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2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6317.9
申请日:2022-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修饰二硫化钼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以提高二硫化钼加氢活性,属于纳米材料技术和催化加氢领域。该发明包括一种金属修饰二硫化钼催化剂,其晶格内掺有金属杂原子,除边位外的基面亦可暴露大量活性位。制备步骤如下:将金属盐、钼盐、硫源和还原剂溶于水中得到溶液;将溶液置于水热釜中,反应温度为120~220℃,反应时间为5~48小时;反应后得到金属修饰二硫化钼催化剂。本发明的金属修饰二硫化钼材料,在基面制造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且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于实现。所制备的金属修饰的高分散二硫化钼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加氢性能,在浆态床多环芳烃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863225.X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西湖大学
IPC: C07B59/00 , C07C5/00 , C07C15/085 , C07C15/02 , C07C15/16 , C07C15/14 , C07C13/28 , C07C13/465 , C07C13/48 , C07C13/567 , C07C13/60 , C07C17/35 , C07C22/08 , C07C25/18 , C07C25/22 , C07C41/18 , C07C43/164 , C07C43/205 , C07C51/347 , C07C57/30 , C07C67/30 , C07C69/734 , C07C69/612 , C07C209/68 , C07C211/27 , C07C211/48 , C07C231/12 , C07C233/11 , C07C233/05 , C07C233/18 , C07C303/40 , C07C311/16 , C07D207/267 , C07D209/08 , C07D209/48 , C07D309/10 , C07D311/04 , C07D311/82 , C07F9/32 , C07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芳环苄位碳氢键选择性氘代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金属铑催化剂,对芳环进行η6配位活化,使其能够选择性地在苄位与氘代试剂发生氢氘交换。本发明的方法无需添加强酸或者强碱,使用廉价易得的氘代试剂作为氘源,对于各类带有不同官能团的芳烃均有很好的普适性,并且能够应用于复杂药物分子的后期的选择性氘代,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409106.9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047 , B01J27/051 , B01J37/16 , C07C5/10 , C07C5/11 , C07C1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催化加氢的还原型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加氢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渡金属硫化物(硫化钼、硫化钨等)与还原剂(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等)通过研磨等方式使其充分机械混合;调控硫化物与还原剂的种类和比例;将混合物置于惰性气氛吹扫的加热设备中或直接将过渡金属硫化物暴露于还原性气氛(氢气)中,控制反应温度为300‑900℃,反应时间为2‑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干燥,得到还原型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气固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还原型过渡金属硫化物表面硫原子部分逃逸,产生硫空位,提高了催化加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3581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96265.1
申请日:2017-05-31
IPC: C07C5/11 , C07C13/66 , C07C13/62 , C07C13/58 , C07C13/60 , C07C41/20 , C07C43/21 , C07C17/354 , C07C2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1 , C07C17/354 , C07C41/20 , C07C2531/34 , C07C13/66 , C07C13/62 , C07C13/58 , C07C13/60 , C07C43/21 , C07C2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钴盐选择性催化氢化多环芳烃的方法,该方法以钴盐和甲基溴化镁为催化剂、N‑杂环卡宾或2,2′‑联吡啶为配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多环芳烃在H2气氛中,温和条件下搅拌反应,即可得到氢化产物。本发明基于N‑杂环卡宾或2,2′‑联吡啶调控,钴盐和甲基溴化镁协同催化,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多环芳烃的高选择性氢化,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用于不同取代的蒽衍生物及其他多环芳烃底物的氢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786375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269307.2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烟台万润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13/567 , C07C13/60 , C07C13/58 , C07C13/72 , C07C13/66 , C07C211/61 , C07C211/54 , C07D209/86 , C07D271/107 , C07D333/08 , C07D213/06 , C07D215/06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9-烷基烯基-2,7-二芳基芴衍生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所述9-烯基-2,7-二芳基芴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1为芳基或杂芳基,R2为芳基或杂芳基,R3为C3~C12的烷基。本发明的9-烷基烯基芴衍生物引入了烷基链,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应用于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光色纯度和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7734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81051.7
