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0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02216.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N3/047 , G01M99/00 , G01M13/0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15 , G06N3/0499 , G06N3/088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悬臂掘进机掘进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悬臂掘进机掘进状态下的掘进参数及在掘掌子面的岩体状态参数;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硬岩悬臂掘进机性能预测数据库,并将此数据库分为训练子集、验证子集和测试子集;建立深度置信网络模型;悬臂掘进机掘进性能预测与结果评价;采集新的掌子面前方岩体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网络,得到掌子面前方为掘进段的悬臂掘进机瞬时掘进速率。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悬臂掘进机掘进性能的连续、准确预测,从而提高项目生产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659876.2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开挖效应的悬臂掘进机隧道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围岩及隧道基础参数;临界稳定断面计算及判断围岩自稳性;确定扰动区围岩参数;计算松动圈范围;计算扰动效应的围岩压力;围岩锚杆设计计算;锚岩承载拱设计;初支设计;二次衬砌设计;施工即运营期间的锚岩承载拱、初支复合结构安全系数计算;判断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符合衬砌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解决了将传统钻爆法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直接应用到悬臂掘进机施工隧道支护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过于保守导致资源浪费和设计不足导致隧道结构安全性差的问题,设计方法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017268.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损伤蠕变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平均压缩强度;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进行室内岩石蠕变试验;绘制室内岩石蠕变试验获得的岩石全应变‑时间曲线和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分级应变‑时间曲线;进行蠕变模型的元件种类识别,构建初始蠕变模型;拟合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与对应的蠕变时间历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终获得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本发明考虑到了岩石的各向异性、不均质性和非线性特性,能够描述岩石处于不同应力状态的瞬时蠕变、减速蠕变、稳定蠕变或加速蠕变特征,并能够描述岩石各个蠕变阶段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17268.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损伤蠕变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平均压缩强度;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进行室内岩石蠕变试验;绘制室内岩石蠕变试验获得的岩石全应变‑时间曲线和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分级应变‑时间曲线;进行蠕变模型的元件种类识别,构建初始蠕变模型;拟合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与对应的蠕变时间历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终获得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本发明考虑到了岩石的各向异性、不均质性和非线性特性,能够描述岩石处于不同应力状态的瞬时蠕变、减速蠕变、稳定蠕变或加速蠕变特征,并能够描述岩石各个蠕变阶段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0376.7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和WEB的隧道施工智能化管理系统,基于BIM技术,分别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模块、三维隧道模型模块,基于WEB技术,将三维地质模型模块、三维隧道模型模块以及隧道施工数据模块上传到基于WEB的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更新三维地质模型、优化施工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和协调性优势,来实现隧道的可视化展示、施工工法模拟、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现场各参与方统筹协调等,基于WEB技术进行隧道施工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发具有成本低、维护方便、分布性强、开发简单的优势,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隧道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872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95169.2
申请日:2023-09-1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顶部不稳定塌腔空洞的支护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顶部发现塌腔空洞后,在隧道顶部架设初支钢拱架;S2:在初支钢拱架上安装防塌支护组件,防塌支护组件的顶部设有溶洞支承组件;S3:调节溶洞支承组件与塌腔空洞贴合,对溶洞支承组件进行固定;S4:撤掉防塌支护组件,在塌腔空洞的底部设置与初支钢拱架固定的拱形支护;S5:对隧道顶部进行初喷和二衬施工;S6:对初支钢拱架和拱形支护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封口。通过该支护方法和使用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与塌腔空洞紧密结合,共同产生形变,从而提高支护效果,保证后期运营安全,施工方法简单,不影响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46635.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管,风管的一端连接有集气罩,集气罩位于隧道施工掌子面上方,所述集气罩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带有震动装置;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口依次连接有用于对不同烟气进行处理的第一净化室、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第一净化室内部盛装有三元催化剂TWC;第二净化室内盛装有NaOH溶液,第三净化室内盛装有吸水性物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及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能更好的满足隧道通风以及烟气处理的需求,符合国家碳排放战略;而且该烟气处理系统在使用时能降低隧道施工中烟气排放所需的新风量,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91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269815.4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53/75 , B01D53/72 , B01D53/62 , B01D53/56 , B01D53/28 , B01D53/50 , B01D53/86 , B03C3/017 , B03C3/04 , B03C3/74 , B03C3/76 , E21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吸收净化系统,包括粉尘收集箱,粉尘收集箱的外侧依次相邻设置有电力装备箱、催化剂箱、碱性试剂箱、干燥剂箱和气体收集箱,粉尘收集箱的侧面上连通设置有进风斗,粉尘收集箱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层竖向的静电除尘格栅,电力装备箱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和静电除尘格栅均与电力装备箱电性连接,抽风机的进气口与粉尘收集箱相连通,抽风机的出气口与催化剂箱、催化剂箱与碱性试剂箱、碱性试剂箱与干燥剂箱、干燥剂箱与气体收集箱之间分别通过气体导管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净化系统能够既能够吸附去除粉尘等小颗粒又能净化吸收有害气体,同时还克服隧道施工环境行动受限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75937.X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V10/42 , G06N3/0464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技术的掌子面节理信息统计方法,属于隧道工程节理信息统计。针对传统人工对隧道掌子面节理进行观察和测量存在的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对节理图像的裂隙进行定位识别,基于YOLOv7目标检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结构优化,构建基于此模型参数缩减的YOLOv7‑tiny‑C2f目标检测模型,通过使用标记节理裂隙得到的数据集对改进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得到节理图像之后,采用阈值分割和图像处理方法对节理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实现对各项节理信息参数的定量统计。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大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岩体稳定性评估和隧道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2547.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nventor: 徐磊磊 , 张泽坤 , 许王亮 , 潘红伟 , 简发良 , 杨棚涛 , 宋战平 , 张玉伟 , 刘乃飞 , 刘奇 , 刘春华 , 刘富强 , 赵新玉 , 赵建彬 , 马璐 , 孙文琴 , 张毅佳 , 靳洲豪
IPC: E21F5/04 , E21F17/18 , A61L2/18 , F16M11/08 , F16M11/18 , F16M11/04 , B62D55/08 , F21V33/00 , F21W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隧道除尘应急勘察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除尘应急勘察设备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移动装置、供电装置、供水装置、升降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车体包括底盘和封闭箱体,底盘设置在封闭箱体的下侧,且与封闭箱体通过承载转动轴转动连接;供电装置设置在底盘内,移动装置设置在底盘下侧,供水装置设置在封闭箱体内,升降装置设置在封闭箱体上侧,除尘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上端,且通过旋转手臂电机旋转轴与升降装置连接;本设备通过移动装置、供水装置、升降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设置,提高了隧道除尘应急勘察设备的除尘降尘和地质、安全信息勘察的工作效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除尘降尘效果好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