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板坯连铸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公开(公告)号:CN202052915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089500.9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薄板坯连铸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它的工作表面包括平面区域(2)和曲面区域(3),平面区域(2)位于工作表面的中部,其中所述铜板的总宽度为50~110mm,高度为800~1200mm,厚度为50~100mm,铜板平面区域(2)和曲面区域(3)在横截面方向上以相切方式光滑连接;铜板边角部厚度最大,横截面中心线处厚度最小,它们之间的厚度差H为2~9mm;所述铜板的内部均匀分布有3~6个规格相同的圆管型冷却水道(5)。本实用新型的窄面铜板浇注的薄板坯的边角部为圆弧角过渡型,铸坯边角部的温度更高,弯曲和矫直过程中受到的应力更小,可有效抑制铸坯角横裂发生。

    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141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92626.X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凝固和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该支撑辊装置包括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可移动轴承座(2)、轴承座移动轨道(3)、轴承座的把持机构(4)、铸机的内弧或外弧框架(5);在铸机的水平段的内弧和/或外弧框架(5)上设有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该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的支撑面与带倒角连铸坯(6)与内/外弧大面相接的较小的钝角(7)相接触并挤压,使得该较小的钝角(7)被挤成两个较大的钝角(8-1、8-2)。本发明的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可在完全控制和消除角部横裂纹的情况下,达到优化铸坯角部形状、消除板材边部直裂的目的。

    一种连铸坯用的震动锤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470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12579.8

    申请日:2013-09-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坯用的震动锤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连铸坯用的震动锤装置,包括锤头(1)、运动杆(2)、固定把持机构(3)以及动力驱动系统(4),其中,所述固定把持机构(3)固定在铸坯(5)凝固的中后期区域,位于相对方向的锤头(1)通过运动杆(2)安装在所述固定把持机构(3)上并与铸坯(5)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运动杆(2)与动力驱动系统(4)相连。本发明由于采取了锤击的方式取代接触式振动,在坯壳较厚的凝固末期,震动被传入铸坯芯部的效果更好,有利于破碎和细化中心等轴晶,有效改善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同时避免了凝固末端铸轧所造成的轧制裂纹的产生。

    一种抑制连铸板坯表面纵裂纹的方法及结晶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64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32293.1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连铸板坯表面纵裂纹的方法及其结晶器,适用于厚度100~450mm的板坯,该结晶器包括一对宽面铜板和一对窄面铜板,所述宽面铜板的工作面上部由居于铜板中部的曲面区(1)和居于铜板两侧的平面区(2)组成,下部由平面区(3)构成,在曲面区(1)上距宽面铜板上缘60~120mm的部分为弯月面区域,通过如下方式提高结晶器宽面铜板的弯月面区域的锥度:在拉坯方向上,曲面区(1)的凹下深度D2连续降低,使结晶器上部区域的板坯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确保弯月面区域的最大锥度达到0.8%/m~2.0%/m。本发明的结晶器,有利于减少初始凝固坯壳与铜板之间的气隙,提高凝固坯壳的厚度、强度及其生长的均匀性,达到防止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目的。

    一种改进的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32773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10134294.8

    申请日:200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领域,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一个保持高频、小振幅振动的晶核发射器浸入铸造或连铸前的金属液(9)中,使得在晶核发射器前端迅速形成大量的固相晶核(8);上述晶核(8)被弹射到金属液(9)中,形成其后金属凝固过程中生成大量等轴晶的晶核(8);其改进在于:所述晶核发射器为连续进入上述金属液(9)的自耗式金属冷料(2)。本发明可以简化设备和工艺流程,既能够降低结晶器内金属液过热度,又促进凝固晶核的形成,从而提高连铸坯等轴晶率,以达到明显改善连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减少偏析的目的。

    一种改进的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85553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34294.8

    申请日:200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领域,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一个保持高频、小振幅振动的晶核发射器浸入铸造或连铸前的金属液9中,使得在晶核发射器前端迅速形成大量的固相晶核8;上述晶核8被弹射到金属液9中,形成其后金属凝固过程中生成大量等轴晶的晶核8;其改进在于:所述晶核发射器为连续进入上述金属液9的自耗式金属冷料2。本发明可以简化设备和工艺流程,既能够降低结晶器内金属液过热度,又促进凝固晶核的形成,从而提高连铸坯等轴晶率,以达到明显改善连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减少偏析的目的。

    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141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2626.X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凝固和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该支撑辊装置包括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可移动轴承座(2)、轴承座移动轨道(3)、轴承座运动的把持机构(4)、铸机的内弧或外弧框架(5);在铸机的水平段的内弧和/或外弧框架(5)上设有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该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的支撑面与带倒角连铸坯(6)与内/外弧大面相接的较小的钝角(7)相接触并挤压,使得该较小的钝角(7)被挤成两个较大的钝角(8-1)和(8-2)。本发明的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可在完全控制和消除角部横裂纹的情况下,达到优化铸坯角部形状、消除板材边部直裂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