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公开
    半导体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1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449365.6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衬底,其包括有源图案;沟道图案,其位于有源图案上,沟道图案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半导体图案;源极/漏极图案,其电连接到多个半导体图案;内部栅电极,其位于多个半导体图案中的相邻的第一半导体图案与第二半导体图案之间;内部栅极绝缘层,其位于内部栅电极与第一半导体图案和第二半导体图案之间;内部高k电介质层,其位于内部栅电极与内部栅极绝缘层之间;以及内部间隔件,其位于内部栅极绝缘层与源极/漏极图案之间。由于内部栅极绝缘层包括内部栅极间隔件,因此内部栅电极可以稳定地填充内部栅极空间。结果,可以改善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

    半导体器件
    4.
    发明公开
    半导体器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69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654551.3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有源图案;在有源图案上的源极/漏极图案;沟道图案,配置为电连接源极/漏极图案并包括在垂直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堆叠的半导体图案;栅极图案,配置为在沟道图案上在平行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第二方向上在源极/漏极图案之间并具有主栅极部分和子栅极部分;以及在子栅极部分和源极/漏极图案之间的内栅极间隔物。相邻源极/漏极图案之间沿着子栅极部分中的给定一个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相邻源极/漏极图案之间穿过半导体图案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距离。

    发送器、接收器和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的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31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54524.7

    申请日:2024-03-06

    Inventor: 朴炫俊 崔佑硕

    Abstract: 提供了通信系统、发送器和接收器。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器,其将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一个的二进制比特编码为多个符号,并将多个符号转换为分别与多个信道对应的多个输出信号,转换基于由第一矩阵定义的发送规则;以及接收器,其组合通过多个信道接收的多个输出信号,组合基于由第二矩阵定义的接收规则,组合恢复多个符号,并且接收器将多个符号解码为二进制比特。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基于将多个信道中的相邻信道之间的串扰效应进行建模的第三矩阵被确定,以减少串扰效应。

    能够检测并补偿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917054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15757.0

    申请日:2006-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0943 G11B7/131 G11B7/139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学拾取设备,包括:光源,发射光;物镜,通过聚焦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在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光点;分光单元,布置在光源和物镜之间,用于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主光束和两个副光束,以在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一个主光点和两个副光点,所述分光单元具有第一区域和围绕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检测器,检测从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主光束的光的量以及各个副光束的光的量;分束器,布置在光源和物镜之间,用于使从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光被引导向检测器;信号产生电路,分别产生循轨误差信号(TES)、聚焦误差信号(FES)和球面像差信号(SAS);球面像差补偿单元,布置在物镜和分束器之间,利用信号产生电路所产生的SAS来补偿球面像差。

    光学拾取器、光学记录再现设备及循轨误差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153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6859.8

    申请日:200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0903 G11B7/0912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学拾取器和一种采用该光学拾取器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其中,该光学拾取器包括:光源;物镜,用于聚集入射光束,并且将所述入射光束聚焦在信息存储介质上;全息光栅,用于通过衍射将由光源发射的光分为主光束以及第一和第二副光束,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副光束中提供或产生连续变化的波前,以减小所述第一和第二副光束的副推挽(SPP)信号的交流(AC)分量的振幅;和光电检测器,用于接收聚焦在信息存储介质上并从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所述主光束以及第一和第二副光束,以获得所述主光束的主推挽(MPP)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副光束的SPP信号。

    多层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1981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07471.0

    申请日:2006-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6 G11B7/24038 G11B7/268

    Abstract: 一种防止由于在记录层之间可能产生的镜面效应导致的信号特性恶化的多层记录介质,以及一种制造该多层记录介质的方法,该多层记录介质具有至少两个记录层,其中,相邻记录层之间至少一个隔离层的厚度与其它隔离层的厚度不同,从而防止聚焦在记录层上的光束由于反射聚焦在与镜面层对应的另一记录层上。在所述多层记录介质中,镜面效应被大大降低。另外,仅改变对镜面效应施加最重要影响的隔离层的厚度以防止由于镜面效应导致的信号质量恶化,因此,多层记录介质的结构被简化。

    集成电路器件
    9.
    发明公开
    集成电路器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3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29494.1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路器件包括:鳍型有源区,从基板突出并且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延伸;多个纳米片,设置在鳍型有源区上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分开;栅极线,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延伸并围绕鳍型有源区上的所述多个纳米片,并且包括在所述多个纳米片之间的各个次栅极部分和在所述多个纳米片的最上面的层上方的主栅极部分;源极/漏极区,设置在鳍型有源区上,与栅极线相邻,并且连接到所述多个纳米片;以及多个内间隔物,插置在栅极线和源极/漏极区之间。面对次栅极部分的第一内间隔物的形状不同于面对主栅极部分的第二内间隔物的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