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1045.7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1R31/12 , G01R31/327 , G06F18/25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特高频、超声波信号GIS组合电器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包括:通过提取特高频及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PRPS、PRPD图谱特征参数,分别建立基于特高频、超声波局部放电信号GIS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指标集,确定各评判因素的权重和相应的隶属函数,构建GIS组合电器设备运行状态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等级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GIS组合电器运行状态等级;本发明综合特高频与超声波局放检测多种特征信息,能够对GIS组合电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价,直观、准确的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为制定更加合理的设备检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能够有效预防GIS组合电器设备绝缘故障的发生,延长GIS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58804.X
申请日:2022-11-01
IPC: G06F17/18 ,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长流程钢铁企业碳排放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本发明针对高炉‑转炉长流程为特征的钢铁企业,在进行碳排放评估时依赖于物质流、能量流和碳流的耦合关系及其所连接的过程单元,实现了钢铁企业层面的碳排放评估。结合钢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耦合关系、碳流与物质流和能量流密不可分的特点,发明了物质流‑能量流‑碳流的分析模型,充分实现了当任意环节的参数改变时,判断出该环节所影响的其他生产过程。通过所确定的连锁反应,能实现精准评估某一参数变化在整个生产过程或环节间的影响,弥补了重复计算或漏算方面的缺陷,实现了对钢铁企业实施措施时存在连锁反应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精准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13769.X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钢铁产品碳足迹管理方法与管理系统,涉及钢铁企业节能降碳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高炉‑转炉长流程为特征的钢铁企业,在进行碳足迹管理时依赖于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转化与流动关系,建立了生产设备层面的钢铁产品碳足迹计算、预测、优化模型。结合钢铁产品生产过程路径多样性的特点,实现了碳足迹计算、分析、预测、优化等多种碳足迹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碳足迹管理系统。弥补了现有碳足迹管理方法仅从结果对比上对碳足迹开展分析的缺陷,实现了有针对性、连锁性和系统性的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40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04492.6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炉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加热炉烟道上增设重力除尘器、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燃烧器、余热锅炉,并外连汽轮发电机。高温烟气与进入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的加热炉汽包的饱和蒸汽换热,产生过热蒸汽作为发电补汽;降温后的烟气再与空气、煤气换热;待轧时间短,余热锅炉烟气与汽包饱和蒸汽换热,生成过热蒸汽作为发动主蒸汽;待轧时间长,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与余热锅炉饱和蒸汽换热,生成过热蒸汽进行发电。本发明解决了加热炉待轧时存在的烟气量不足问题,不仅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效率,大幅降低加热炉排烟温度;而且能够减少煤气放散,有利于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26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358804.X
申请日:2022-11-01
IPC: G06F17/18 ,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长流程钢铁企业碳排放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本发明针对高炉‑转炉长流程为特征的钢铁企业,在进行碳排放评估时依赖于物质流、能量流和碳流的耦合关系及其所连接的过程单元,实现了钢铁企业层面的碳排放评估。结合钢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耦合关系、碳流与物质流和能量流密不可分的特点,发明了物质流‑能量流‑碳流的分析模型,充分实现了当任意环节的参数改变时,判断出该环节所影响的其他生产过程。通过所确定的连锁反应,能实现精准评估某一参数变化在整个生产过程或环节间的影响,弥补了重复计算或漏算方面的缺陷,实现了对钢铁企业实施措施时存在连锁反应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精准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40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04492.6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炉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加热炉烟道上增设重力除尘器、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燃烧器、余热锅炉,并外连汽轮发电机。高温烟气与进入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的加热炉汽包的饱和蒸汽换热,产生过热蒸汽作为发电补汽;降温后的烟气再与空气、煤气换热;待轧时间短,余热锅炉烟气与汽包饱和蒸汽换热,生成过热蒸汽作为发动主蒸汽;待轧时间长,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与余热锅炉饱和蒸汽换热,生成过热蒸汽进行发电。本发明解决了加热炉待轧时存在的烟气量不足问题,不仅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效率,大幅降低加热炉排烟温度;而且能够减少煤气放散,有利于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02274507U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20380051.3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科
IPC: F23K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焦炉煤气喷烧装置,由供气管、集气箱、风量调节挡板及喷枪组成;供气管一端连接焦炉煤气管道,另一端连接集气箱,集气箱另一侧安装有至少2支喷枪,在靠近集气箱一侧设有风量调节挡板。由于将焦炉煤气由单枪改为多枪喷吹,并增大了供气管管道直径,从而使改造后的锅炉掺烧焦炉煤气的能力可提高3倍以上,不仅消化了部分过剩的焦炉煤气,减少煤气的放散和对空气的污染;而且可极大减少燃煤消耗量,节省燃煤资源,降低锅炉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6347314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395148.0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带引射管道的蒸汽输送装置,包括蒸汽主管道、连接汽源的支管,蒸汽主管道与连接汽源的支管相连通;还包括引射管道,所述引射管道为弯管,设置在蒸汽主管道的内部,引射管道的一个端口与连接汽源的支管根部固定连接并与该支管相连通,引射管道的弯管走向与蒸汽主管道内的蒸汽走向一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带引射管道的蒸汽输送装置,通过在汽源支管与蒸汽主管道之间增加引射装置,不仅增大管道内原有蒸汽的流速,提高管道内原有蒸汽的压力,还解决了多汽源蒸汽管网内蒸汽流动方向不确定的问题,提高了蒸汽利用率,减少了蒸汽损耗,降低了由于蒸汽能级衰减带来的水冲击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201041356Y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20011244.5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D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煤气两用锅炉,其特征是该锅炉的燃烧器设有上下布置的两个狭缝式风包气矩形高炉煤气喷口,该喷口在矩形高炉煤气喷口的四周是风喷口,风入口与高炉煤气喷口的截面比是(3-4)∶5;煤粉喷口布置在燃烧器中心,在上层二次风喷口及下层二次风喷口内布置有套管式焦炉煤气喷嘴。优点是该锅炉可以全烧煤粉运行,又可以全烧煤气运行,可有效利用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资源如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2852818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00440.X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气混合燃烧器,包括壳体、高炉煤气喷口、高炉二次风喷口、高炉煤气入口和高炉二次风入口,高炉二次风喷口设于高炉煤气喷口的外环,其特征在于,在高炉二次风喷口的内环依次设有焦炉煤气喷口和焦炉二次风喷口,焦炉煤气喷口和焦炉二次风喷口各自与壳体上的焦炉煤气入口和焦炉二次风入口对应连通。所述焦炉煤气喷口上设有煤气侧旋流片,焦炉二次风喷口上设有热风旋流片。所述焦炉煤气喷口处设有点火枪和火焰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焦炉煤气放散时,将焦炉煤气均匀掺烧到纯燃高炉煤气锅炉中,使煤气充分燃烧,对焦炉煤气起到缓冲和调节作用,节约焦炉煤气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