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7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4663.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7/1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埋隧洞施工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将管段施工风险分层定量评估技术,判断深埋长隧洞施工风险因素权重,借助模糊理论分析方法使用隶属度函数量化不同层级间要素的关联性,此项技术在评估的过程中既考虑到事故发生的后果,也虑及风险发生概率,评估过程客观、全面,可为深埋长隧洞工程建设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516111.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坝施工BIM模型编码方法。包括结合设计与施工边界条件对大坝整体BIM模型分层分级进行模型分割,得到各浇筑仓BIM模型;定义各浇筑仓BIM模型的命名规则;调整各浇筑仓BIM模型名称节点在模型结构树上的位置关系;根据条件更新编码;根据条件更新模型和编码;得到大坝各浇筑仓的全局唯一性标识码;实现基于各浇筑仓BIM模型为载体及其全局唯一性标识码的几何、非几何要素映射。本发明利用大坝施工BIM模型作为准确描述大坝各项几何特征与非几何特征的信息输入载体的技术路线,从而实现以模型中的每一浇筑仓模型为载体,实现任一浇筑仓时空特征信息、浇筑先后关系等非几何信息要素与几何特征信息的一一映射。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02548.6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景建模与BIM的水利水电场内交通规划组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场地开挖三维模型;步骤二: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开挖模型进行精细化剖分处理和规划分区;步骤三:结合分区及场地条件组织场内运输路线初步方案;步骤四:基于BIM软件进行开挖转运过程模拟,整理分析道路运输强度;步骤五:采用Delphi法进行方案合理性评价;步骤六:设计方案调整;步骤七:整理仿真结果,形成道路运输强度数据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场内交通规划组织与道路设计所存在的线路功能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具有精确模拟各分区转运强度与工程量,提升场内交通规划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减小工程投资增加的风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21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762358.7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跨越泥石流沟的棚洞结构及施工方法,若干所述的立柱(1)沿棚洞纵向等间距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设有连续墙,在所述的立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纵梁(2),所述的横梁(3)位于底板中并与棚洞两侧的立柱(1)底部连接,在棚洞顶部所述的纵梁(2)之间搭接有顶板(4),在所述的顶板(4)与所述的连续墙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水层(5),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棚洞顶部结构易被泥石流磨蚀、冲毁的缺点,具有经久耐用,施工便捷,易于维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35831.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BM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盾式TBM穿越软岩洞段预应力锚固的施工方法,在管片被动支护的基础上,以预应力措施为核心进行主动支护的施工方法,在保证TBM掘进的同时,快速完成预应力锚杆的施工,降低成型管片由于软岩大变形造成的错台、破损风险以及后续进行修复的风险,保证TBM穿越高地应力软岩洞段的施工质量,极大的发挥护盾式TBM穿越软弱破碎等复杂地层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在相对有限的洞内作业空间和已有管片支护施工流程中,防止出现管片的变形和TBM的后配套卡机的技术问题,实现对后期变形围岩主动支护措施进行施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002548.6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景建模与BIM的水利水电场内交通规划组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场地开挖三维模型;步骤二: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开挖模型进行精细化剖分处理和规划分区;步骤三:结合分区及场地条件组织场内运输路线初步方案;步骤四:基于BIM软件进行开挖转运过程模拟,整理分析道路运输强度;步骤五:采用Delphi法进行方案合理性评价;步骤六:设计方案调整;步骤七:整理仿真结果,形成道路运输强度数据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场内交通规划组织与道路设计所存在的线路功能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具有精确模拟各分区转运强度与工程量,提升场内交通规划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减小工程投资增加的风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99700.9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同一数据源的混凝土坝施工仿真进度动态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基于3DEXPERIENCE平台建立混凝土坝三维设计模型,利用快速分缝分仓分层工具根据规则表单对混凝土坝三维设计模型进行分割形成混凝土坝深化施工模型;S200、根据混凝土坝深化施工模型浇筑块的特征属性生成数据表格,施工进度仿真系统根据数据表格进行分析计算获得仿真信息和仿真结果;S300、将仿真信息关联到3DEXPERIENCE平台数据库中;S400、根据不同施工方案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不同施工方案对应的仿真信息和仿真结果,选取较优的施工方案;S500、基于3DEXPERIENCE平台创建混凝土坝施工进度三维动态可视化交互窗口。该方法利用3DEXPERIENCE平台实现了混凝土坝的同一数据源深化处理,处理过程简易明了、耗时大幅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57625.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包括铺设在混凝土内的两根冷却水管,两根冷却水管呈蛇形布置形成若干个交替排列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两根冷却水管相互嵌套在一起,一根冷却水管凸起结构依次插入对应的另一根冷却水管凸起结构内,两根冷却水管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分别位于混凝土的两端,且混凝土的一端设有一根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和另一根冷却水管的出水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冷却方法。本发明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在通水过程中无需改变水流方向,使各部位混凝土温降幅度更为均匀,有效减小混凝土各部位温差及温度应力,降低发生温度裂缝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8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62394.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能耗分析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部分;数据平台:存储定额、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配置的数据资料和工程相关的其他资料;数据存储模块:将施工项目的各项作业工程量与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配置的信息关联并存入数据库;计算分析模块: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各项作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能耗分析结果;成果输出模块:按照制定的要求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和图像的格式输出;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繁琐、效率低下,而且不便于校核检查的缺点,具有同一工程多方案的能耗分析,从而确立最优设计方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11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02126.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涉及多种运输方式的水电设备物流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在多图层上建立节点‑路径网络拓扑结构,将水陆联运、中转等复杂的运输方式抽象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点线关系,继而建立模型,运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出最优解,解决了调度人员长期困扰的重大件水利机电设备的运输路径进行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涉及多种运输方式的水电设备物流路径优化装置、一种存储有涉及多种运输方式的水电设备物流路径优化程序的一种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来执行前述方法,适于在水电行业物流项目中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