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流变橡胶智能滑动轴承结构及其制造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08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405963.4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橡胶智能滑动轴承结构及其制造与控制方法,属于智能滑动轴承领域。该智能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轴承盖、磁流变橡胶轴套、导磁轴、自感知组件、控制组件构成。本发明具有界面接触力原位自感知能力和磁控摩擦特性,能够自动在线测量轴套‑轴的表面/界面全域接触三维力,并输出与轴承界面滑动接触力、接触位移对应的界面空间电阻关系,自主判断界面各区域的干摩擦、边界润滑、混合润滑接触状态,然后自适应预测调整各独立励磁线圈电流来控制轴套‑轴界面各区域接触参数,从而实现轴承摩擦系数与振动状态的在线调控。本发明可提高橡胶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在减摩减振与抗磨降噪具有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肌肉实时监测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87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1226.5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肌肉实时监测分析系统,属于医疗健康检测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下肢外骨骼机体、表面肌电传感器、加速度信号传感器、小型显示器、报警声发声装置及数据采集分析装置;其中,表面肌电传感器用于采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信号;加速度信号传感器用于测量步行时小腿的加速度值;数据采集分析装置用于采集并处理肌电信号与加速度值,据此计算并输出当前肌肉疲劳程度与步态稳定性;显示屏与发声装置用于在系统探测到此时肌肉进入疲劳状态或步态不稳定时及时对使用者进行提示。

    一种基于管柱声场特性的油井动液面深度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86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127116.0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管柱声场特性的油井动液面深度探测器,属于石油生产中井下深度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管接头、泄压部件、外壳部件、扬声器部件、密封顶盖部件、信号处理装置;管接头通过细牙螺纹与泄压部件联接,泄压部件与外壳部件通过细牙螺纹联接,外壳部件与扬声器部件通过细牙螺纹联接,密封顶盖部件通过细牙螺纹与扬声器部件联接,密封顶盖部件与信号处理装置通过螺栓联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油井内部管柱声场的特性,测得油井中液面高度,为油井作业提供相关数据支撑。此外,本发明结构紧凑,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适应于各种复杂的油井测量环境。

    一种磁流变橡胶智能滑动轴承结构及其制造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0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5963.4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橡胶智能滑动轴承结构及其制造与控制方法,属于智能滑动轴承领域。该智能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轴承盖、磁流变橡胶轴套、导磁轴、自感知组件、控制组件构成。本发明具有界面接触力原位自感知能力和磁控摩擦特性,能够自动在线测量轴套‑轴的表面/界面全域接触三维力,并输出与轴承界面滑动接触力、接触位移对应的界面空间电阻关系,自主判断界面各区域的干摩擦、边界润滑、混合润滑接触状态,然后自适应预测调整各独立励磁线圈电流来控制轴套‑轴界面各区域接触参数,从而实现轴承摩擦系数与振动状态的在线调控。本发明可提高橡胶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在减摩减振与抗磨降噪具有应用前景。

    基于奇异值谱流形分析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5798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61446.3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故障诊断、模式识别技术等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奇异值谱流形分析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齿轮箱的故障振动信号并预处理,形成多个一维原始振动信号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处理,得到多个二维矩阵;对重构的二维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二维矩阵的奇异值谱;计算奇异值谱的斜率获得奇异值谱流形特征;采用该特征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将待测齿轮箱的振动信号数据输入故障诊断模型,输出待测齿轮箱的故障诊断分类结果。本发明采用奇异值谱流形分析来实现对齿轮箱故障数据的特征提取,能够有效提取信号成分的变化趋势,去除噪声的影响,增强特征对故障的表征能力,能够提高齿轮箱故障诊断的精度。

    一种仿生全踝关节置换假体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294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42914.5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全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胫骨端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结构、胫骨端假体、距骨端假体和距骨端多孔结构;胫骨端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结构、距骨端多孔结构与骨接触面采用弧形设计,大量降低植入骨切除量,可尽量保留患者的骨质,对原本的骨质破坏少,防止了应力集中,减少了假体下沉的风险;采用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结构与骨接触,一方面降低了接触面弹性模量,防止了应力屏蔽造成骨溶解,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多孔结构,多孔结构内部连通性良好,有助于体液的流动与营养物质的运输,能良好的刺激成骨分化与骨长入,加速全踝关节置换物与患者骨融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一种基于包裹式原理的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196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517281.0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精密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包裹式原理的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方法,包括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热误差预测模型,根据10折交叉验证法划分数据集,将训练数据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将测试集的数据输入完成训练的模型,得出10折交叉验证的平均均方根误差,计算代价函数;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超过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最近50次迭代的代价函数值一致,若是则输出最优关键温度点、最优的核函数参数以及平衡参数,训练得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最优热误差预测模型,否则利用二进制鲸鱼优化算法继续寻优;本发明可以建立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热误差预测模型,能更加有效补偿机床热误差,最终显著提高机床加工精度。

    一种紧凑型多通道多流体热交换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99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407257.8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紧凑型多通道多流体热交换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方法,首先给出了几种三周期极小曲面的函数表达式,采用该算法可以建立热交换装置中的流体通道;然后给出了通道的体积分数控制方法,通过各通道的热量需求,确定函数参数;最后,建立了多通道紧凑型热交换装置的模型,并指出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增材制造工艺,一体化成形该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多种流体在紧凑空间中的热交换,内部的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结构因其优良的拓扑构型,具有消除热应力、提高热交换装置热疲劳寿命的特性,适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汽车发动机的油液冷却或燃料预热等领域。

    一种物料加工用研磨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3637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54348.5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加工用研磨处理装置,所述入料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入料件上具有入料通道,所述盒体上具有储料腔,所述盒体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储料腔与所述入料通道连通,所述盒体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出料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盒体,并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储料腔内;所述过渡盘的轴心处具有过渡孔,所述过渡盘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盘上具有多个漏料孔,所述研磨盘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研磨盘传动连接,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达到提升研磨设备研磨出的物料细度的目的。

    陶瓷/聚合物连续梯度多孔支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6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74029.X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陶瓷/聚合物连续梯度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组织工程骨支架技术领域。多孔支架结构采用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设计,支架结构、体积分数可控。连续梯度材料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羟基磷灰石粉末和光敏性PLA树脂混合浆料为材料,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含有0%~30%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梯度聚乳酸层,外部高体积分数的HA/PLA促进细胞黏附提高骨长入能力;纯PLA支架通过3D打印立体光固化成型法制备,采用等离子清洗工艺活化支架表面,外层具有陶瓷材料成分的浆料采用溶液浸渍附着于支架表面,采用离心装置去除孔隙中的多余浆料,采用紫外光(波长范围360‑410nm)照射固化。本发明采用连续梯度克服传统复合材料在材料界面处性能急剧转变导致分层的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