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栅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3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62752.8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栅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选用结构性能优良的P型碳化硅衬底,对该衬底背面切割减薄并抛光氧化切割面;2.在衬底正面依次通过离子注入,形成N阱区、N+体接触区、P阱区;3.在衬底正面刻蚀出沟槽,接着生长沟槽栅氧化层,并进行多晶硅淀积,使多晶硅填满沟槽;4.在衬底背面离子注入缓冲层与集电区;5.高温退火,激活注入杂质;6.制备器件电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延生长过厚的耐压层,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可用于逆变器、开关电源和照明电路领域。

    串联夹心式外延GaN的PIN型α辐照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4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0664.X

    申请日:201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夹心式外延GaN的PIN型α辐照电池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当前核电池能量转化率及输出功率低的问题。其包括:串联的上、下两个PIN结和α放射源层;上PIN结自下而上依次为N型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N型GaN外延层、P型SiC外延层、P型SiC衬底、P型欧姆接触电极;下PIN结自下而上依次为N型欧姆接触电极、N型SiC衬底、N型SiC外延层、P型GaN外延层和P型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α放射源层夹在上下两个PIN结的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之间,以实现对高能α粒子的充分利用。本发明具有放射源与半导体接触面积大,核原料利用率及能量收集率高,电池输出电压大的优点,可为微小电路持久供电。

    N沟道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30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161027.9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沟道穿通型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选用结构性能优良的N型碳化硅衬底,在该衬底正面外延生长一层N型外延层;2.在衬底外延层上依次通过离子注入,形成P阱区、P+体接触区、N+发射区;3.对衬底背面进行P+集电极区的离子注入,并进行高温退火,激活注入杂质;4.在衬底正面生长刻蚀栅氧化层、淀积多晶硅栅;5.在衬底正面和背面分别淀积金属并光刻,引出电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延生长过厚的耐压层,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可用于逆变器、开关电源和照明电路。

    穿通型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32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63736.0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通型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选用结构性能优良的P型碳化硅衬底,对该衬底背面切割减薄并抛光氧化切割面;2.在衬底正面依次通过离子注入,形成N阱区、N+体接触区、JFET区、P+发射区;3.对衬底背面进行缓冲层与集电极区的离子注入;4.高温退火,激活注入杂质;5.在衬底正面生长刻蚀栅氧化层、淀积多晶硅栅;6.在衬底正面和背面淀积金属并光刻,引出电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延生长过厚的耐压层,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可用于逆变器、开关电源和照明电路领域。

    沟槽隔离式外延GaN的PIN型α辐照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5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1094.6

    申请日:201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隔离式外延GaN的PIN型α辐照电池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碳化硅PIN结α辐照电池输出电压有限的问题。其包括:PIN结、沟槽(9)、α放射源层(8)和金属键合部(5),该PIN结自上而下为P型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6)、P型外延层(2)、N型外延层(3)、N型SiC衬底(4)和N型欧姆接触电极(7);沟槽位于PIN结上部分的左右两侧;α放射源层位于P型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的上方;金属键合部位于α放射源层的左右两侧,每个键合部的下面与P型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完全接触。本发明具有放射源与半导体接触面积大,核原料利用率及能量收集率高,电池输出电压大的优点,可为微小电路持久供电。

    穿通型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32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3736.0

    申请日:2014-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通型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选用结构性能优良的P型碳化硅衬底,对该衬底背面切割减薄并抛光氧化切割面;2.在衬底正面依次通过离子注入,形成N阱区、N+体接触区、JFET区、P+发射区;3.对衬底背面进行缓冲层与集电极区的离子注入;4.高温退火,激活注入杂质;5.在衬底正面生长刻蚀栅氧化层、淀积多晶硅栅;6.在衬底正面和背面淀积金属并光刻,引出电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延生长过厚的耐压层,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可用于逆变器、开关电源和照明电路领域。

    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32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3147.2

    申请日:2014-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选用结构性能优良的P型SiC衬底,在其硅面生长氧化层,随后依次淀积多晶硅、氮化硅;采用栅自对准工艺,在淀积有多晶硅、氮化硅的衬底表面光刻刻蚀出阱区窗口,通过离子注入形成N阱、N+接触区以及发射极区;在衬底碳面离子注入形成集电极区;接着进行高温退火,完成推阱,激活注入杂质;在衬底硅面及碳面分别淀积金属层,引出各个电极;最后,烧结金属,形成良好接触。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延工艺生长过厚的耐压层,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可用于开关电源和照明电路。

    外延GaN的串联式PIN结构β辐照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44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0661.6

    申请日:201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延GaN的串联式PIN结构β辐照电池,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碳化硅PIN型β辐照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低、输出电压有限的问题。其由上下两个串联的PIN结构成;上PIN结包括N型GaN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N型GaN外延层、P型SiC外延层、P型SiC衬底、P型欧姆接触电极;下PIN结包括N型欧姆接触电极、N型SiC衬底、N型SiC外延层、P型GaN外延层、P型GaN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每个PIN结中包含多个填满β放射源的沟槽;两个PIN结的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相接,使上下沟槽镜像对称且相互贯通。本发明具有放射源利用率及能量收集率高,电池输出电压大的优点,可用于微纳机电系统等电路的供电。

    沟槽栅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3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2752.8

    申请日:2014-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栅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碳化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制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选用结构性能优良的P型碳化硅衬底,对该衬底背面切割减薄并抛光氧化切割面;2.在衬底正面依次通过离子注入,形成N阱区、N+体接触区、P阱区;3.在衬底正面刻蚀出沟槽,接着生长沟槽栅氧化层,并进行多晶硅淀积,使多晶硅填满沟槽;4.在衬底背面离子注入缓冲层与集电区;5.高温退火,激活注入杂质;6.制备器件电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延生长过厚的耐压层,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可用于逆变器、开关电源和照明电路领域。

    外延GaN的串联式PIN结构α辐照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01093.1

    申请日:201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延GaN的串联式PIN结构α辐照电池,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碳化硅PIN型辐照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低、输出电压有限的问题。其由上下两个串联的PIN结构成;上PIN结包括N型GaN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N型GaN外延层、P型SiC外延层、P型SiC衬底、P型欧姆接触电极;下PIN结包括N型欧姆接触电极、N型SiC衬底、N型SiC外延层、P型GaN外延层、P型GaN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每个PIN结中包含多个填满β放射源沟槽,两个PIN结的外延层欧姆接触电极相接触,使上下沟槽镜像对称且相互贯通。本发明具有放射源利用率及能量收集率高,电池输出电压大的优点,用于微纳机电系统等电路的供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