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151329.3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的砂轮磨耗磨损率测量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通过拟合砂轮磨损前后的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分布矩阵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分布矩阵,得到砂轮磨粒磨损高度分布矩阵,可求解砂轮磨耗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51330.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磨粒随机特性的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砂轮磨削面展开为二维圆环平面,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为等腰梯形平面,以等腰梯形平面构建方形矩阵,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形状和朝向等不同的信息,实现砂轮多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1344.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磨粒微观几何模型计算不同磨损状态下磨粒几何参数,提出了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研究了砂轮磨损对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以及齿距偏差的影响规律。其中,通过不同砂轮半径磨粒的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齿廓倾斜偏差;通过相同砂轮半径、不同转角位置测点的磨粒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螺旋线偏差;而由于前序切削轮齿的齿厚同样会受到磨损的影响,齿距偏差与砂轮磨损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即本发明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在磨粒微观层面上对砂轮磨损进行分析,揭示砂轮磨损对齿面误差的影响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151330.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磨粒随机特性的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砂轮磨削面展开为二维圆环平面,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为等腰梯形平面,以等腰梯形平面构建方形矩阵,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形状和朝向等不同的信息,实现砂轮多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51329.3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的砂轮磨耗磨损率测量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通过拟合砂轮磨损前后的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分布矩阵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分布矩阵,得到砂轮磨粒磨损高度分布矩阵,可求解砂轮磨耗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098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176090.4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风力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其步骤为:1)通过实验获取最大风能捕获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曲线;2)对发电机电磁转矩进行建模分析;3)在最大功率跟踪状态时对传动链模型进行分析;4)确定最佳输出功率与感应电机同步速度之间关系,并建立查找表;5)为系统设计一种自适应控制器。本发明不需要用测量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以及风力大小和方向,就可以实现风力发电机在低风速时的最大功率跟踪。由于风的大小和方向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很难保证一直不变,准确测量过程复杂并提高了系统成本。因此,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常规风力发电系统需要测量风力大小和方向所面临的测量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151344.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磨粒微观几何模型计算不同磨损状态下磨粒几何参数,提出了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研究了砂轮磨损对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以及齿距偏差的影响规律。其中,通过不同砂轮半径磨粒的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齿廓倾斜偏差;通过相同砂轮半径、不同转角位置测点的磨粒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螺旋线偏差;而由于前序切削轮齿的齿厚同样会受到磨损的影响,齿距偏差与砂轮磨损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即本发明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在磨粒微观层面上对砂轮磨损进行分析,揭示砂轮磨损对齿面误差的影响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0802.2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杆蜗轮副传动过程中动压油膜厚度的测量方法,搭建底部能够移动的、用于调整蜗杆蜗轮副静态油膜厚度的蜗杆蜗轮副电阻测量平台;基于测量平台得到静态条件下油膜厚度和电阻的数据点集,建立油膜厚度和电阻之间的映射关系;蜗杆蜗轮副实际传动过程中,测量蜗杆蜗轮副的电阻,通过油膜厚度和电阻之间的映射关系,反求得到动压油膜的厚度,实现蜗杆蜗轮副动压油膜厚度的测量,本发明通过建立测量平台,采用调整静态油膜厚度的方法,获得油膜厚度与电阻值的关系函数;在蜗杆蜗轮副传动过程中,测量蜗杆蜗轮之间的电阻值,利用油膜厚度与电阻值的函数关系反求出传动过程中动压油膜的厚度,实现动压油膜蜗杆蜗轮副的油膜厚度准确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47634.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135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压油膜蜗杆蜗轮副主动确定方法与精密加工方法,涉及蜗杆蜗轮副设计与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粗糙形貌的蜗杆蜗轮副修形齿面精确三维数字化模型;提出跨尺度的蜗杆蜗轮副啮合接触分析方法,建立考虑修形齿面宏观形貌、齿面粗糙度和波纹度的蜗杆蜗轮副三维接触热弹流润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摩擦系数、油膜厚度、油膜压力以及摩擦力为目标,基于改进后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的蜗杆蜗轮修形曲线、蜗杆齿厚分布、压力角、螺旋线升角、齿面粗糙度和波纹度;利用确定的双导程变齿厚滚刀进行蜗轮齿面的加工。本发明能够准确设计蜗杆蜗轮副,实现修形轨迹的精确控制及蜗杆蜗轮副的精密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93093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307189.8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Y02E1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结构控制的漂浮式风机减载方法,包括步骤:1)对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进行分析,获得磁流变阻尼器的力‑位移关系式;2)建立配置磁流变阻尼器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多自由度结构体系运动方程,并建立风机和磁流变阻尼器的运动方程;3)通过LQR控制器和Fuzzy控制器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控制,以减小浮式风机的平台俯仰角和机舱的纵向位移。本发明摒弃了在阻尼器结构控制中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缺点,控制所需外加能量很少、装置简单、不易失稳,能有效减小浮式风电机组的总体载荷,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浮台的平稳,进而能提高风力机的使用寿命和输出电能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