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多片多路射频收发直接采样的同步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45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61062.9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多片多路射频收发直接采样的同步处理系统。所公开的方案采用多片射频集成收发器直接完成多路射频收发与直接采样同步处理,替代传统毫米波通信中收发中频二次变频及处理方案,采用全数字DDS方法精密实现一定频段内任意可变时钟多路射频收发时钟同步方法,通过对多片射频收发器的输入同步参考信号进行时钟相位调整,保证多片射频收发器收发的链路数据通过同步接口实现到系统处理模块的收发处理,实现多路射频收发同步采集。本发明可有效降低高速ADC、DAC及时钟产生电路要求,集成度极高、应用场景更加灵活、通用化程度更高。

    基于等离子体氟化抑制微波部件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869639.8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氟化抑制微波部件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的方法,采用惰性气体掺杂六氟化硫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微波部件材料表面,通过在材料表面沉积含氟官能团的方式实现对材料表面的氟化处理,利用强电负性的氟元素表面沉积实现对微波部件材料二次电子发射过程的抑制。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造价低廉、工艺流程简便、处理时间短,通过沉积含氟官能团实现氟化的方式不会显著改变材料本体介电特性,所利用的冷等离子体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聚合物介质材料,等离子体吹拂的处理方式适用于具有复杂形貌的微波部件。本技术方案在抑制微波部件微放电、提升微波部件可靠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4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55108.0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一种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种子电子状态初始化;(2)分析微波部件内部电磁场;(3)设定时间步长,推进电子运功轨迹;(4)判断电子是否与微波部件表面碰撞,若不碰撞返回(3);(5)计算发射二次电子能量、角度以及电子与材料作用时间;(6)更新电子状态;(7)判断电子是否达到设定仿真周期;(8)根据电子数目随时间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发生微放电。本发明方法更加客观、准确地表征了高频段下微放电效应发生的物理过程,可用于高频段微波部件的抗微放电设计。

    一种基于FPGA的多片高速DAC同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87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0871509.3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片高速DAC同步系统,包括:同步检测模块,用于对若干片高速DAC器件进行同步性检测,根据同步性检测结果,生成并输出复位使能信号;以及,生成并输出相位调整信号;DAC复位模块,用于复位信号RST的产生与相位调整;数据相位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相位调整信号对各高速DAC器件的输入数据进行相位调整;采样时钟产生模块,用于产生各高速DAC器件的采样时钟和FPGA的数据时钟;高速DAC器件,用于在相位调整后的复位信号的驱动下进行复位;以及,在采样时钟控制下,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后输出。本发明实现了多片高速DAC器件的快速同步,实时保证高速DAC器件对输入数据的正确采样。

    一种介质材料加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快速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07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265919.1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介质材料加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快速确定方法,不同于目前采用金属等效介质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考虑了微波部件中带电粒子碰撞介质材料,产生二次电子发射后的电荷积累效应,并对该电荷积累效应产生的静电场进行计算,耦合到粒子推进过程中,能够计算得到更准确的微放电阈值。同时,获得精确的电磁场和磁性材料的外加偏置静磁场,采用少量电子的蒙特卡罗碰撞进行轨迹追踪,并忽略空间电荷效应,实现微放电的快速计算,还能够开展包括铁氧体环行器在内的介质材料加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阈值计算。

    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三维实体结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474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466230.6

    申请日:2016-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三维实体结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给定网状反射面天线的金属丝网结构或者图像;(2)确定金属丝网结构的胞元及胞元内金属丝数量、搭接关系;(3)获得胞元测量点的二维坐标值;(4)根据测量点获得胞元的三维曲线;(5)获得交汇处无干涉而又紧密接触的胞元结构;(6)对胞元接头进行处理获得能够拼接的胞元结构;(7)采用阵列技术装配获得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三维实体结构。本发明采用图形测量技术与截面扫描技术,结合阵列技术实现了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的三维实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结构实现过程中误差较大且计算量大的不足,具有精度高、结构准确的优点。

    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三维实体结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474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66230.6

    申请日:2016-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三维实体结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给定网状反射面天线的金属丝网结构或者图像;量、搭接关系;(3)获得胞元测量点的二维坐标值;(4)根据测量点获得胞元的三维曲线;(5)获得交汇处无干涉而又紧密接触的胞元结构;(6)对胞元接头进行处理获得能够拼接的胞元结构;(7)采用阵列技术装配获得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三维实体结构。本发明采用图形测量技术与截面扫描技术,结合阵列技术实现了网状反射面天线金属丝网的三维实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结构实现过程中误差较大且计算量大的不足,具有精度高、结构准确的优点。(2)确定金属丝网结构的胞元及胞元内金属丝数

    一种快速确定腔体滤波器无源互调电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644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85498.1

    申请日:2016-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H01P1/207

    Abstract: 一种快速确定腔体滤波器无源互调电平的方法,首先将腔体滤波器接触部位进行等分,在两个载波频率处进行两次频域电磁场仿真,分别获得接触部位的表面电流。然后结合接触电阻确定接触部位每部分的电压降,根据接触部位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确定每部分的非线性电流。最后以该非线性电流为激励,在无源互调频率处进行电磁场仿真,最终确定出腔体滤波器端口无源互调功率电平,从而实现腔体滤波器无源互调电平的快速确定。本发明方法解决了腔体滤波器无源互调仿真的问题,可在滤波器设计阶段,有效仿真优化其无源互调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