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10944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713314.0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23L33/17 , A23L33/19 , A23L33/185 , A23L29/30 , A23L3/3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一种浓缩乳蛋白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浓缩乳蛋白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复合蛋白粉10‑15份,油脂2‑3份,麦芽糖醇8‑10份,丙三醇1‑2份。其中,复合蛋白粉中的蛋白质50‑75%由浓缩乳蛋白提供,复合10‑15%的大豆分离蛋白,10‑15%的浓缩乳清蛋白,10‑15%的水解乳清蛋白及5‑10%的酪蛋白酸钠。该浓缩乳蛋白棒解决了蛋白棒在储藏过程中变色和变硬的问题,满足了商家和消费者对产品保质期的需求,也为浓缩乳蛋白作为乳基配料在食品中的应用开辟新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960446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58801.0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浓缩乳蛋白生产低乳糖或低糖酸奶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利用MPC标准化原料乳、选择性增加其他添加剂,然后通过预热均质,杀菌,接种发酵制备低糖或低乳糖酸奶。本发明利用MPC低乳糖的特点,将其用于酸奶原料乳的标准化可降低其中的乳糖含量,从而得到发酵后乳糖含量可低至0.1%以下的低乳糖酸奶,满足乳糖敏感人群的需求。通过标准化过程中控制酸奶物料中的脂肪,及配方设计的蔗糖添加量,可以得到高蛋白、低脂低糖酸奶,满足更多最求低热量食品人群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961052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31746.5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23C9/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一种松花粉调味牛奶。该牛奶制品是以牛奶和松花粉为基本原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牛奶80~90%,松花粉0.5~1.0%,复合胶体稳定剂0.1~0.5%、多聚磷酸盐0.01~0.05%,其他辅料5-11%,余量为水。本发明的调味牛奶是按上述配比称取原料牛奶,将其加热至50~75℃,再按上述配比加入松花粉、复合胶体稳定剂、三聚磷酸盐、其他辅料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预热至50~70℃,均质,采用超高温灭菌而制得的。本发明的调味牛奶中松花粉含量较高,而且弥补了牛奶在调节胃肠道平衡,抗疲劳等营养功效方面的不足;克服了松花粉的苦味和不溶解性对牛奶口味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09025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1063109.4
申请日:2018-09-12
IPC: A23C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制稀奶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无水奶油30~40份、蛋白质0.5~3份、乳化剂0.1~2份、稳定剂0.01~1份和水54~68份。本发明通过在无水奶油中加入适量配比的蛋白质、乳化剂、稳定剂和水,从而得到再制稀奶油,解决因原料乳季节性波动造成的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无水奶油分提得到的高、中、低三种不同熔点的无水奶油,单独使用或进行组配后,再与适量的蛋白质、乳化剂、稳定剂和水复配,灵活地加工得到具有不同特性的再制稀奶油产品,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17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049506.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乳酸乳球菌Lla‑lab2014h30,分类命名为Lactococcus lactis,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3009,对马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的发酵马奶;产酸速率较快,有利于马奶的乳酸发酵;菌株发酵速度较快,为其他发酵菌株提供良好的酸性环境,从而提高整体的发酵速率。本发明的马奶发酵方法,相比自然发酵更加可控,工艺流程更加规范;采用确定的菌株种类和比例,便于调控马奶的风味和品质;加入了酵母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类似酒类的风味,为酸马奶提供更加独特的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090902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63109.4
申请日:2018-09-12
IPC: A23C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制稀奶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无水奶油30~40份、蛋白质0.5~3份、乳化剂0.1~2份、稳定剂0.01~1份和水54~68份。本发明通过在无水奶油中加入适量配比的蛋白质、乳化剂、稳定剂和水,从而得到再制稀奶油,解决因原料乳季节性波动造成的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无水奶油分提得到的高、中、低三种不同熔点的无水奶油,单独使用或进行组配后,再与适量的蛋白质、乳化剂、稳定剂和水复配,灵活地加工得到具有不同特性的再制稀奶油产品,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1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9506.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乳酸乳球菌Lla‑lab2014h30,分类命名为Lactococcus lactis,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3009,对马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的发酵马奶;产酸速率较快,有利于马奶的乳酸发酵;菌株发酵速度较快,为其他发酵菌株提供良好的酸性环境,从而提高整体的发酵速率。本发明的马奶发酵方法,相比自然发酵更加可控,工艺流程更加规范;采用确定的菌株种类和比例,便于调控马奶的风味和品质;加入了酵母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类似酒类的风味,为酸马奶提供更加独特的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0196105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31746.5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23C9/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一种松花粉调味牛奶。该牛奶制品是以牛奶和松花粉为基本原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牛奶80~90%,松花粉0.5~1.0%,复合胶体稳定剂0.1~0.5%、多聚磷酸盐0.01~0.05%,其他辅料5-11%,余量为水。本发明的调味牛奶是按上述配比称取原料牛奶,将其加热至50~75℃,再按上述配比加入松花粉、复合胶体稳定剂、三聚磷酸盐、其他辅料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预热至50~70℃,均质,采用超高温灭菌而制得的。本发明的调味牛奶中松花粉含量较高,而且弥补了牛奶在调节胃肠道平衡,抗疲劳等营养功效方面的不足;克服了松花粉的苦味和不溶解性对牛奶口味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085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44728.3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酪蛋白分离技术领域的αs-酪蛋白的分离方法。该方法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采用化学分级分离法进行分离,依据κ-酪蛋白为非Ca2+敏感性酪蛋白,可溶于含钙离子的溶液中而将κ-酪蛋白与αs-、β-酪蛋白分离,然后根据β-酪蛋白和α-酪蛋白在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中溶解性不同的特点,通过调节溶液中尿素的浓度将二者分离。本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只需常规设备即可,用时仅约2~3h,获得αs-酪蛋白组分回收率高,纯度可达到97.8%,使用本方法进行乳酪蛋白的深加工,获得的αs-酪蛋白可用水解获得相应的乳源生物活性肽,从而使产品中的目标活性肽比例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861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18317.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23C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黄油为原料UHT搅打稀奶油及其制备方法。该稀奶油制品以黄油为主要配料,复合以脱脂乳粉,乳化剂和复合增稠剂,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黄油40%~50%,脱脂乳5.5%~6.5%,复合乳化剂0.45%~0.55%,增稠剂0.18%~0.22%,余量为水。它是按上述配比称取原料,将水相完全溶解、油相充分分散,搅拌状态下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中,进行剪切和均质工艺将混合液乳化,将处理后的乳浊液经UHT系统灭菌而制得的。这种搅打稀奶油的搅打起泡率为150%~200%,在保质期内乳析率为0,保质期为4~8℃条件下8个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