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基ALD诱使的可逆N型石墨烯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9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599025.2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基ALD诱使的可逆N型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步骤:首先,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石墨烯层;然后将生长有所述石墨烯层的衬底置于ALD腔体中,并将所述ALD腔体温度升至设定值,并通入至少一个循环的去离子水,提高吸附在所述石墨烯层表面的H2O/O2分子对中H2O的浓度,从而使H2O/O2分子对中O2的浓度相对降低,形成N型石墨烯层。本发明的水基ALD诱使的可逆N型石墨烯制备方法,不会破坏石墨烯晶体结构,易于硅基集成,简单高效,且该法制备的N型石墨烯层具有可逆性,在高温退火下可被修复形成P型石墨烯层或本征石墨烯层。

    一种基于SOI的ESD保护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1404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124788.3

    申请日:2011-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的ESD保护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ESD器件结构包括:SOI衬底,位于SOI衬底上的N阱区和P阱区,位于所述N阱区之上的阳极接触端以及位于所述P阱区之上的阴极接触端,其中,所述N阱区和P阱区之间形成横向的PN结,在所述PN结之上设有场氧区。本器件可以在ESD来临时,及时的泄放ESD电流,避免栅氧击穿或者大电流流入电路内部,造成电路损伤。可以通过调节器件参数来调整器件的触发电压和维持电压,使其可以用于不同内部电压的电路保护,避免功率局部集中。能够在HBM(人体模型)中实现抗ESD电压达到2KV以上,达到了目前人体模型的工业标准。

    一种SJ-IGBT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9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33291.1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J-IGBT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衬底;在该衬底上形成漂移区并在该漂移区预设源端和漏端;提供一设有若干第一窗口的第一掩膜版,所述第一窗口的宽度沿源端到漏端方向依次增大;自上述第一窗口向所述漂移区进行N型离子注入;退火,在该漂移区形成离子浓度呈线性增加的N型漂移区;提供一设有若干第二窗口的第二掩膜版;自该第二窗口向所述N型漂移区进行P型离子注入,P型柱区离漏极区有一定距离,退火后形成间隔的P柱和N柱;最后形成沟道、源区、漏区和栅区域。本发明使N柱的浓度从源端到漏端逐渐增加,消除漂移区剩余电荷,由于P柱离漏极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降低了漂移区电荷不平衡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提高可靠性。

    在石墨烯表面制备栅介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646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240276.3

    申请日:201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制备栅介质的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生成有石墨烯层;利用在反应温度条件下在所述石墨烯层表面物理吸附的水作为氧化剂而与金属源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薄膜,作为高k栅介质层;所述金属氧化物薄膜为ⅢA族金属氧化物、ⅢB族稀土氧化物、ⅣB族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它们的二元及二元以上的氧化物中的任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在石墨烯表面生成均匀性和覆盖率较高的高k栅介质,且在生成过程中不会破坏石墨烯晶体结构及引入缺陷,提高由所述石墨烯制备的产品(例如石墨烯基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

    一种高k介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29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075127.0

    申请日:2012-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k介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在标准的RCA清洗法之前加入H2SO4、H2O2的清洗步骤,可以去除样品表面有机物,提高衬底表面的纯净度。在RCA清洗法之后再次用HF去除表面氧化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薄膜界面层厚度。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层沉积方法,采用原位O2,NH3等离子体处理Si表面的技术,在高K介质薄膜与Si之间生长一层很薄的氮氧化合物钝化层,该钝化层可以抑制界面层的生长。接着使用等离子体生长方式生长高K介质薄膜,并原位对所述高K介质薄膜进行氧等离子体后处理,减少薄膜中的氧空位。本方法有利于减小界面缓冲层的厚度和界面粗糙度、抑制了衬底和薄膜之间的元素扩散、有利于减小等效栅氧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