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5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8702.2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钛炉料中Ti元素分散度的评价方法,属于炼铁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选取待评价的含钛矿石样本,并将所述含钛矿石样本随机N等分,N≥2,并从每份样本中随机选取一颗含钛矿石作为测试试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述测试试样进行面扫描,获得Ti元素面扫描图;对所述面扫描图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得面扫描网格图;根据所述面扫描网格图中Ti元素所占的网格个数占总网格数的比例,获得Ti元素在炉料中的分散度。如此,对Ti元素在含钛炉料中的分散度进行定量评价,其分散度越大,表明Ti元素的分散程度越高,进而实现了从动力学角度有效评价含钛炉料中Ti元素的护炉效果,为Ti资源的选择提供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86856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79573.8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料面检测装置,包括:紧固单元、支架、固定单元、测量单元及传动单元。紧固单元与固定单元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紧固单元及固定单元连接;测量单元的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传动单元穿过固定单元与紧固单元螺接,传动单元还与测量单元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高炉料面测量装置,结构简单,由于角度不需测量,因此引入的误差因素少,计算得出的料面高度以及料面的下降速度较为精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00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032126.2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瓦斯灰中不同含铁原料损失量的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鉴定瓦斯灰中含铁颗粒原料种类的结果,利用数点法来确定不同原料之间的表面积比,利用岩相检测中的用面积比代替体积比的方法,从而求出不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利用不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结合化学分析所得到的瓦斯灰中全铁含量,确定瓦斯灰中来源于不同原料的铁含量;利用瓦斯灰中来源于不同原料的铁含量、吨铁瓦斯灰总量及矿石的品位,从而求出瓦斯灰中未被利用的不同原料的吨铁损失量。本发明通过结合瓦斯灰全铁含量和吨铁瓦斯灰总量可以分别计算出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在瓦斯中的损耗情况,为稳定高炉生产、降低消耗和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00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32126.2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瓦斯灰中不同含铁原料损失量的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鉴定瓦斯灰中含铁颗粒原料种类的结果,利用数点法来确定不同原料之间的表面积比,利用岩相检测中的用面积比代替体积比的方法,从而求出不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利用不同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结合化学分析所得到的瓦斯灰中全铁含量,确定瓦斯灰中来源于不同原料的铁含量;利用瓦斯灰中来源于不同原料的铁含量、吨铁瓦斯灰总量及矿石的品位,从而求出瓦斯灰中未被利用的不同原料的吨铁损失量。本发明通过结合瓦斯灰全铁含量和吨铁瓦斯灰总量可以分别计算出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在瓦斯中的损耗情况,为稳定高炉生产、降低消耗和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52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97020.4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熔融还原炼铁用预热还原炉,属于熔融还原炼铁技术领域。包括料仓、下料阀、炉壳、排气管、耐火砖、进气管、排气总管、蓄热烟道、炉膛、进气总管、给料机、输料管、煤气回收管;炉膛、蓄热烟道以及进气总管、排气总管用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其中,蓄热烟道与进气总管和排气总管相连通;炉膛与热烟气隔绝,上部有下料阀加料,下部设有给料机用于排出炉料;高温烟气经过进气管进入进气总管后,再通过几条蓄热烟道)向其周围的耐火砖传热,将热量传给炉膛、及加热炉膛内的矿粉、煤粉和熔剂等,并使其发生裂解、分解和还原反应;蓄热烟道中的烟气最后通过排气总管汇集后经排气管进入烟气回收处理系统。能够将煤粉中的挥发份去除,提高熔融还原炉的生产效率和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9766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89674.2
申请日:2009-07-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C21B11/00
Abstract: 一种熔融还原炼铁方法,于熔融还原技术领域。采用闪速炉作为熔融还原反应炉,以粒度范围为0.1mm~50mm的粉矿、块矿、氧化球团和烧结矿为原料,以小于3mm的粉煤、循环煤气和城市垃圾为燃料、以预热块煤为还原剂,采用先熔融后还原的工艺路线。优点在于,充分利用有色冶炼设备以及钢铁工业现有成熟的喷吹技术和设备,与传统高炉炼铁工艺相比,不但可以省略焦化、烧结、球团等环节,降低CO2的排放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原燃料的要求较低,可以直接使用粒度范围为0.1mm~50mm的粉矿、块矿、氧化球团和烧结矿为原料、小于3mm的粉煤、循环煤气和城市垃圾,扩大了原燃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870684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410079127.7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炼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烧结矿锌含量和高炉入炉锌负荷的方法,包括步骤A:计算烧结矿极限锌含量和入炉极限锌负荷;步骤B:确定最大烧结矿锌含量及对应的第一除尘灰循环次数;步骤C:循环达第一除尘灰循环次数时,停止向高炉提供除尘灰,计算烧结矿锌含量降至预设值的第二除尘灰循环次数;步骤D:达第二除尘循环次数时,恢复提供除尘灰,转至步骤B。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烧结矿锌含量和高炉入炉锌负荷的装置,本发明通过计算烧结矿极限锌含量和高炉入炉极限锌负荷,并与高炉入炉锌负荷标准比较,进而控制高炉除尘灰进入高炉及进入高炉的循环次数,使得高炉入炉锌负荷始终低于高炉入炉锌负荷标准,提高了高炉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995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205703.3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风炉炉壳整带更换方法,属于热风炉技术领域。所述热风炉炉壳整带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若干原有炉壳由热风炉上的第N环带拆除;将若干更换炉壳拼装在第N环带上,若干更换炉壳与第N—1环带及第N+1环带进行焊接,若干更换炉壳之间进行焊接;对焊接完成后的若干更换炉壳进行探伤检测;对探伤检测后的若干更换炉壳进行热处理退火。本发明热风炉炉壳整带更换方法在保持大型高炉热风炉炉壳内耐火材料完整性,保证炉壳承重的同时实现了炉壳更换,解决了热风炉高温区域炉壳开裂严重和焊缝反复开裂的问题,保证热风炉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35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4831.6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前热风生成装置和方法、铁的冶炼装置和方法及铁,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该热风生成装置包括热风系统、氧气系统、热风管路、第一氧气管路、混合管路。该热风生成方法基于该热风生成装置而实现。该冶炼装置包括该热风生成装置、热风总管、高炉。该冶炼方法基于该冶炼装置而实现。该铁是在该冶炼装置中,应用该冶炼方法冶炼得到。该热风生成装置和方法、铁的冶炼装置和方法在冶炼铁的过程中,在实现热风炉炉内的氮氧化物生成量减少的同时,可实现减缓热风炉炉壳内壁缺陷位置的氧化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6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78941.3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陈辉 , 武建龙 , 李东涛 , 孙健 , 马泽军 , 张卫东 , 张贺顺 , 梁海龙 , 贾军民 , 王伟 , 陈艳波 , 黄俊杰 , 郑朋超 , 刘长江 , 马超 , 竺维春 , 徐萌 , 李荣昇 , 刘文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B13/0046 , C22B1/16 , C22B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还原含铁炉料的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煤粉和铁矿粉按第一质量配比混匀,形成第一混合物;使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压制成型,以增加所述煤粉和所述铁矿粉的接触面积;在焦炉中对压制成型的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升温加热,以在所述煤粉的焦化过程中实现对所述铁矿粉的预还原,生成固结成块的预还原含铁炉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高炉炼铁工艺存在焦炭使用量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焦炭使用量,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