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用环状高纯铜磷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00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090390.4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用环状高纯铜磷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熔炼制得铜磷铸锭,随后对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后通过反向挤压变形得到管坯,再对管坯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处理,最后对管坯进行切割、机加工成型、清洗烘干包装得到环状高纯铜磷阳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调整挤压温度与挤压比、以及低温退火处理,来控制晶粒尺寸和成分均匀程度,同时在铜磷合金管材上进行切割可一次性获得多个铜磷靶坯,本制备方法可保证晶粒分布均匀、避免P元素偏析且消除了材料的残余应力,防止后续加工坯料发生变形开裂,同时该方法可显著缩短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管道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6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2201.5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加工用热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炉、设置位于加热炉的输出端一侧的安装架,以及适配安装在所述安装架内部顶端的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外侧一端适配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侧设置有内板,所述安装架的底端设置有循环冷却机,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置有分流盒,所述冷却箱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连接架;通过启动加热炉和电机,利用电机带动的内板转动,将弯管加热后通过链条输送带送至冷却箱;当弯管落入冷却箱时,内板位于其下方,引导弯管落入冷却液中进行冷却;随后,内板将冷却完成的弯管托起,通过导向板引导至收集箱,实现连续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设备的实用性。

    镜面辊及其制备工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3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2185.5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镜面辊技术领域,具体是镜面辊及其制备工艺,选用合金钢无缝钢管作为基料,以氯化胆碱‑乙二醇离子液体作为电镀溶剂,先在基件表面预镀一层镍‑铬‑钴镀层作为过渡层,然后在过渡层上继续进行电镀,生成改性纳米碳化钛掺杂的镍‑铬‑钴表面;对电镀处理后的基件进行低温离子渗氮处理;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抛光对镜面辊表面精整改性,通过控制其工艺参数,显著提高镜面辊的表面光洁度。

    一种管件生产用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3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5203.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件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冷却筒的上侧设置有与冷却筒顶部开口吻合的密封盖,且密封盖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界支撑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有冷却箱,所述密封盖的下侧设置有与冷却箱通过管道连接的喷头。本申请通过设计喷头、冷却箱、蓄水腔以及活塞板和驱动活塞板运动的电磁滑块及钢丝绳,能够实现无需外接水源供给设备即可实现对工件的循环冷却降温,并进一步对降温后的工件离心脱水加速干燥。

    一种用于主弦管的焊后保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5552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309741.X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弦管的焊后保温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多对保温仓,每对保温仓均分设在输送装置两侧,同一侧的保温仓依次对接,当输送装置将焊后的主弦管输送至其中一对保温仓位置时,主弦管两端的环形焊缝位于相应侧的保温仓内,各对保温仓内的温度沿主弦管的输送方向依次降低。该保温系统具有能减少焊接应力集中、可防止焊缝开裂、能提高主弦管整体强度、便于节能和温度控制的保温系统。

    一种压紧机构液压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397051.8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压紧机构液压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压紧机构,还包括液压油泵单元、回油单元、高压减压单元、低压减压单元、压紧机构控制单元、安全溢流单元、油箱,所述液压油泵单元、压紧机构控制单元和压紧机构的数量均为多个,压紧机构控制单元和压紧机构的数量相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钢管轴向方向布置的多组支撑轮和压紧机构,压紧机构打开、压紧的控制以及多组压紧机构的同步都会影响钢管淬火的直线度及椭圆度,满足钢管淬火工艺所需要的压紧机构的打开、压紧以及多组压紧机构同步运行的要求,防止钢管淬火时出现跳出支撑轮的现象,减少钢管外表面瑕疵,增加钢管的成品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