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期耐热氧老化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7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08837.1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期耐热氧老化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酯薄膜由苯二甲腈和聚酯分子共混得到,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为0.036mm~0.35mm,纵向拉伸倍数2.5~4.5倍,横向拉伸倍数2.5~4.5倍。本发明中的邻苯二甲腈与聚酯薄膜中的端羧基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热聚合反应,从而在聚酯分子链末端引入聚邻苯二甲腈,聚邻苯二甲腈分子结构中含多个苯环,使整个聚酯分子链上的共轭效应增强,分子链刚性提高,可以降低温度升高而引起分子链振动断裂,聚酯薄膜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热分解温度较普通聚酯薄膜提高了5~20℃。

    一种基于机构超材料的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27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322324.7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构超材料的零刚度隔振器,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与负载连接,下端面与外界振动激励输入接触,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通过竖向弹簧连接,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间隔设置有四个侧杆,四个侧杆两两对应设置构成两组,其中一组的两个侧杆之间通过横向弹簧连接,每个侧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端面和下端面活动连接。本发明制作成本低,整体隔振系统中的正负刚度易调节,不仅可以通过简单地调整工型滑块在滑槽内的相对位置来适应不同负载,同时最小单元模块化设计,多个最小单元组合实现多方向隔振,满足了工程需要。

    一种基于机构超材料的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27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22324.7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构超材料的零刚度隔振器,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与负载连接,下端面与外界振动激励输入接触,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通过竖向弹簧连接,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间隔设置有四个侧杆,四个侧杆两两对应设置构成两组,其中一组的两个侧杆之间通过横向弹簧连接,每个侧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端面和下端面活动连接。本发明制作成本低,整体隔振系统中的正负刚度易调节,不仅可以通过简单地调整工型滑块在滑槽内的相对位置来适应不同负载,同时最小单元模块化设计,多个最小单元组合实现多方向隔振,满足了工程需要。

    一种GMR磁传感器制造方法及退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62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15610.0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MR磁传感器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MR磁传感器制造方法及退火装置,包括:选择基片、电路图案化、沉积、退火、交换偏置、调控;本发明电流通过材料内部时向两侧同时产生自旋极化方向相同的电子流,而达到一定电流密度的自旋电子流可以实现对磁矩的方向进行调控,独立调控各个桥臂的磁阻敏感方向,将GMR传感器设在一片基片上面,极大的增加了传感器的集成度以及生长效率,调控的过程中不需要外加磁场的辅助,大大减小了GMR传感器调控的成本,提高了调控的效率,并免除磁场的能耗,在退火时可以使得氮气分布更加均匀,一方面增加受热率,提高退火的效率和电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某些区域形成可燃或爆炸性混合物,增加了安全防护。

    一种长期耐热氧老化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58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68804.2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期耐热氧老化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酯薄膜由苯二甲腈和聚酯分子共混得到,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为0.036mm~0.35mm,纵向拉伸倍数2.5~4.5倍,横向拉伸倍数2.5~4.5倍。本发明中的邻苯二甲腈与聚酯薄膜中的端羧基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热聚合反应,从而在聚酯分子链末端引入聚邻苯二甲腈,聚邻苯二甲腈分子结构中含多个苯环,使整个聚酯分子链上的共轭效应增强,分子链刚性提高,可以降低温度升高而引起分子链振动断裂,聚酯薄膜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热分解温度较普通聚酯薄膜提高了5~2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