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57300.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软岩隧道支护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支护架,还包括设置在支护架上的通风机构;通风机构包括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箱、设置在风箱内的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转轴、扇叶、过滤板、清理部、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部;转轴与风箱转动连接;扇叶和过滤板均与转轴固接;清理部包括螺杆、导向杆、螺母座、沿螺母座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螺母座两侧的清理单元、用于带动螺杆转动的动力单元;螺杆与风箱转动连接;导向杆与风箱固接;螺母座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母座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清理单元包括连接盘、若干刷毛层。以解决现有的通风装置无法在过滤网进行过滤期间,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3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6930.2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时机动态确定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第一步:获取隧道信息,并构建待求解围岩‑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第二步:根据所述待求解围岩‑支护结构变形方程,基于实际隧道工程的变形控制基准、施工条件动态选取合适的隧道初期支护时机。本发明在收集隧道工程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即可快速、大量地计算得出不同支护时机下围岩‑支护结构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情况;本发明通过及时调整现场不断变化的围岩参数、支护结构方案,建立不同的求解方程,因此,本发明适用于不同隧道或同一隧道不同段落,并可动态指导施工,且可依据现场变形控制基准、支护结构受力状态、施工条件等选取适宜的支护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1296930.2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时机动态确定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第一步:获取隧道信息,并构建待求解围岩‑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第二步:根据所述待求解围岩‑支护结构变形方程,基于实际隧道工程的变形控制基准、施工条件动态选取合适的隧道初期支护时机。本发明在收集隧道工程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即可快速、大量地计算得出不同支护时机下围岩‑支护结构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情况;本发明通过及时调整现场不断变化的围岩参数、支护结构方案,建立不同的求解方程,因此,本发明适用于不同隧道或同一隧道不同段落,并可动态指导施工,且可依据现场变形控制基准、支护结构受力状态、施工条件等选取适宜的支护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65784.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回归模型表征的隧址区原位地应力场反演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得到岩体参数、隧址区等高线图以及隧道纵断面图;得到隧址区三维数值模型的若干个分段模型或若干个虚拟分段模型;判断是否为虚拟分段模型;将各虚拟分段模型本分段内钻孔的反演结果在本分段内的数据保留并拼接,实现第一类多反演回归模型表征隧址区原位地应力场;利用各分段模型各自的钻孔实测值分别对本分段模型进行原位地应力场再次反演,并将各分段模型再次反演结果拼接,实现第二类多反演回归模型表征隧址区原位地应力场。本发明可规避隧道纵向尺寸效应对地应力场反演的误差影响,可充分表征隧道纵向各局部区域的地应力差异分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7656.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主动控制支护结构体系及参数求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不同隧道变形等级对应的结构安全变形控制基准;建立主动支护构件和被动支护构件协同承载的变形协调方程;以隧道的主动支护构件的变形控制效应确定主动支护参数;在被动支护参数取值区间内拟定若干被动支护参数;利用变形协调方程中,输出隧道变形量;将隧道变形量与变形控制基准进行比较:若隧道变形量在变形控制基准内,则输出对应的被动支护参数和主动支护参数;若隧道变形量不在变形控制基准内,返回从新拟定被动支护参数。本发明提供了能精准计算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参数的方法,使隧道中围岩‑支护结构体系达到稳定、协调、安全的长期健康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265784.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回归模型表征的隧址区原位地应力场反演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得到岩体参数、隧址区等高线图以及隧道纵断面图;得到隧址区三维数值模型的若干个分段模型或若干个虚拟分段模型;判断是否为虚拟分段模型;将各虚拟分段模型本分段内钻孔的反演结果在本分段内的数据保留并拼接,实现第一类多反演回归模型表征隧址区原位地应力场;利用各分段模型各自的钻孔实测值分别对本分段模型进行原位地应力场再次反演,并将各分段模型再次反演结果拼接,实现第二类多反演回归模型表征隧址区原位地应力场。本发明可规避隧道纵向尺寸效应对地应力场反演的误差影响,可充分表征隧道纵向各局部区域的地应力差异分布特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