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船板表面质量的二次除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452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29390.2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一种提高船板表面质量的二次除鳞方法,属于板船体结构用钢技术领域,适用于双机架中厚板轧机在轧制过程二次除鳞。针对不同规格、不同工艺路线的船板选择不同的除鳞道次,通过合理选择二次除鳞的除鳞道次,控制船板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减少钢板表面缺陷,实现提高船板表面质量的目的。优点在于,最大程度提高轧后钢板表面质量,提高氧化铁皮致密性与均匀性。经过此项操作方法的实施,船板表面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满足了船厂及船东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减少了船厂的后续处理,节约的成本。

    一种有效控制中厚板表面小麻坑缺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9734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151898.9

    申请日:2011-06-08

    Abstract: 一种有效控制中厚板表面小麻坑缺陷的方法,属于炼钢-轧钢技术领域在工艺中控制如下技术参数:中厚板成分范围为:C:0.14-0.17%,Si:0-0.30%,Mn:1.3-1.5%,P:0-0.025%,S:0-0.015%,Alt:0.02-0.06%,Ti:0-0.02%;连铸坯加热至1180~1240℃,加热炉在炉时间200~300min,出炉后经20MPa的高压水除鳞,进入轧机进行轧制,采用两阶段轧制;第一阶段在1150~1000℃之间完成,最大轧制力矩为3200kNm,轧到2倍成品厚度后等待,钢板温度降低至精轧开轧温度范围后开始第二阶段轧制;第二阶段在930~800℃之间完成,轧制到成品厚度后,钢板迅速经过精轧机辊道、ACC辊道后进入热矫直机,在740~760℃范围内完成热矫直。中厚板表面小麻坑发生率控制在0.2%以下。

    利用ACC半自动水冷提高钢板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262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749605.6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一种利用ACC半自动水冷提高钢板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属于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薄规格钢板8-16mm采用半自动水冷模式,在保证终冷温度不变的同时,提高了辊道速度1.8-2.5m/s,增加了集管开启数量8-13组,加长了冷却区间12-24m。对于长时间氧化来说,由于氧化膜附着性较差,所形成的氧化层结构一般比较复杂,短时间氧化后的连续冷却有利于形成附着性良好的氧化层,供氧条件对碳钢的氧化有一定影响。半自动冷却在不损失钢板力学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ACC冷却的灵活性,提高了薄规格钢板冷却均匀性与表面氧化铁皮的连续性和致密性,从而大幅提高了钢板的表面质量。

    一种中厚板轧制边部均匀变形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77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7321.4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轧制边部均匀变形的控制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轧制中控制的技术参数为:粗轧机工作辊的轧辊直径有效使用范围为1020-1120mm,配辊制度为上工作辊直径比下工作辊直径大(0-6)mm;将粗轧机展宽阶段的参数设置如下:最大轧制力8500KN,最大扭矩3200KNm,最大压下量40mm,咬钢速度(1-2)m/s,轧制速度(2.5-4.5)m/s;在以上设备和参数设置条件下,根据展宽比的大小,展宽通常需要3-6道次;展宽第1道次SKI系数设置为+8,此轧辊的速度为线速度;第二道次设置范围为+5~+8。优点在于,减缓钢板边部“上宽下窄”的不均匀变形,实现钢板边部形状的良好控制,从而控制钢板切变量,提高钢板成材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