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2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11121872.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11/50
Abstract: 一种功能性豆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清洗后进行浸泡、热烫处理,然后采用弱碱水进行磨浆,浆渣分离后得到豆乳;(2)向豆乳中添加卡拉胶,然后进行脉冲电场处理;(3)向脉冲电场处理后的豆乳中添加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灭酶,然后向酶解后的豆乳中添加阿拉伯胶,混匀后进行超高压处理;(4)超高压处理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干粉,然后对干粉进行干热处理后即得功能性豆乳粉;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采用糖基化‑酶解‑糖基化技术,同时结合脉冲电场技术和超高压技术的协同作用,制备的豆乳粉速溶性好,抗氧化性强,且无豆腥味和苦味。
-
公开(公告)号:CN113350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6986.7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352 , A61K31/715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47/44 , A61P7/02 , A61P9/10 , A61P29/00 , A61P31/12 , A61P35/00 , A61P37/04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酸稳定抗氧化的槲皮素靶向胶体传递系统的方法,属于生物活性物质传递系统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乳液递送系统在酸性条件时易导致蛋白质聚集,乳液出现桥连絮凝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静电层层沉积技术在双层乳液表面沉积带负电荷及其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的岩藻多糖,形成一种酸稳定抗氧化的“正‑负‑负”胶体传递系统,解决乳液在环境压力下桥连絮凝的问题,以及改善槲皮素递送系统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提高槲皮素的包封效率以及储藏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7721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11094.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蛋白共乳化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纳米颗粒和乳铁蛋白纳米颗粒制备食品级Pickering乳液,使得日下更加稳定,具有优异的抗聚集稳定。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对于蛋白质稳定Pickering乳液配方的设计和制造,甚至对具有某些独特功能的大豆蛋白产品的开发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本方法所使用的大豆蛋白中的7s和11s蛋白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特性,使本发明制得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牛乳铁蛋白的等电点较高,其在中性条件下带正电荷,因此可以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提高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213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21873.2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乳化性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属于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生物酶法提取油脂产生乳状液的应用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将膨化物料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加入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二、在乳状液中添加单甘酯或蔗糖酯,进行搅拌乳化处理,乳化后进行高压均质得到乳化剂;三、将可溶性淀粉与β-环糊精混合溶解于水中,与油脂和乳化剂的混合液搅拌形成乳化液;四、采用气流式锐孔法进行微粒化,微粒化的物料进入收集器内的凝固浴中固化形成微胶囊;五、步骤四得到的微胶囊进行喷雾干燥,即可制得高乳化性的粉末油脂。本发明方法具有设计新颖合理、稳定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69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97279.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属于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现有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化粉末油脂包封效率低和产品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将酪蛋白酸钠与乳糖完全溶解于60℃的水中得到混合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7.5-11,均质,得到粗乳液;二、将步骤一获得的粗乳液在80℃加热30min,之后冷却至60℃;三、大豆油加热至60℃,然后加入步骤二处理后的粗乳液,均质,随后置于冰水浴中,高压均质处理2次;四、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粉末油脂。本发明方法设计新颖合理、工艺方法简单、微胶囊化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699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21535.9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一种高蛋白速溶豆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清洗后用弱碱水浸泡,然后进行磨浆得到浆渣混合物,对浆渣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用纱布过滤得到豆乳;(2)向豆乳中添加葡甘露聚糖和葡聚糖,然后进行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3)将均质后的豆乳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处理;(4)将处理后的豆乳进行冷却、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即得高蛋白速溶豆乳粉;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等特点,将超声技术、微波热风联合加热技术与糖基化改性技术有机结合,制备的豆乳粉蛋白质含量高,速溶性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21532.5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C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11/103
Abstract: 一种降低豆乳粉致敏性的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清洗后进行浸泡、热烫处理,然后采用弱碱水进行磨浆,浆渣分离后得到豆乳;(2)对豆乳进行脉冲电场处理;(3)向脉冲电场处理后的豆乳中添加麦芽糊精,然后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均质后进行微波处理;(4)向微波处理后的豆乳中添加蛋白酶进行超声辅助酶解,酶解后灭酶、过滤,对过滤后的豆乳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即得豆乳粉;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集脉冲电场、糖基化、微波、超声、酶解等多种处理技术和手段于一体,制备的豆乳粉速溶性好,致敏性低且无豆腥味和苦味。
-
公开(公告)号:CN1070477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06105.1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胡淼 , 丁俭 , 王中江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A23C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20/0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制作高蛋白豆腐的方法,大豆进行挤压膨化处理,用碱性蛋白酶对膨化后的物料进行酶解,物料酶解后要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灭酶处理,之后收集水解液;将挑选后的大豆浸泡,用水解液进行磨浆,然后蒸煮豆浆,豆浆用高压微射流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豆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酸内脂进行点浆,保温放置15min即得豆腐成品;用此方法做出的豆腐蛋白含量高,凝乳性强,质地均匀,口感润滑,并且将水酶法水解液加以利用,提高了其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57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06179.5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隋晓楠 , 李杨 , 朱颖 , 胡淼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A23C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20/025
Abstract: 一种提高豆腐稳定性的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粉碎制成豆浆;(2)对豆浆进行超声波处理;(3)对步骤(2)超声处理后的豆浆进行煮沸,再进行高压均质;(4)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使其成型为固体豆腐;本发明提高豆腐稳定性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对豆浆进行了超声处理,使其提高大豆蛋白的溶解性,降低蛋白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之后高压均质降低豆乳中蛋白质的粒度,提高豆乳的均匀度、颗粒分散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豆腐的口感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91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13647.2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琥珀酰化大豆分离蛋白酸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酸性蛋白饮料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蛋白质化学改性方法存在的酸性条件下大豆蛋白饮料不稳定以及易絮凝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酸性饮料由琥珀酰化大豆蛋白、白砂糖、酸味剂、复合稳定剂、乳化剂和水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各组分的合理搭配以及工艺条件的严格调控获得了稳定性以及分散性好的酸性饮料,同时通过琥珀酰化的修饰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未添加其他化学试剂,安全性高,操作性强,适合大规模食品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