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0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59167.6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止裂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包括:(1)加热制度控制:根据钢坯厚度确定在炉时间及均热温度,使钢坯的上表面比下表面的均热温度高25~40℃;(2)末道次压下量控制:粗轧阶段,展宽道次雪橇比为+1.0~+3.0,纵轧道次雪橇比为+3.0~+5.0;精轧阶段,最后两个精轧机道次的轧制力为4800‑5600t,最后一道次压下量≥4.5mm,雪橇比为+3.0~+6.0;精轧速度≤3m/s;(3)矫直参数控制:根据不同厚度的钢板采用与其适配的预矫直机1道次矫直工艺和热矫直机4道次矫直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64734.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6毫米超宽钢板的方法,包括S1、判断精轧机标定后自检圆度指标,采用轧辊间光辊磨削,规范磨削制度,保证轧辊圆度;S2、将标定轧制力上调至4500‑5500t,并将弯辊力合并计算入轧制力,得到准确的轧制力与辊缝的对应值,准确判断钢板抛出与否;S3、120mm及其以下坯料采用单炉装钢,要求在炉时间控制在4.2小时以内,高温段100分钟以内,手动在均热段设定加大上下表面温差,上表面比下表面均热段温度高41‑50度;S4、选取轧辊周期为1000‑1900t的轧辊进行排产;生产过程中控制轧辊冷却水流量,设置为240~350L/min;S5、正常轧制;S6、预矫直和热矫直。本发明相较于目前的轧制方式,轧制成功率由89.25%提高到95.18%,钢板成材率提高1.1%左右,可实现6毫米钢板的稳定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513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4735.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窄公差钢板厚度精度的方法,包括S1、加热制度控制;S2、纵向厚度控制:标定采用1‑2‑1模式,测厚探头边部位置,控制钢板头部薄点,HGC阈值调整;S3、横向厚度控制:选择辊周期2000‑6000吨以内轧辊进行轧制,保证圆度在0.08‑0.15,串辊分厚度区域限定范围12‑35mm;S4、在冷床每5‑10块钢板测量一次钢板九点厚度,对比测厚仪曲线建立钢板厚度控制曲线模型;S5、大量生产后,调出测厚仪厚度曲线以及PDI数值,及时修正人工设定的补偿值。本发明控制方法简单,只需调整控制参数就可以解决厚度精度的问题,无需投入较大的软硬件成本,同时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不高,在国内自动轧钢的生产线上均可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492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5601.X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200mm厚度以上模具钢板形合格率的方法,包括:加热制度控制:根据钢坯厚度确定在炉时间及均热温度;轧制参数控制:粗轧阶段和精轧阶段均采用雪橇轧制法,调节上下辊的转差率,其中,粗轧阶段中,横轧展宽道次雪橇比给定数值+1.0至+2.0,纵轧道次雪橇比给定数值+1.0至+4.0;精轧阶段中,最后一道次压下量≤12mm,雪橇比给定数值+5.0至+8.0;基于目标厚度进行矫直和平整工序的区分处理,其中,目标厚度为200~240mm的模具钢采用矫直处理,目标厚度为240~290mm的模具钢采用平整或斜平整的方法处理。本发明采取的优化措施可保证模具钢钢坯加热温度的均匀一致性,避免钢板弯头,头部扣头,尾部翘头缺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