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回流相变换热辐射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53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69495.3

    申请日:2017-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回流相变换热辐射管装置,包括主烧嘴、换热器和辐射管组成的辐射管燃烧器;换热器为相变换热器;相变换热器分隔为2个相变蓄热室,烟气入口由烟气分流闸板控制;位于烟气上游的2个相变蓄热室对应侧分别设预热空气管道,2个预热空气管道连通后连接主烧嘴的预热空气喷口,且连通处设预热空气换向阀;位于烟气下游的2个相变蓄热室对应侧分别设转换气体管道,2个转换气体管道通过烟气换向阀分别连通烟气总管或助燃空气引入口,烟气总管另外通过回流烟气管道和烟气回流引风机连接主烧嘴的回流烟气喷口。本发明可大辐度提高辐射管后废气的换热效率,降低空气过氧量,提高辐射管热度的均匀性,降低煤气消耗及NOx污染物排放量。

    一种利用接触式板形辊确定带钢偏移量的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483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611255.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接触式板形辊确定带钢偏移量的算法,在带钢冷轧机出口处均安装接触式板形辊,接触式板形辊检测到的径向力,通过相邻两段F(i)径向力比较,确定带钢边部区域,从而确定带钢在传动侧与操作侧带钢未覆盖区域的大小;通过传动侧与操作侧带钢未覆盖区域的大小算出传动侧与操作侧带钢偏移的差。通过板形辊确定的带钢偏移量直接进入板形控制模块,以提高产品的板形质量,适应冷轧后不同处理机组的技术要求,实现冷轧生产全流程的板形综合技术优化。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目标值的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2218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10013360.4

    申请日:2009-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目标值的修正方法,根据后续工序对带钢凸度的要求及带材失稳模型判据制订基本板形目标值曲线模型;针对温度、卷形和设备安装误差等对板形测量的不利影响,制订了卷取形状、卷取机安装几何误差、带钢横向温差、带钢边部减薄四个补偿曲线,以及两个手动调节板形附加曲线。将实际板形测量点沿宽度方向插值为若干个特征点,简化了数据处理过程。在实现对带钢凸度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保证了板形的控制效果,满足了后续工序对带钢凸度及板形的要求。本发明用于冷轧板形控制系统中后,冷轧带钢成品具有较高的板形控制精度,完全满足高精度的板形控制要求。

    六辊冷轧机中间辊窜辊工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026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10011923.6

    申请日:2009-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六辊冷轧机中间辊窜辊工艺优化方法,通过对全连续冷轧动态变规格过程中间辊窜辊位置的优化设定,减少频繁窜辊,减少磨损和轴向力对轧辊及轴承等设备不良影响。在使用中间辊窜辊时,通过对不同窜辊速度条件下轧制负荷和轴向力的理论分析,建立中间辊窜辊速度模型,减少中间辊窜辊时轴向力的影响。通过上述工艺与控制优化方法,可以在提高冷轧带钢板形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轧辊、轴承等设备磨损,提高六辊冷轧机生产功效。

    六辊冷轧机中间辊窜辊工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026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011923.6

    申请日:2009-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六辊冷轧机中间辊窜辊工艺优化方法,通过对全连续冷轧动态变规格过程中间辊窜辊位置的优化设定,减少频繁窜辊,减少磨损和轴向力对轧辊及轴承等设备不良影响。在使用中间辊窜辊时,通过对不同窜辊速度条件下轧制负荷和轴向力的理论分析,建立中间辊窜辊速度模型,减少中间辊窜辊时轴向力的影响。通过上述工艺与控制优化方法,可以在提高冷轧带钢板形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轧辊、轴承等设备磨损,提高六辊冷轧机生产功效。

    一种利用接触式板形辊确定带钢偏移量的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4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11255.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接触式板形辊确定带钢偏移量的算法,在带钢冷轧机出口处均安装接触式板形辊,接触式板形辊检测到的径向力,通过相邻两段F(i)径向力比较,确定带钢边部区域,从而确定带钢在传动侧与操作侧带钢未覆盖区域的大小;通过传动侧与操作侧带钢未覆盖区域的大小算出传动侧与操作侧带钢偏移的差。通过板形辊确定的带钢偏移量直接进入板形控制模块,以提高产品的板形质量,适应冷轧后不同处理机组的技术要求,实现冷轧生产全流程的板形综合技术优化。

    冷轧机板形控制执行器调控功效系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0269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10011950.3

    申请日:2009-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机板形控制执行器调控功效系数优化方法,建立了不同轧制工作点下的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先验值表,在表中,一组带钢宽度值和轧制力值对应一个轧制工作点,根据实际轧制工作点在表中的位置确定其边界工作点,由边界工作点参数与实际轧制工作点参数的相似程度设定权重因子,通过边界点的先验功效系数加权叠加得到实际轧制工作点下的板形调控功效系数;使用在线自学习模型以及实测板形数据不断改进表中的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精度,可以获得精确的板形调节机构的调控功效系数,并将其应用于闭环板形控制系统中,具有较高的板形控制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