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820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82271.6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普罗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城镇电能质量监测用安全技术设备,涉及电力设备领域。该新型城镇电能质量监测用安全技术设备,包括检测仪本体、检测导线,所述检测仪本体的输入端与检测导线电连接,所述检测导线远离检测仪本体的一端与连接夹持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夹持装置上连接有定位锁紧装置,所述连接夹持装置上设置有输电线定位装置。该新型城镇电能质量监测用安全技术设备,通过夹持凹槽的弧形面开设角度为倾斜开设,并且夹持凹槽的凹槽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度,可在输电线路与线夹一和线夹二卡接后与夹持凹槽进行贴合,可使夹持凹槽的凹槽与输电线路相适配可增加夹持块与输电线路的接触面积,减少电路虚接情况的发生,并高连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321592.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普罗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室内高精度三维无线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运用往返到达时间RTTOA进行两两基站间的通信来测定飞行时间来确定基站间的距离;再运用往返到达时间RTTOA进行双向飞行时间的测量,计算出标签到基站的平均飞行时间;计算出信号从标签到各基站的传输时长,则标签到基站的距离为信号的传输时长和信号的传播速度的乘积;利用十轴运动姿态传感器算出三轴运动加速度、三轴角度、三轴磁场角度这三个参数,进行参数的解算;判断并剔除非临近基站的定位信息,获取标签的定位数据;将构建标的坐标系结合3D模拟环境,来完成定位以及定位在3D模拟环境中精准显示定位数据。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可以有效的克服多径效应,在非视距环境中定位精度稳定在10cm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21592.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普罗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室内高精度三维无线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运用往返到达时间RTTOA进行两两基站间的通信来测定飞行时间来确定基站间的距离;再运用往返到达时间RTTOA进行双向飞行时间的测量,计算出标签到基站的平均飞行时间;计算出信号从标签到各基站的传输时长,则标签到基站的距离为信号的传输时长和信号的传播速度的乘积;利用十轴运动姿态传感器算出三轴运动加速度、三轴角度、三轴磁场角度这三个参数,进行参数的解算;判断并剔除非临近基站的定位信息,获取标签的定位数据;将构建标的坐标系结合3D模拟环境,来完成定位以及定位在3D模拟环境中精准显示定位数据。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可以有效的克服多径效应,在非视距环境中定位精度稳定在10cm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209640497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190838.X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长春工业大学 , 吉林普罗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定位装置,包括本体和第一直板,所述第一直板的内腔固接有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滑块的外侧固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直杆的顶面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第二直板,所述螺栓与第二直板螺纹连接。该便于安装的无线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一挡板的连接配合,使安装好的装置在受到碰撞时,减少无线定位装置受到的伤害,解决了无线定位装置安装后,容易在碰撞时损坏的问题,通过第三弹簧、第一直杆和第一滑块的连接配合,使无线定位装置在安装时,十分的方便,而且安装完成后,也方便拆卸检查,解决了原有的无线定位装置不方便安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18651.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微网协调控制方法,涉及多微网协调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多微电网模型构建、决策数学模型构建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构建三个部分;其中,多微电网模型由一个风力发电的分布式电源,一个公共的储能系统,一组恒温控制负荷如园区恒温系统、制热系统和制冷系统等,以及一组园区负荷组成的新型微电网模型;其中,决策数学模型采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其中,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采用AC算法进行构建。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微网协调控制方法以多微电网经济运行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实现微电网经济调度优化,而且算法训练时间更短,算法模型给出的调度策略经济效益更高,可以有效地降低风电波动性对微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7187.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电交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电交易的目标调度模型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绿电实际用电或者发电情况,对数据进行接收,根据接收的数据对其进行转换,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后的数据经过数据融合处理,融合处理后的数据反馈至模型数据源管理模块,对数据源进行整理,结算模块对其进行结算操作。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该结算方法,在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再进行反馈整理,从而方便后续的结算,同时也方便对数据的对比和配置操作,以此方便对绿电交易时的审核操作,提高了该方法使用时的数据精确度,提高了该方法的容错率,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1861.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省储源云汲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搜索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通过使用混沌初始化策略,提高了样本的群体质量。混沌初始化策略利用混沌序列的遍历性和随机性,使得初始种群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搜索空间内,从而避免了种群早期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同时,将正余弦策略和自适应高斯‑柯西混合变分扰动策略引入到北方苍鹰搜索算法中,这两种策略分别利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和高斯‑柯西分布的随机性,对个体进行适应性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61536.1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15/00 , H02J7/34 , G06Q50/06 , C25B1/02 , C25B9/65 , C25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属于能源规划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超级电容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组成的混合储能,去解决风电并网中间接性波动的容量策略。首先,利用经验模态法将风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了直接并网的低频分量和混合储能平抑的高频分量;即而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平抑风电波动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且利用机会补偿成本的方法解决因高频分量带来的负向波动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策略的有效性,为风电功率波动的平抑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12356.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近端策略梯度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首先,对于包含电、热、气、氢、冷的大型IES系统,创建其各个能源及储能设备模型;其次,以碳交易成本和设备运维成本构成的总成本最低与系统实际的碳排放量最少构建双目标的目标函数,并与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结合构建奖励函数进行调度;最后,通过单一目标的总运行成本为奖励函数与双目标进行对比测试。本发明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采用了模糊隶属度函数构造双目标的奖励函数,同时考虑了碳排放和运行成本两个方面,即综合考虑了系统的经济和低碳性,对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方法有效的规避了单一成本目标对碳排放量影响不够造成的问题,具有高效性与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4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9619.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透雾平视显示系统,属于人工智能领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生成模块、能见度检测模块、指令生成模块、灯光控制模块、透雾模块、平视显示模块;系统通过采集车辆前方的视觉图像,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定位而获取的视线方向,对视觉图像进行去雾分割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投射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本发明通过去雾算法与虚拟融合技术相互结合,实现了在大雾天气下对于驾驶员视野范围的路况信息进行虚拟呈现,保证了大雾天气下的驾驶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