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控制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3013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110330256.5

    申请日:2011-10-17

    Inventor: 白井丰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36 F16F9/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控制结构。一种用于自行车装置的流体流控制结构基本上设有主体、至少一个端口和塞。该主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该至少一个端口与第一腔室处于流体连通。塞朝向第一轴向方向运动而封闭端口,并且朝向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运动而打开端口。塞包括分隔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分隔部分,使得在塞运动而封闭端口时第三腔室扩大,而在塞运动而打开端口时第三腔室缩小。塞包括将第一腔室流体地连接到第三腔室上的通道。

    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270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04497.0

    申请日:2010-06-05

    Applicant: 何少敦

    Inventor: 何少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20 F16F9/462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为了克服现今的活塞式速度控制器由于需要设置外畜流室,导致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包括流动介质、活塞、活塞杆、活塞缸、活塞缸端头以及密封件,其特征是,活塞具有双活塞杆,在活塞杆上设置通流孔或通流间隙且两根活塞杆的通流孔或通流间隙彼此相通构成介质流通节流管道,当活塞移动时,流动介质依次从一根活塞杆的通流孔或通流间隙流入、再从另一根活塞杆的通流孔或通流间隙流出进入活塞的另一侧。

    一种回弹性油压控制杆组的螺牙油量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821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30056.2

    申请日:2014-12-04

    Inventor: 侯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462 F16F9/467

    Abstract: 一种回弹性油压控制杆组的螺牙油量控制装置,包括:一活塞管;一调整座,该调整座设置于活塞管底端;一调整轴心,该调整轴心底端可升降移动的衔接组合于调整座中:一调整棒,该调整棒顶端具有一螺纹部,该调整棒底端衔接组合于上述调整轴心顶端;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固设于活塞管顶端,固定件上具有一轴管部,并于该固定件上设置一通孔,使上述调整棒穿设于该通孔中,通孔壁面设置内螺纹,且固定件表面具有一贯穿入该通孔中的回油孔。通过本发明,使回弹性油压控制杆组能精确的控制与设定,而能充分满足骑乘者的特殊调整需求。

    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2707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204497.0

    申请日:2010-06-05

    Applicant: 何少敦

    Inventor: 何少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20 F16F9/462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为了克服现今的活塞式速度控制器由于需要设置外畜流室,导致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包括流动介质、活塞、活塞杆、活塞缸、活塞缸端头以及密封件,其特征是,活塞具有双活塞杆,在活塞杆上设置通流孔或通流间隙且两根活塞杆的通流孔或通流间隙彼此相通构成介质流通节流管道,当活塞移动时,流动介质依次从一根活塞杆的通流孔或通流间隙流入、再从另一根活塞杆的通流孔或通流间隙流出进入活塞的另一侧。

    流体流控制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013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330256.5

    申请日:2011-10-17

    Inventor: 白井丰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36 F16F9/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控制结构。一种用于自行车装置的流体流控制结构基本上设有主体、至少一个端口和塞。该主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该至少一个端口与第一腔室处于流体连通。塞朝向第一轴向方向运动而封闭端口,并且朝向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运动而打开端口。塞包括分隔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分隔部分,使得在塞运动而封闭端口时第三腔室扩大,而在塞运动而打开端口时第三腔室缩小。塞包括将第一腔室流体地连接到第三腔室上的通道。

    液压减振器组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8690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180005232.0

    申请日:2011-03-30

    Inventor: S·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462 F16F9/3242 F16F9/4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减振器组件,其中具有阀套孔(88)的阀套(78)被布置成与底阀组件(56)的旁通插入件(68)成抵靠关系,用于将旁通通路(70)与储蓄腔(36)隔离开。阀套(78)限定阀套孔口(128),该阀套孔口延伸穿过所述阀套以限定孔口平面(P)。阀套孔(88)内可转动地布置有阀(106),并且该阀限定沿所述平面(P)延伸穿过所述阀的至少一个阀孔口(130)。阀(106)能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动,以对准阀孔口(130)和阀套孔口(128),由此在打开位置上,工作流体连续地流过旁通通路(70)、阀孔口(130)和阀套孔口(128)。调幅阀(134)覆盖阀套孔口(128),用于响应于阀套孔口(128)中压力升高到预定压力以上而可变地且增加地增大经过对准的孔口(128,130)的流体流。

    前叉
    10.
    发明授权
    前叉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270792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085691.4

    申请日:2008-03-21

    Inventor: 古屋谦 久保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067 B62K25/08 F16F9/462

    Abstract: 一种前叉,其包括伸缩管(1,32),在该伸缩管(1,32)中,减震筒(3)产生减震力。该减震筒(3)包括引导套筒(4)和具有在引导套筒(4)的外圆周上滑动的内圆周和在减震筒(3)的内圆周上滑动的外圆周的自由活塞(6)。形成在引导套筒(4)中的侧通孔(11)根据自由活塞(6)的位移位置经由形成在引导套筒(4)中的流路(12)与形成在减震筒(3)的外侧的辅助储油部(R3)和储油部(R2)连接,由此,减少了需要被装配在自由活塞(6)的外圆周上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并且即使在伸缩管(1,32)受到弯曲力时也能使自由活塞(6)平滑地滑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