔内设置有液压油,释压空腔设置在多级让压环远离活塞的一侧。该大变形锚具能够实现多级让压变形,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该锚具的让压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3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1419164.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风筒风量调节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隧道风筒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筒管,延隧道掌子面的开挖方向设置;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进风管以及出风管;风板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进风管以及所述出风管的连接处;电线杆,延出风管的轴向设置;电磁板,与电线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风量自动平衡组件,设置在出风管的另一端,与电线杆的第二端连接。其中风板角度调节组件的进风量和通过风量自动平衡组件的出风量能够保持一致,实现F型隧道的空气流通效果,提升舒适度,实现统一的风速分布,增加通风范围,降低噪音和风速差异,以及提高空气混合效果,从而提升空气流动的舒适性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051844.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爆破作业电缆接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爆施工隧道受力变形监测线缆的连接方法,将多芯线缆提前编号,剥离部分绝缘层,并连接多芯线与采集仪器;在现场,进入施工现场布置受力监测元件,将监测线缆正线、监测线缆负线、监测线缆屏蔽线快速连接至多芯线,之后临时悬挂多芯线缆和采集仪器,开始监测并撤出施工现场;由于现场外的提前处理以及编号有利于监测线缆正线、负线和监测线缆屏蔽线快接多芯线,因此能在现场短时间内完成监测元件布置,且材料成本大幅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3816.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系统,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通风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共同施工推进的两个主洞,两个主洞之间间隔设置有连通两个主洞的支洞,至少一个主洞一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施工通道,施工通道内布设有向主洞内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风管道,至少一个支洞两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支洞的密封墙以形成风仓,通风管道连通风仓,所述风仓上设置有排风管道,用于将风仓内的空气提供到施工位置;风仓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连通有抽风管道,抽风管道伸出风仓并延伸至主洞的施工位置,用于将主洞内的空气抽入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风仓;以解决现有的通风方式不能满足长距离的隧道通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51794.8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E21D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预应力增阻大变形锚杆/索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对待支护隧道的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得到待支护隧道的岩层信息及基本物理力学参数;步骤S2,计算围岩松动圈范围及每个围岩松动圈范围内所需要的支护荷载,基于围岩松动圈范围对锚杆/索点位参数进行设计;步骤S3,给定锚杆/索的变形量;步骤S4,对锚杆/索的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调整,并验证锚杆/索的结构承载力及变形量;步骤S5,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锚杆/索结构形式。根据现场支护设计要求定制的锚杆/索装备可以更好地匹配工程的支护要求,不仅能保障工程岩体的稳定性,更能有效避免过度支护现象的出现,对于进一步优化锚杆/索装备结构设计、降低支护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45180.8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多掌子面施工通风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从第一隧道洞身外部引入空气并通过支洞通往第二隧道洞身内;还包括引流组件,引流组件设置在第一隧道洞身与第二隧道洞身内,第二隧道洞身内的引流组件用于将第二隧道洞身内通入的空气从通入位置向两端引流后再通入第一隧道洞身内,第一隧道洞身内的引流组件用于将从第二隧道洞身内通入的空气在第一隧道洞身内循环后排出第一隧道洞身;引流组件内设置有降温单元,用于根据隧道内的温度情况自动调整流动空气的湿度情况,以调整隧道的温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内供风系统无法根据隧道温度内情况对通风管道内的通风情况进行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19164.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风筒风量调节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隧道风筒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筒管,延隧道掌子面的开挖方向设置;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进风管以及出风管;风板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进风管以及所述出风管的连接处;电线杆,延出风管的轴向设置;电磁板,与电线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风量自动平衡组件,设置在出风管的另一端,与电线杆的第二端连接。其中风板角度调节组件的进风量和通过风量自动平衡组件的出风量能够保持一致,实现F型隧道的空气流通效果,提升舒适度,实现统一的风速分布,增加通风范围,降低噪音和风速差异,以及提高空气混合效果,从而提升空气流动的舒适性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8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1145180.8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多掌子面施工通风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从第一隧道洞身外部引入空气并通过支洞通往第二隧道洞身内;还包括引流组件,引流组件设置在第一隧道洞身与第二隧道洞身内,第二隧道洞身内的引流组件用于将第二隧道洞身内通入的空气从通入位置向两端引流后再通入第一隧道洞身内,第一隧道洞身内的引流组件用于将从第二隧道洞身内通入的空气在第一隧道洞身内循环后排出第一隧道洞身;引流组件内设置有降温单元,用于根据隧道内的温度情况自动调整流动空气的湿度情况,以调整隧道的温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内供风系统无法根据隧道温度内情况对通风管道内的通风情况进行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