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水面预制平台重力桩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2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48092.7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港口水面预制平台重力桩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基础结构,包括重力桩基座、重力桩和预制平台,重力桩基座中部开设有灌浆孔,重力桩底部固定在灌浆孔内,重力桩桩身与重力桩基座之间填充沙袋;预制平台设置在重力桩顶部,重力桩与预制平台采用抱箍装置连接。重力桩灌入重力桩基座后,重力桩与重力桩基座之间的间隙采用沙袋填充,既保持了重力桩桩身稳定性,也符合环保要求;填充沙袋表面处敷设一层防冲刷砂被,以减小波浪海流冲刷对重力桩基础的影响。重力桩基座安装完后,依次安装重力桩、填充沙袋及防冲刷沙被等设施,相比于传统的打入桩,本发明的基础结构无需打桩,减少对海洋地质的影响,同时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地下核电站事故工况下扩散至大气环境的放射性气体活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533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784831.1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核电站事故工况下扩散至大气环境的放射性气体活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通过调研现有文献资料,建立地下核电站放射性气体扩散数据库;查阅资料获取逸出地下核电站安全壳的反应堆厂房洞室内每种放射性核素源项数据;确定放射性气体由反应堆厂房洞室扩散至大气环境的所有扩散路径,计算通过每条所述扩散路径的每种放射性气体浓度;依次评价每条路径中放射性气体在各个扩散环节中的扩散行为,得到每种放射性核素扩散到达大气中的放射性活度。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地下核电站放射性气体扩散评价体系,有很强的通用性,易于通过编程形成计算软件,便于用户的使用和二次开发,为地下核电站选址、应急计划的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

    一种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气载放射性源项精确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802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0955665.7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气载放射性源项精确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具体的地下核电站反应堆,进行堆芯燃耗计算;2)根据地下核电站燃耗数据库确定放射性活度最大燃耗点;3)计算由燃料释放到压力容器内的放射性物质种类及活度;4)计算由压力容器释放至反应堆厂房的放射性物质活度;5)计算由厂房释放至地下洞室的放射性物质活度随时间的变化;6)评估地下核电站洞室工程措施和天然屏障,计算进入大气的放射性物质活度;7)计算最终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活度。本发明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通过高效、精细的燃耗计算理论及天然围岩屏蔽计算模型,实现定量评价地下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气载放射性源项的扩散行为。

    地下核电站事故工况下扩散至大气环境的放射性气体活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5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84831.1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核电站事故工况下扩散至大气环境的放射性气体活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通过调研现有文献资料,建立地下核电站放射性气体扩散数据库;查阅资料获取逸出地下核电站安全壳的反应堆厂房洞室内每种放射性核素源项数据;确定放射性气体由反应堆厂房洞室扩散至大气环境的所有扩散路径,计算通过每条所述扩散路径的每种放射性气体浓度;依次评价每条路径中放射性气体在各个扩散环节中的扩散行为,得到每种放射性核素扩散到达大气中的放射性活度。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地下核电站放射性气体扩散评价体系,有很强的通用性,易于通过编程形成计算软件,便于用户的使用和二次开发,为地下核电站选址、应急计划的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

    港口水面预制平台重力桩基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59408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077776.5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港口水面预制平台重力桩基础结构。该基础结构,包括重力桩基座、重力桩和预制平台,重力桩基座中部开设有灌浆孔,重力桩底部固定在灌浆孔内,重力桩桩身与重力桩基座之间填充沙袋;预制平台设置在重力桩顶部,重力桩与预制平台采用抱箍装置连接。重力桩灌入重力桩基座后,重力桩与重力桩基座之间的间隙采用沙袋填充,既保持了重力桩桩身稳定性,也符合环保要求;填充沙袋表面处敷设一层防冲刷砂被,以减小波浪海流冲刷对重力桩基础的影响。重力桩基座安装完后,依次安装重力桩、填充沙袋及防冲刷沙被等设施,相比于传统的打入桩,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结构无需打桩,减少对海洋地质的影响,同时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