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3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80889.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磁旋转活塞压缩机,主要由高磁旋转活塞、圆周型轨道管、电磁线圈、电路板、电控部件、电控固定装置、支架、进气阀、排气阀、密封圈、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等组成。所述圆周型轨道管管外用电磁线圈均匀环绕,两个高磁旋转活塞置于圆周型轨道管中并通过密封环密封,一个高磁旋转活塞受磁场作用力压缩气体后由电控固定装置固定并同时释放另一个高磁旋转活塞,交替旋转。进气阀与进气管连接,进气阀在运行过程中可利用内外压差开启或关闭,排气阀与排气管连接,排气阀在管内气体压力达到排气压力时开启,完成排气。
-
公开(公告)号:CN11201908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54449.5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电能量采集装置,包括一个活动轨道、一组压电片和一个运动体,所述运动体限制于活动轨道内,所述压电片沿轨道布置,述压电片易变形的一侧悬置于运动体的行走轨迹上;活动轨道的运动能够驱使运动体产生势能并使其沿活动轨道移动,在消耗势能的同时依次压弯经过的压电片。该压电能量采集装置利用活动轨道活动过程中所造成的角度变化,促使活动体产生势能,先借助轨道形成动能,经过压电片时将压电片压弯,使压电片产生振动,消耗动能产生电能,实现能量的采集,其结构简单,可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借助人体的日常活动带动活动轨道摆动或转动或不规则运动,进而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电能补充,通过充电的方式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072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0374172.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装式热管暖气散热装置,包含数个微通道平板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微通道平板热管的蒸发段放置于下部的水箱中,吸收水箱中热水的热量,管内介质通过相变将热量传递到微通道平板热管的冷凝段,热量在冷凝段通过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传递到房间内,冷凝段嵌入在墙体内,其外表面与墙面平齐,外表贴以壁纸或者粉刷导热性能较好的涂料。本发明的暗装式热管暖气散热装置采用微通道平板热管与热水系统相结合的形式,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在冬季将热水系统中的热量以对流和辐射的形式传递到房间中,提高房间温度,同时能够提升室内舒适度。且整套采暖系统内嵌于墙壁内,不占用室内面积,节省房间空间,增加房间美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0383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36401.4
申请日:2017-09-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和尾气余热供暖系统。尾气余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中的高能段与环境较大的温差,基于均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通过温差应变片将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实现车内电力系统效益最大化。尾气余热供暖系统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中的低能段,采用脉动热管制成暖风机,将热量传递到车内,对车内环境进行加热,在无额外能量供给的条件下实现了供暖,换热效率高,成本低,供暖效果好。本发明的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分别利用处于不同能量级温度的尾气余热,不消耗动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3119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17690.0
申请日:2021-04-1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B60L53/302
Abstract: 本发明新型设计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充电桩的新型脉动热管翅片联合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设有风扇和电机,两侧各设有一个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充电枪放置口,本体内部包括脉动热管与翅片组,脉动热管的蒸发段可直接与发热量较大的充电元器件连接,整个冷凝段与翅片组联合,抽风风扇直接安装于与出风口相对的横向翅片组处。本发明通过底部风扇的作用,联合脉动热管与翅片组对充电桩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充电桩在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0628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28044.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F02G5/00 , F28D20/02 , B60K6/24 , B60K6/2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9 , H01M10/655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和电池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脉动热管,余热收集部分,余热收集所用循环工质箱,泵,控制器组成;所述脉动热管与发动机和电池紧密接触,余热收集部分中的蓄热装置填充有两种不同的相变储能材料且彼此之间不接触。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混合动力汽车上的余热回收,更重要的是蓄热装置还可以实现对不同品质热量的回收,使汽车产生的余热能更加充分的被回收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17341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24815.0
申请日:2019-03-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混凝土冷却系统,包括降温系统和冷却水循环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降温领域,提高降温效果,回收水化热,节能减排。其中降温系统主要由导热内、外管,脉动热管组成,可以有效的利用脉动热管,配合水循环实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平衡温差的效果。冷却水系统包括水箱,温度传感器,自动阀门,密封环,既可以为热管提供高效的冷凝端又能回收水化热实现冷却水的多功能利用。本系统能够快速、自发的冷却混凝土内部温度,平衡温差和回收水化热,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56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74392.X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F28F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6 , F28F2215/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换热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分康托集创建的新型分形翅片;由N阶(N≧2)间隔排列的平直翅片段组成,相邻两阶的平直翅片段的长度不断缩减,翅片的个数不断增多且相邻两阶翅片的间隔距离相同。第一阶翅片由一段平直翅片组成。每个第N阶平直翅片段的长度是每个第N?1阶平直翅片段长度的1/3,第N阶平直翅片段的个数是第N?1阶平直翅片段个数的2倍。本发明促进了流体的混合,减少了漩涡死滞区,增强了空气与翅片间的对流传热过程,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39234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50878.6
申请日:2015-12-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4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段翅片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横向分成间隔距离的分段翅片;所述分段翅片包括纵向设置大于或等于两行的分段散热翅片。本发明中当空气进入分段翅片区域时,分段间隔中断了空气在平直基片上的热边界层的继续形成,同时,在分段间隔处有冷空气进入,促进了流体的混合,减少了漩涡死滞区,增强了空气与分段翅片间的对流传热过程,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2604.9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包括进口、出口和蓄热装置主体;所述蓄热装置主体由壳体、多个翅片管和相变材料组成;所述翅片管包括圆形基管和双向交错翅片;所述蓄热装置内设置分层隔板,将相变材料填充区域按照高度的高低分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由于热流体从蓄热装置上部流入,与相变材料换热后从下部出口流出,故在上部区域填充高温相变材料,在中部区域填充中温相变材料,在下部区域填充低温相变材料。热流体自上而下流经蓄热装置时,与不同区域内相变材料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差,可以在较小的体积内储存大量的热能,从而提高储热系统的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