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28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0854504.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初期支护结构中的初衬层施做于围岩表面,防水层施做于初衬层,热交换层设置于防水层的内部,热交换层内设有钢管网;后期支护结构中的隔热层施做于防水层,二次衬砌层施做于隔热层;热能回收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散热组件和回收组件;太阳能发电机构与热能回收机构电性连接,太阳能发电机构中的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开设隧道的山体上,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电性连接于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电性连接于蓄电池。实现对支护结构的降温,散热,提高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853235.8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地温隧道通风降温装置及超前降温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高地温隧道通风降温装置,包括通风组件和第一制冷组件。在使用时,风机将隧道外的相对低温的空气通入第一通风管内并排入隧道内,以此提高隧道内的通风量,降低施工人员闷热感,改善工作环境。将多个第一制冷袋设置在连接套的表面,连接套套设在第一通风管本的外壁。制冷袋在低温环境下成为固态,将其套设在第一通风管的外壁,能够为进入第一通风管的空气降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空气进入隧道内传播过程形成已形成热空气提高降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28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54504.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初期支护结构中的初衬层施做于围岩表面,防水层施做于初衬层,热交换层设置于防水层的内部,热交换层内设有钢管网;后期支护结构中的隔热层施做于防水层,二次衬砌层施做于隔热层;热能回收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散热组件和回收组件;太阳能发电机构与热能回收机构电性连接,太阳能发电机构中的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开设隧道的山体上,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电性连接于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电性连接于蓄电池。实现对支护结构的降温,散热,提高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853211.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富水冰碛层支护结构及富水冰碛层支护系统,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该富水冰碛层支护结构包括注浆组件、抵持组件以及牵引组件。在使用时,通过注浆通道向注浆管内提供浆液,拉动牵引杆,牵引体则沿着注浆管的内壁滑动并与抵持体的引导面抵持,随着牵引体的滑动,不断推动抵持体挤压周围富水冰碛层,在抵持体运动的过程中,浆液从限位孔内流到周围富水冰碛层,从而改善了周围富水冰碛层的结构,使得富水冰碛层与注浆管形成整体,而且通过挤压周围富水冰碛层,使得复杂的富水冰碛层更加密实,避免了颗粒流失,提高了洞身围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853924.9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富水冰碛层隧道基底加固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该富水冰碛层隧道基底加固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隧道基底的承载力,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基底下方水的积累。与传动的搅拌振动不同,超声波振动装置施工人员的噪音影响小,同时比传统振动方式更加有利于微生物的反应及生长,进一步地提高了富水冰碛层基底的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907860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21772485.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地温隧道降温结构,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其中,初期支护结构包括初衬层、热交换层、防水层和锚杆,初衬层施做于围岩表面,防水层施做于初衬层远离围岩的一面,热交换层设置于防水层的内部,热交换层内均匀的设置有钢管网,锚杆的端部与钢管网固定连接在一起,锚杆的锚头插接于围岩内。后期支护结构包括二次衬砌层和隔热层,隔热层施做于防水层远离初衬层的一面,二次衬砌层施做于隔热层远离防水层的一面。降温散热机构与热交换层连通,降温散热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散热组件和回收组件,散热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上,回收组件设置于散热组件上。实现对支护结构的降温,散热,提高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18511.9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 , E21D11/105
Abstract: 一种超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它包括初期支护结构和二次衬砌结构,其关键技术是在初喷层和复喷层之间埋置水循环管道,在复喷层和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置耐高温防水板和挤塑聚苯板,耐高温防水板表面粘贴挤塑聚苯板。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初喷,在初喷层表面布设水循环管道,复喷,铺设耐高温防水板和挤塑聚苯板,浇筑二次衬砌结构。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初期支护结构的初喷层和复喷层之间埋置环向蛇形水循环管道并通冷水,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同时,埋设在初期支护结构中的蛇形高强钢管起到上部棚架作用,提高了长期高温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64133.1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调温圈的原位测试装置及其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围岩进行钻进以形成预设深度和预设孔径的钻孔;清除钻孔内的破碎岩块,并疏导钻孔内高岩温水;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探测杆,且将探测杆伸入钻孔内;向钻孔内安装注浆管和排气管后密封钻孔孔口;向注浆管内注浆,待浆液填满钻孔、注浆管以及排气管停止注浆;获取温度传感器的初始读数,待爆破完成后采集温度传感器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围岩温度,能够准确地获取围岩调温圈的范围及其变化规律,对于通风设计中热量的计算以及衬砌结构安全性研究中荷载的计算能提供较好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9181933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1887746.9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调温圈的原位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属于隧道领域。其包括固定组件、注浆管、排气管、探测杆以及温度传感器。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开设有注浆孔、排气孔以及导线孔,固定件的边缘被构造成与钻孔的孔壁抵接。注浆管的一端固定于注浆孔内。排气管的一端固定于排气孔内。探测杆的一端固定于导线孔内。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探测杆且温度传感器沿探测杆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注浆管用于注入浆液将钻孔内的空间填满,由于固定组件与钻孔的孔壁抵接,需要排气管用于将钻孔内的气体排出才能顺利注浆,温度传感器间隔设置于探测杆,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围岩气温场,以获取围岩调温圈的范围及其变化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