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3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4042.X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程展林 , 左永振 , 潘家军 , 周跃峰 , 卢一为 , 饶锡保 , 赵娜 , 胡胜刚 , 徐晗 , 王艳丽 , 江洎洧 , 陈云 , 周欣华 , 谭凡 , 唐扬 , 张婷 , 罗泽权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堆石料逐层填筑的旁压试验预埋套管成孔方法及设备,属于原位土工试验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套管、可插入套管内的封堵杆,所述套管是薄壁中空弹簧钢筒,套管中间部位布置有多组对开缝,所述封堵杆是实心钢杆,所述封堵杆上端布置有封堵头,所述封堵头为实心圆锥体结构。本发明在堆石料填筑过程中逐层预埋套管,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后上下贯通,随堆石料填筑逐层增高,在堆石料中形成旁压试验预埋孔,可在分层碾压中实现预埋套管成孔,且不影响堆石料填筑质量,方法简单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32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720095.7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堤防快速堵口抢险专用的桩网抗冲设备及使用方法,该设备包括抗拔桩群、抗冲网、导索以及辅助桩。抗拔桩群包括预制钢桩、钢绞线以及钢绞线连接器;抗冲网的一条边连接有钢环,对边安装有配重块;导索包括一根固定导索和一根活动导索。使用时,先将数根预制钢桩压入口门两端的堤身,形成抗拔桩群;再将导索牵引横跨溃口,活动导索牵引抗冲网沿着固定导索滑动展开并固定,然后将固定导索与口门两端的抗拔桩群相连;最后将抗冲网逆流铺于溃口底部。本发明可将抗冲网堵口过程中所受冲击力传递至堤基深部,形成堤基‑桩‑网协同抗冲效果,可为进占堵口提供较大抗冲力,可大幅度提高堵口抢险效率,适用于中小型溃口快速抢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45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31870.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汛期管涌抢险的击入式轻型减压井管及应用方法,所述减压井管包括井管和击入设备,所述井管包括击入头、管体、滤膜和管口盖板,所述击入设备包括钢连杆、激振器和液压系统。所述井管首段管体与击入头固定连接,钢连杆伸入管体内与击入头连接,形成首节井管,后续管体和钢连杆通过螺纹与相邻井管相连;安装时激振器通过钢连杆将激振力传递给击入头进而将井管带入土层至预定深度,取出钢连杆后减压井管即开始工作。本发明将传力机构与排水管体通过击入头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管体不用承受激振力,井管及击入设备运输轻便,同时整个工艺非常简单,适用深度大、抢险速度快、效率高,安装完成后即开始工作、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94766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413982.1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程展林 , 程永辉 , 郭熙灵 , 汪在芹 , 林绍忠 , 倪锦初 , 饶锡保 , 宋卫康 , 张治军 , 胡胜刚 , 李仲秋 , 潘家军 , 徐晗 , 任佳丽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E02D5/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抢险专用击入式伞型锚,包括伞型锚锚头、连接杆;伞型锚锚头包括击入头、承压盘、滑移连杆、锚头主杆、锚板、支撑杆,锚头主杆通过滑移连杆与击入头连接,承压盘套设在滑移连杆上且可沿滑移连杆上下滑动,两个锚板的一端与锚头主杆转动连接,两个锚板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承压盘转动连接;伞型锚锚头上端的锚头主杆与连接杆连接,伞型锚锚头和连接杆由击入设备击入土体内,连接杆向上张拉时带动锚头向上移动,两个锚板受土体摩阻力作用向锚头主杆两侧展开并刺入土体内,支撑杆带动承压盘沿着滑移连杆向下滑动。本发明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结构抗力大、稳定性好,对土体结构无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1350.0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土压入式旁压仪及试验方法,该旁压仪包括旁压探头及加载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旁压探头包括芯轴、进水孔、排水孔、泄压孔、复合胶膜、压环、限位环、止水胶圈、环形刃脚、位移臂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芯轴侧壁内部具有进水孔和排水孔;芯轴上端具有泄压孔;复合胶膜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压环设置于芯轴外壁;两个限位环固定于芯轴两端,与压环压合紧密;加载控制系统通过管路与进水孔相连;数据采集系统与位移臂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相连。本发明在软土地层测试时,可直接静压或锤击到预定测试深度,避免了软土的钻孔扰动问题,且能够实现对膨胀变形和水压力的准确测量,进而获得更加真实的原状软土旁压特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7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509542.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伞型锚与注浆体协同抗拔的方法,该控制标准按极限锚固力对伞型锚进行循环张拉,直至张拉位移S2小于注浆锚杆或锚索极限锚固力对应的张拉位移S1,从而保证锚固时伞型锚在注浆体初凝之前达到极限锚固力,实现浆与锚协同锚固;实施时,在锚杆或锚索全段套装隔离层后,将伞型锚安装在锚杆或锚索端部,安放至锚孔底部,然后开始注浆,且在注浆至锚孔孔口后,立即按上述控制标准完成循环张拉并锁定,即可实现伞型锚与注浆体的高效协同锚固。本发明中控制标准明确,实施方法简单,可大幅提高注浆伞型锚的极限锚固力,促进伞型锚在应急抢险加固与永久修复领域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7045.4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装式透水消能四面体堤防堵口构件及其建造方法,该构件包括四块透水消能面板和若干柔性扣件,所述的透水消能面板为预制面板,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透水消能面板密布多个孔洞;其中一块透水消能面板的三条边分别与其他三块透水消能面板的一条边对齐,其他三块透水消能面板的邻接边对齐,相邻两块透水消能面板的邻接边使用若干柔性扣件穿过邻接边附近预留的孔洞后锁紧,即可将四块透水消能面板拼装为正四面体结构的堤防堵口构件。本发明为快速组装构件,在正四面体抗冲稳定性高基础上,通过优化布置透水消能孔,既能减小过水断面,也能耗散水流能量,从而明显减小水流冲击力,显著减小堵口抛投流失率,提高堵口抢险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48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63056.0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砾石覆盖层工程特性室内模型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设备,属于土工试验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方法可以在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现场的同源砂砾石在试验室内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一系列的工程设计所需的参数,为保障大坝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降低工程造价做出了贡献。本发明还设计了能达到方法目的的测试设备,利用本设备采用现有技术的成熟的试验技术,即可得到工程设计所需的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488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063056.0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砾石覆盖层工程特性室内模型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设备,属于土工试验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方法可以在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现场的同源砂砾石在试验室内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一系列的工程设计所需的参数,为保障大坝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降低工程造价做出了贡献。本发明还设计了能达到方法目的的测试设备,利用本设备采用现有技术的成熟的试验技术,即可得到工程设计所需的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51688.1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温州市瓯江口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厚软土加固的散体‑半刚性组合桩复合地基及设计方法,该复合地基包括半刚性桩、散体桩、变形调节层、加筋褥垫层、深厚软基、坚硬岩土层;半刚性桩位于散体桩中部,与散体桩同轴,桩身穿过深厚软基,桩底入坚硬岩土层,桩顶上部设置变形调节层至加筋褥垫层底部;散体桩包裹在半刚性桩上段的外部,桩底置于深厚软基中;变形调节层位于半刚性桩顶部;加筋褥垫层位于软土层顶部。本发明利用散体桩的挤密、置换及排水功能,解决了单采用半刚性桩加固深厚软土存在的桩身质量控制难、桩侧负摩阻力大及桩土应力比偏高等问题,具有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加速软基固结沉降、协调桩土应力比及降低加固成本和节约工期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