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2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10752.0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7/52 , H04N19/146 , H04N19/61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载火箭天基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摄像装置、图像压缩编码器、发射机、天基测控设备、电池、遥测设备、遥测天线和相控阵天线;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图像压缩器连接,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压缩器进行编码,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述图像压缩器与遥测设备连接,将数字信号传入遥测设备,并在遥测设备中插入到全箭的帧格式中,此时,中继波道中已有图像数据;所述遥测设备与所述发射机和天基测控设备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单路或多路图像数据通信链路快速调整,支持中继设备挑路传输。缩短了地面准备时间,提升了图像测量范围,适应性强,适用于运载火箭不同任务中的图像测量需求。动态调节码率降低了对信道容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7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84922.5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舟山腾宇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L83/04 , C08L23/08 , C08L69/00 , C08K3/22 , C08K3/38 , C08K7/26 , C08K3/34 , C08K7/14 , C08K7/28 , C08K7/24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隔热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防隔热薄膜材料,其包括三种组分:组分A,组分B及组分C,所述组分A为填料,所述组分B为基胶,所述组分C为功能性助剂。本发明为了配合航天抗热振涂层的施工,在比较平整的表面上,通过粘接该防隔热薄膜材料的方式,可以克服喷涂施工速度慢的问题,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防隔热薄膜材料,也可以广泛用于民用热安全领域和复合材料领域,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666722.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7/18
Abstract: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图像切换传输装置及方法,采用多路图像分时传输和延时传输的方案,即根据火箭的飞行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动态切换下传的图像路数,按照信道时分复用的方式制定传输协议。本发明解决了遥测系统中继数据下传通路的带宽有限,图像数据量巨大,带来的遥测码率无法满足图像数据清晰度要求或无法同时传输多路图像数据的问题;且技术方案灵活性大,信道利用率高,可以在图像遥测的同时减少图像数据对遥测波道的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55104.6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载火箭液氧煤油末级钝化方法,在主发动机控制气瓶上安装主发动机钝化电磁阀;首先运载火箭末级与卫星分离后进行箭体调姿;箭体调姿结束后,进行机动离轨;机动离轨结束后,利用主发动机的阀门进行液氧贮箱和煤油贮箱内的推进剂排放;然后贮箱增压气瓶排气降压;主发动机吹除气瓶排气降压;主发动机控制气瓶排气降压,辅助动力系统持续工作,对末级进行姿态控制,消耗辅助动力系统剩余姿控推进剂。最后箭上电池持续工作,对末级电气设备进行供电,消耗剩余电池电量。本发明可以实现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的末级火箭钝化处理,确保末级火箭在轨不解体,并与卫星运行轨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箭上不需新增阀门和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11971.4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0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仪器设备纵向正弦振动试验条件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振动响应时域曲线;对振动响应时域曲线进行预处理,得到冲击响应谱等效正弦数据;对冲击响应谱等效正弦数据进行包络,得到尾段上仪器设备的验收级纵向正弦振动试验量级;依据纵向传递特性,获得其他各舱段上仪器设备的验收级纵向正弦振动试验量级;对尾段上仪器设备的验收级纵向正弦振动试验量级和其他各舱段上仪器设备的验收级纵向正弦振动试验量级分别乘以安全系数T后,得到鉴定级纵向正弦振动试验量级。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在运载火箭论证、方案初期快速给出运载火箭各舱段上单机设备的纵向正弦振动试验条件,供单机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94988.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通用芯级的组合体回收火箭总体构型,包括如下部件:一级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一级尾翼、一级尾段、一级后过渡段、一级煤油箱、一级箱间段、一级液氧箱、栅格舵、一二级级间段;二级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煤油箱、二级箱间段、二级液氧箱、仪器圆盘、支承舱、适配器、包带连接解锁装置;两枚通用芯级助推器,每枚通用芯级助推器包括头锥、栅格舵、反作用推力系统、液氧箱、箱间段、煤油箱、后过渡段、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尾段、着陆缓冲机构;前、中、后捆绑连接装置;卫星整流罩;设置于芯一级和助推器箱间段的反推火箭;设置于二级煤油箱的正、反推火箭。本发明在国内首次实现通用芯级组合体回收,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组合体火箭回收方案,能够提高火箭落区安全性、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8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53564.5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液体运载火箭耗关传感器的设置方法,步骤一,计算耗关液位容积V;步骤二,根据贮箱容积数据,计算耗关液位容积V对应的耗关液位高度h;步骤三,在贮箱内高度h处安装两个耗关传感器组,所述两个耗关传感器组沿贮箱中心轴对称,每个耗关传感器组由两个耗关传感器并联构成;步骤四、两个耗关传感器组串联,向外发送耗关信号。本发明可以实现液体运载火箭耗关传感器液位高度设计,能够有效规避推进剂晃动影响,减少推进剂剩余量,有利于提高运载能力,并采用冗余设计,能够适应两个耗关传感器组各一个耗关传感器失效工况,显著提高系统故障适应能力,高可靠的获取耗关信号,确保火箭正常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394988.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通用芯级的组合体回收火箭总体构型,包括如下部件:一级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一级尾翼、一级尾段、一级后过渡段、一级煤油箱、一级箱间段、一级液氧箱、栅格舵、一二级级间段;二级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煤油箱、二级箱间段、二级液氧箱、仪器圆盘、支承舱、适配器、包带连接解锁装置;两枚通用芯级助推器,每枚通用芯级助推器包括头锥、栅格舵、反作用推力系统、液氧箱、箱间段、煤油箱、后过渡段、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尾段、着陆缓冲机构;前、中、后捆绑连接装置;卫星整流罩;设置于芯一级和助推器箱间段的反推火箭;设置于二级煤油箱的正、反推火箭。本发明在国内首次实现通用芯级组合体回收,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组合体火箭回收方案,能够提高火箭落区安全性、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96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883340.8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抵抗长距离通信相位畸变的方法,在主机和从机之间增加至少一个中继器;利用中继器对链路中的信号进行整形;主机采用码同步作为同步信号,从机采用移位时钟信号作为同步信号,主机和从机的同步信号相互独立,从机根据码同步信号对帧同步信号进行采集,主机根据移位时钟对数据进行采集。本发明方法加入信号中继器使得运载火箭在长距离情况下,所有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均可保证,特别是高频信号也可以有较强抵抗信号畸变的能力;在抵抗信号畸变的同时采用新的通信协议,主机和从机使用独立的同步信号,消除通信距离过长和中继器带来的相位滞后对数据通信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0749.9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体运载火箭子级落区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固体助推安全控制器、安全机构、电爆管、导爆索和聚能炸药索。本发明在尽可能减少额外执行机构和系统基础上,充分利用固体助推器剩余燃料,达到助推器落区可控的目的。采用双冗余电爆管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单一引爆线路故障导致漏炸,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成本更低、更加易于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