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5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2602.5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D5/74 , E02D17/20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倒楔形膨胀预紧式岩体快速锚固装置及方法,属于工程岩体锚固防护技术领域。该发明利用锚头尾部安装的冲击单元冲击锚头滑动块使锚头楔形板在锚头滑槽内沿径向滑动并转动形成倒楔形结构,然后利用锚索对锚头滑动块的拉力使锚头挤压基岩钻孔孔壁形成锚固力,最后采用传力杆穿过锚头并将多个锚固单元串联形成大吨位锚固体系,具有安装速度快、吨位大、稳定耐久等特性,其次,通过锚固单元在基岩钻孔内膨胀预紧实现快速安装,无需进行二次张拉,减少了施工工序,最后,利用金属与岩体间的刚度差异形成倒楔形结构,充分发挥了岩体自身在高法向力下的抗剪强度优势,适用于边坡岩体崩塌前期的抢险以及地下洞室围岩大变形前期的锚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3586.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连通通道的鱼巢砖生态护岸结构,包括:鱼巢砖、植被系统以及坡面防护层,坡面防护层设于坡面土层表面,鱼巢砖置于坡面防护层,包括H型鱼巢砖和凸字形鱼巢砖,H型鱼巢砖呈上下交错、水平对齐布置,凸字形鱼巢砖与H型鱼巢砖呈凸凹拼接布置,H型鱼巢砖中部设有H型中空空间,上下表面设有与H型中空空间连通的主通道,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与中空空间连通的次通道,左上臂和右下臂内侧壁设有与中空空间连通的支通道;所述凸字形鱼巢砖内部设有凸字型中空空间,在凸出部分右侧壁设有与凸字型中空空间连通的边通道。本发明既可以保证坡面生态防护层在风浪、害堤动物作用下的整体稳定,还可以方便组装与更换、快速施工、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66826.0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岩体加固的大吨位多层伞型锚杆及应用方法,所述大吨位多层伞型锚杆包括多个伞型锚头、连接锚杆、约束杆、充气系统;伞型锚头包括圆台形滑块、锚片、水平导向块、膨胀限位环;伞型锚头之间通过锚杆相连,形成多层结构。圆台形滑块与锚片在内部相互贴合挤压,沿圆台形滑块表面滑动;水平导向块约束锚片只能沿径向张开。安装时,将闭合状态的大吨位多层伞型锚杆伸入锚孔中预定位置后,充气使膨胀限位环膨胀后抵住水平导向块,然后对锚杆进行张拉,带动圆台形滑块与锚片发生错动,挤压锚片径向张开并与孔壁挤压,直至达到预期的锚固力。本发明通过膨胀限位方法同步张拉多层伞型锚杆,可即时获取大吨位锚固力,安装便捷、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7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91729.9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溃口抢险的旋转式快速消能系统,包括消能装置和固定结构,所述消能装置包括转轴、叶轮和轴承,叶轮通过轴承与转轴相连,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装置和固定器,所述消能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固定器连接,所述固定器用于将消能装置固定在溃口水流中,叶轮在水流冲击下绕转轴旋转以快速消耗水流动能,具有水平和竖向两种布置形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溃口抢险的旋转式快速消能系统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利用水流冲击叶轮使其转动进行消能,可大幅降低水头和流速,使高流速下的堵口和截流成为可能,安装完成后可立即工作,操作简单,布置灵活,方便回收,可重复利用,环保节约,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62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227378.8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稳性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所述自稳性防汛构筑物包括供水系统、与所述供水系统连接的拼接式水袋组件,所述拼接式水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水袋管,水袋管的周身和端面分别设有周身连接单元和端面连接单元,至少两个水袋管通过周身连接单元和端面连接单元分别实现周身侧壁联排拼接和端面串接形成封闭式或线条状非封闭式的自稳性防汛构筑物,水袋管设有与供水系统连通的进水口,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水袋管排气阀控制开闭。