申请日:2006-05-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31/336 , A61K31/122 , C07C13/60 , C07D203/2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代谢产物Tagalsin C及其同系物Tagalsins A,B,D,E,F,G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膜通透性和广谱的杀肿瘤活性,可以杀伤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人骨髓瘤细胞IM9、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人巨噬细胞淋巴瘤细胞U937、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人肝癌细胞HepG2、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人宫颈癌上皮细胞Hela,而对正常细胞人肾胚细胞293和人肝二倍体细胞L02没有明显的杀伤能力,可应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制备治疗临床Bcl-2高表达、耐常规化疗的药物和制备治疗复发癌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971971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63510.6
申请日:2003-07-29
Applicant: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L51/50 , H01L51/54 , H01L51/00 , H05B33/14 , H05B33/12 , C09K11/06 , C07C13/72 , C07C13/567 , C07C13/60 , C07C13/66 , C07C15/28 , C07C17/12 , C07C46/00 , C07C49/665 , C07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3/72 , C07C13/567 , C07C13/60 , C07C13/66 , C07C15/28 , C07C17/12 , C07C46/00 , C07C49/665 , C07C2602/10 , C07C2603/18 , C07C2603/24 , C07C2603/26 , C07C2603/50 , C07C2603/94 , C07C2603/97 , C07F7/0807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H01L51/0052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81 , H01L51/5012 , H01L2251/308 , H05B33/14 , C07C25/22 , C07C5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1)表示的蒽衍生物和利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抑制了结晶并且气相淀积过程没有发生热分解,因此所述蒽衍生物能够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够均匀发光。[Ar表示通式(2)表示的基团(L1和L2各自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甲基、亚乙基或类似基团,并且它们中至少一个是存在的),Ar’表示具有6至50个环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X表示烷基等,a和b各自表示0至4的整数,n表示1至3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273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21907.9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催化技术领域中的多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开发技术,是一种WS2/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该WS2/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催化剂组成包括WS2纳米片和单个层状硅酸盐圆盘,结构上为单个无团聚的WS2纳米片与硅酸盐圆盘尺寸相当形成的WS2‑硅酸盐‑WS2平行夹心复合形成的WS2/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催化剂。本发明所得的WS2/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催化剂可用于多环芳烃萘蒽菲等的加氢饱和。该技术实现了WS2纳米片与层状硅酸盐单层圆盘的平行夹心复合,其中WS2纳米片侧边最远两点长度与层状硅酸盐圆盘直径相当、复合催化剂纳米颗粒尺寸均匀、平行夹心复合可控度高,多环芳烃催化加氢活性位暴露量高,且对多种芳烃加氢具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9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39122.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B01J31/24 , C07D211/16 , C07D211/26 , C07D211/22 , C07D211/18 , C07D211/62 , C07C1/207 , C07C13/28 , C07C15/02 , C07C13/60 , C07D207/06 , C07D205/04 , C07C67/333 , C07C69/753 , C07J63/00 , C07D409/06 , C07D401/06 , C07D405/06 , C07C269/06 , C07C271/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α‑季碳醛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α‑季碳醛脱羰氢化的催化剂体系和催化方法。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α‑季碳醛脱羰氢化的催化剂体系,由金属铱和BIPHEP配体组成。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α‑季碳醛脱羰氢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α‑季碳醛与溶剂混合,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反应,得到与所述α‑季碳醛对应的醛基α位由季碳转化成一个次甲基且其手性碳构型保持的产物;所述催化剂由金属铱和BIPHEP配体组成。本申请提供的催化剂体系和催化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仍没有一种高效的、官能团兼容性良好的对大位阻α‑季醛脱羰氢化的催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5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09031.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047 , B01J27/051 , B01J27/24 , B01J37/10 , C07C5/10 , C07C5/11 , C07C1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加氢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渡金属盐(钼盐或钨盐等)、还原性硫源(硫脲、L‑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等)和氮源(尿素、双氰胺等)溶于水中得到均匀溶液;调控金属盐和氮源的种类和比例;将所配溶液置于密闭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20~220℃,反应时间为5~7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氮掺杂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氮原子的掺杂使得过渡金属原子周围产生硫空位,提高催化活性位点的暴露数量。在多环芳烃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