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43816.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系统,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通风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共同施工推进的两个主洞,两个主洞之间间隔设置有连通两个主洞的支洞,至少一个主洞一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施工通道,施工通道内布设有向主洞内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风管道,至少一个支洞两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支洞的密封墙以形成风仓,通风管道连通风仓,所述风仓上设置有排风管道,用于将风仓内的空气提供到施工位置;风仓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连通有抽风管道,抽风管道伸出风仓并延伸至主洞的施工位置,用于将主洞内的空气抽入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风仓;以解决现有的通风方式不能满足长距离的隧道通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7192.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高海拔地区的通风参数理论计算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案包括:收集并分析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数据,并进行通风机运行的环境判断;建立风阻变化量模拟模型模拟高原气候对风阻参数及风压参数的影响;构建通风机相似物理模型,修正海拔高度变化对通风机的风压性能影响系数,同步评估高原环境下通风机的风机功率性能影响系数,提出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设计建议。上述技术方案以气候数据为分析起点,通过构建风阻变化量模拟模型、通风机相似物理模型,综合、定量的分析得到最终的通风参数,缓解了现在技术中存在的通风参数计算难以应对复杂隧道环境的问题,提升了通风参数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3816.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系统,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通风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共同施工推进的两个主洞,两个主洞之间间隔设置有连通两个主洞的支洞,至少一个主洞一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施工通道,施工通道内布设有向主洞内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风管道,至少一个支洞两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支洞的密封墙以形成风仓,通风管道连通风仓,所述风仓上设置有排风管道,用于将风仓内的空气提供到施工位置;风仓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连通有抽风管道,抽风管道伸出风仓并延伸至主洞的施工位置,用于将主洞内的空气抽入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风仓;以解决现有的通风方式不能满足长距离的隧道通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47130.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海拔长隧道巷道式分阶段通风方法、系统和设备,属于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包括:设置第一通风系统,用于完成横洞施工阶段的通风任务;横洞施工完成后进入正洞施工阶段,在第一通风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第二通风系统;第二通风系统是第一通风系统两台风机的基础上构成四台风机的通风方案;将通风里程按照数据采集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均匀划分;在各个通风洞区布设传感器系统,并依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评估各个通风洞区的通风威胁值;将各个通风洞区的通风威胁值与预设的通风威胁阈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动态调整第二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案;设置浓度检测系统和回风检测系统,自动调整风机的运行状态,由此提高高海拔长隧道的通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2075.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仰拱栈桥及浇筑一体化设备,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仰拱栈桥,所述仰拱栈桥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顶部设置有浇筑单元,浇筑单元在隧道顶部及侧部进行带压浇筑作业,以空出仰拱栈桥上的通行空间,所述浇筑单元与支撑立柱顶部转动连接,用于调整浇筑位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溜槽浇筑方式浇筑质量差且浇筑效率低、浇筑过程中影响隧道的其他施工导致隧道整体施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