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6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7224.1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工制作实验用DAS光纤传感器的方法,其包括准备用作光纤传感器内芯的圆柱棒;定下光纤在圆柱棒上螺旋缠绕的螺距,然后准备若干张尺寸相同的矩形纸,在矩形纸上画出矩形的对角线;将矩形纸依次包贴到圆柱棒上,并保证圆柱棒上各张矩形纸的对角线端部依次连接;用绑带将光纤的一端固定在圆柱棒的第一端上,然后沿矩形纸的对角线缠绕光纤,缠绕结束后再在圆柱棒的第二端用绑带固定光纤;去掉矩形纸,并用免钉胶将光纤粘固在圆柱棒上;用热缩管对光纤和圆柱棒进行封装加固。本发明能保证光纤按设定的螺旋角缠绕在圆柱棒上,并能让光纤紧贴固定在圆柱棒上,同时具有较高的制作效率,且制作成本低,能很好的满足实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37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85126.2
申请日:2023-12-07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桥体振动监测方法,其包括沿桥体长度方向布置桥体监测光纤,再反向布置背景噪声监测光纤,返回的背景噪声监测光纤在箱梁孔内沿桥体长度方向松弛布置;通过光源向桥体监测光纤和背景噪声监测光纤发送探测光信号,通过解调仪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桥体监测光纤感测到的综合振动信号和背景噪声监测光纤感测到的背景噪声,再用综合振动信号减去背景噪声,得到桥体真实振动信号。本发明基于光纤传感的桥体振动监测方法,其光纤布置方式能避免了对桥体结构的破坏,且由于布置了背景噪声监测光纤,在信号处理时能消除桥体监测光纤感测到的背景噪声,从而能提高对桥体振动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6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7206.3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DAS光纤传感器芯棒材料及光纤螺旋角度的方法,包括矩形实验箱并埋设螺旋光纤传感器,布置主动激发震源,将螺旋光纤传感器与DAS解调仪相连,依次进行A组、B组、C组、D组和E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控制拉绳使重物块从不同的高度掉落到第二层土壤表面中心,DAS解调仪解调出螺旋光纤感测到的三分量振动信号并保存,分析所保存的三分量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找到强度最大的三分量振动信号对应的螺旋光纤传感器,该螺旋光纤传感器的芯棒材料及光纤螺旋角组合即为所需。本发明方法能准确的找到芯棒材料及光纤螺旋角度的最佳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02982.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 重庆市勘测院智能城市空间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建筑主体高度提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读取建筑轮廓数据,根据建筑轮廓离散化高程采样点,记录平面坐标和属性ID,并按格网组成采样批次;步骤S2、基于三维平台加载实景三维数据,读取批次采样文件,在正射视角下对本批次内采样点进行高程采样,并写回采样批次文件;步骤S3、根据每个建筑轮廓内采样点高程进行高程梯度分层,再对各梯度搜索边界和误差过滤,并根据各梯度的高程、空间拓扑关系、点密度提取建筑主体顶高;步骤S4、结合建筑实体三维模型或DEM获取建筑底高;步骤S5、根据建筑主体顶高与建筑底高之差得到建筑主体高度。本发明在大范围快速提取建筑主体高度方面有较好适应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801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129946.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阈值约束的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空间信息提取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数据文件进行格式转换,提取多个坐标点;2.选择多个坐标点中的关键点进行数据抽稀处理,得到抽稀后的范围线、结构外边线和施工红线;3.将抽稀后的范围线、结构外边线和抽稀后的施工红线,通过编程调用数据库,读取数据进行空间关系对比;4.根据空间关系对比的结果,判断涉轨建设项目的施工是否入侵到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完成对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部空间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本发明可以解决对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的空间信息进行分析时,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91615.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规划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空间场景;根据所述三维空间场景,获得三维空间管控面;根据所述三维空间管控面,获得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根据所述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获得建筑高度三维控制值。该方法能够基于三维空间场景,通过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获得建筑高度的三维控制值,提升了控制建筑高度的精度,提高了建筑高度控制结果的可视化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装置及服务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8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810741.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结构变化的实景三维模型数字水印添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数字水印的高程异常因子;S2、根据数字水印的高程异常因子构建数字水印空间结构表达模型;S3、使用数字水印空间结构表达模型对实景三维模型进行不规则三角网重构;S4、基于重构后的不规则三角网,结合影像数据进行模型纹理映射,完成基于结构变化的数字水印添加。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基于模型纹理的重新映射投影技术对实景三维模型添加数字水印,会导致模型纹理遮盖和数据损失的技术问题,可以充分保障实景三维模型原有模型纹理信息的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1063179.5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的虚拟基坑开挖方法,属于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本发明在已有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基础上,针对用户对于市政设施管理、工程建设勘察等的了解场地、道路等地面以下现状情况的需要,实现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的虚拟基坑开挖的功能方法,解决了三维场景下的地上地下不同类型数据的基坑开挖和可视化叠加难题,能够有效的通过三维可视化方式辅助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9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0497027.X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与照片融合方法,属于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首先拍摄建筑环境,并记录照片相机参数;然后制作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并加载到三维场景中;接着设置三维场景中的虚拟相机参数,输出三维模型图像;最后混合三维模型图像与照片,得到混合图像。本发明可以精确提取出建设工程的形状轮廓;能较好的判断现实照片中各物体与建设工程的相对关系,解决手工操作空间关系不准确问题;本发明通过三维模型和现实照片的整合,能够开创性的应用在城市重大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未来形象展示、城乡规划和管理、地产商业宣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02236.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薛梅 , 陈翰新 , 向泽君 , 袁轶 , 王俊勇 , 刘局科 , 葛余超 , 孔维彬 , 王国牛 , 李锋 , 何兴富 , 王阳生 , 李响 , 唐相桢 , 陈光 , 邱月 , 胡章杰 , 蓝图 , 李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实时匀色方法,首先遍历实景三维模型的所有瓦块,读取每一个瓦块的节点信息,获得所有细节层次模型;其次,获取每个细节层次模型的渲染状态集,为每个渲染状态集增加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然后,利用编程语言,在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中编写不同的匀色算法,并将编写后的调整参数作为一致性变量发送至外部可视化程序;最后,在三维平台的当前渲染视口下选择需要匀色的瓦块和匀色算法,在外部可视化平台中根据选择的匀色算法调整一致性变量,查看调整结果。基于可视化平台,不需要对实景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进行匀色处理,就可以实现对实景三维模型的匀色结果的展示,方便操作人员对匀色参数进行实时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