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83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579495.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嵌套连接管桩结构,桩身包括多节管桩,上一节管桩的下端设置卡接槽,下一节管桩上端通过卡接槽同轴嵌套接入上一节管桩下端头,形成多节嵌套连接管桩结构。本发明通过将桩身长度范围内设置成符合桩身轴力由大变小规律的上节直径较大、下节直径较小的多节管桩,避免等直径管桩截面大小与所承担荷载不匹配的浪费;下一节管桩与上一节管桩之间通过卡接槽嵌套连接,方便对中接桩且确保桩身同轴传力性能,同时有效规避等直径管桩对接部位抗剪、抗弯能力较弱的问题;沉桩过程中利用桩径逐节变大而逐步挤密桩周土而增提高基桩承载力,减少布桩数量同时节约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1267.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既有基础补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既有基础和既有结构底板,所述既有结构底板设置于所述既有基础上方,还包括微型桩,所述微型桩倾斜设置于所述既有基础的侧面,所述微型桩下部朝向所述既有基础倾斜,所述微型桩的上部与所述既有结构底板相连接,所述微型桩远离所述既有结构底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既有基础底部。通过设置倾斜的微型桩,在微型桩通过自身强度和刚度增加既有基础承载面积和承载强度的同时,微型桩的另一端延伸至既有基础的底部,使微型桩与位于既有基础底部的地基土相结合,对既有地基进行了加固,减少既有基础在既有地基上的沉降,增强既有基础与既有结构底板结合部位的抗冲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90132.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芯桩及其桩尖扩孔植桩施工方法,所述预制混凝土芯桩包括:桩尖、预制桩和填充料;所述桩尖为锥状结构;所述预制桩安装在桩尖的大径端端面,预制桩的长度方向与桩尖的中心线方向一致,且预制桩的外径小于桩尖的最大外径;所述桩尖和预制桩均下沉在地基土中,桩尖的下沉过程形成桩尖扩孔,预制桩的外壁面与桩尖扩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填充料采用注浆或填料的方式填充在所述环形空腔中,填充料固化后形成筒状结构,包覆在预制桩外壁面,填充料的外径与桩尖的最大外径相等。本发明能够减小沉桩的困难程度,减少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42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751712.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咬合式灌注槽壁桩基础,它包括有筋桩(1)、无筋桩(2)和地基(3),所述的有筋桩(1)和无筋桩(2)相互间隔咬合沿墙体或结构布置轴线(6)设置于地基(3)的土体中,所述的有筋桩(1)由钢筋笼(4)和混凝土(5)组成,所述的无筋桩(2)为素混凝土桩。采用本发明可以节约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配筋用量40%以上,同时减少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承台面积和布桩数量,可以增强桩基整体侧向刚度和抗弯刚度,增加承压能力和抗水平荷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166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19134.7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桩复合地基,包括刚性桩和铺设于刚性桩顶部的褥垫层,刚性桩包括内壁层和套设在内壁层外侧的挖孔护壁层以及填充在内壁层中的填充料;内壁层为筒状结构,包括内壁钢筋骨架和内壁混凝土层;挖孔护壁层包括护壁钢筋和护壁混凝土层。本发明提供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刚性桩由内壁层和挖孔护壁层形成筒状的空心薄壁结构,作为主要受压的复合地基来说,在使用等量的材料情况下,本发明中的空心薄壁结构的直径更大,在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桩侧土体的侧阻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且施工简便,适应性强,节能高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建造上述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7144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93661.2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扩径型抗浮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抗浮锚杆技术领域,解决了等直径抗浮锚杆易形成质量和安全隐患以及施做操作复杂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空钻杆、可扩径钻头和钻机装置;中空钻杆中可按置锚杆筋材和注浆管,锚杆筋材和注浆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堵板;钻机装置设有与中空钻杆固定连接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内设有与锚杆筋材和注浆管固定连接的伸缩装置;可扩径钻头包括与中空钻杆套接的环形主体和扩径刃部,环形主体环设有多个活动腔,扩径刃部穿过活动腔后一端与中空钻杆铰接,另一端突伸出环形主体外壁,具有减少抗浮锚杆施做的投入成本、增大抗拔承载力、提高施做质量以及施做操作方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52590.2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软岩地基坐浆植入管桩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包括孔钻机和吊机);S2、钻机在软岩中预成孔;S3、向预成孔中灌注胶结浆液,胶结浆液可由水泥浆、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组成;S4、管桩吊装到位后缓慢植入灌有胶结浆液的预成孔中;S5、压桩或轻击管桩顶部使管桩到达设计深度;S6、校正管桩垂直度并养护;S7、检测合格后进行桩顶部灌芯和插筋处理等与基础连接部位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特别适用于在软岩地基基桩和管桩复合地基施工、提高软岩地基承载力发挥程度、减少对地基施工扰动、缩短桩基养护周期、施工工效大幅度提高、提高基桩的工业化程度、减少现浇混凝土用量、保护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303183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91076.7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刚度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它是由素混凝土桩和碎石褥垫层构成,其中素混凝土桩分别包含长素混凝土桩、标准素混凝土桩和短素混凝土桩,长素混凝土桩长度为短素混凝土桩的2倍,标准素混凝土桩的长度为短素混凝土桩的1.5倍,并且短素混凝土桩直径为长素混凝土桩直径的2倍,标准素混凝土桩直径为长素混凝土桩直径的1.5倍,长素混凝土桩、标准素混凝土桩和短素混凝土桩的配置比为2:1:2。本发明可有效对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加固,并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基固有的优势,解决了超高承载力要求桩间距过小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154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90568.4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后张预应力圆形基坑支护桩。它是由混凝土和钢筋骨架构成,其中钢筋骨架由钢筋、隔离管、钢绞线或高强钢筋和箍筋组成,钢筋和隔离管由箍筋固定成圆形骨架,并且钢筋位于靠近基坑一侧,隔离管位于靠近土体一侧,在隔离管的桩底端设有承压固定板,钢绞线或高强钢筋从隔离管中穿过,一端固定与桩底承压固定板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桩顶承压锚具上,桩顶承压锚具上设有灌浆孔和排气孔,在桩体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对钢绞线或高强钢筋施加预应力并锁定,最后向隔离管中注入水泥砂浆。本发明增强了对基坑的支护效果,减少了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和基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了钢筋的用量及混凝土的用量,节约了建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74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091197.4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与抗浮板变形协调的抗浮结构,包括基础板及连接在相邻两块所述基础板之间的抗浮板,还包括锚固于所述抗浮板上的多根抗浮锚杆,位于所述抗浮板中心位置的所述抗浮锚杆长度大于所述抗浮板其它位置的所述抗浮锚杆长度。根据抗浮板的实际受力变形,通过调整不同位置抗浮锚杆的长度,使得抗浮板与抗浮锚杆变形协同,达到抗浮板变形均匀的目的,有效地避免了在浮力较大的情况下,造成的抗浮板中间区域向上拱起变形过大,进而导致抗浮板局部开裂和地下室渗水等情况的发生,有效地延长了抗浮锚杆与抗浮板变形协调的抗浮结构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