本发明可增加有效的堤坝防洪高度或降低堤基的水力比降,显著提升堤防管涌与漫顶溃堤等险情的抢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30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292672.7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岩体快速加固的伞型锚,包括伞型锚锚头、连接杆;伞型锚锚头包括滑动机构、承力块、导向块、锚头主杆,锚头主杆从导向块中间的通孔中穿过后与滑动机构连接,滑动机构通过锚头主杆与连接杆相连,多个承力块上部分别插入导向块凹槽中,并与滑动机构侧面导轨完全贴合;安装时将收拢状态的伞型锚锚头和连接杆伸入锚孔中后,对连接杆进行张拉带动滑动机构挤压承力块使其向外张开并与孔壁挤压。本发明将锚杆的拉力转换为对岩体的挤压力,利用岩体较高的抗压强度获取较大锚固力。本发明适用深度大、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无需注浆、结构抗力大、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7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398331.8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植入式减压井降压排水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双层减压井管装置、反滤排水装置、内外井管旋转分离装置、锤击植入动力装置;所述双层减压井管装置包括嵌套设置的外井管和内井管,所述外井管为不锈钢实钢管,内井管为不锈钢透水花管,设于外井管内部,内井管将植入砂土层中;所述内井管旋转装置用于将内外井管分离,形成破土圆锥体受力自外井管向内井管转变;所述锤击植入动力装置通过锤击头与双层减压井管装置连接,向双层减压井管装置不断输送挤土植入动力。本发明利用减压井降排水的原理实现减小堤基土体水压力,起到洪水期治理管涌险情并监控堤防险情发展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4530.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折叠便携式充水围井,包括折叠式围护结构、隔透水结构和辅助配件,折叠式围护结构包括环形水囊、环向筋、进水口、出气口、排水口和导向杆,隔透水结构包括透水垫层、隔水层和固定件,辅助配件包括排水软管和高度尺,折叠式围护结构的环形水囊有多层,每层之间相互连通,通过进水口向水囊充水;安装时折叠式围护结构和隔透水结构平铺在管涌口周围,充水后升高至工作高度。本发明利用充水方式将配有环向筋的折叠水囊形成具有整体刚度的围井结构,同时利用隔透水结构防止管通周边地层的渗透破坏,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闭性和稳定性,工艺非常简单、结构轻便、人力即可搬运,抢险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3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20095.7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堤防快速堵口抢险专用的桩网抗冲设备及使用方法,该设备包括抗拔桩群、抗冲网、导索以及辅助桩。抗拔桩群包括预制钢桩、钢绞线以及钢绞线连接器;抗冲网的一条边连接有钢环,对边安装有配重块;导索包括一根固定导索和一根活动导索。使用时,先将数根预制钢桩压入口门两端的堤身,形成抗拔桩群;再将导索牵引横跨溃口,活动导索牵引抗冲网沿着固定导索滑动展开并固定,然后将固定导索与口门两端的抗拔桩群相连;最后将抗冲网逆流铺于溃口底部。本发明可将抗冲网堵口过程中所受冲击力传递至堤基深部,形成堤基-桩-网协同抗冲效果,可为进占堵口提供较大抗冲力,可大幅度提高堵口抢险效率,适用于中小型溃口快速抢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1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05834.0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土体原位测试的上拔式剪切探头,包括拉力传感器、中心杆、圆锤接头、两块一字型剪切板、两个支撑杆、剪切板固定块、承压块、滑移杆,拉力传感器与中心杆上端连接,中心杆下端与剪切板固定块连接,滑移杆上端与剪切板固定块下端连接,圆锥接头与滑移杆下端连接,两块一字型剪切板对称设于中心杆两侧,且两块一字型剪切板的一端转动设于中心杆中下段,剪切板固定块位于一字型剪切板下方,承压块滑动套设在滑移杆外侧,支撑杆的一端与一字型剪切板的底面铰接,另一端与承压块铰接。本发明可通过上拔力方式连续、快速、准确测的土体的剪切力,通过剪切力获得土层工程性质,该探头成本低、试验操作简单、影响因素少、测试成果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